摘 要:高中地理是重要的高中课程之一,通过在地理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高中地理课堂对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也符合素质教育在高中教育中深化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地理;创新性思维;素质教育
一、 引言
现代社会对于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有着迫切需求,高中是学生个人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高中教育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在给学生依据课程标准传授文化基础课程的同时,应当注重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地理课程具有空间性,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启发学生从自己生活或者旅游所见所感中加深对地理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是进行创新性思维教学的基础。
二、 高中地理課程中创新型教学的内容
首先需要重视地理基础知识的地位,没有牢固的地理知识作后盾,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就是无源之水;再者,结合课程大纲对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为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避免学生过度依赖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依靠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知识消化,在上课时没有积极性和求知欲。
创新性思维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思考习惯,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消化的过程,同时对学习成果及逆行检验;也有助于学生在与人交流中系统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互动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并解决问题,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写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课堂上的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本身是一种思考和逻辑方式,需要进行相关的引导和培养,每个学生的思考和逻辑方式都不尽相同,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地理知识有意识地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引导。例如,思维跳跃性大的学生往往难以将相关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容易出现知识结构混乱的现象。创新性思维不但是一种个人属性,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创新性思维教育是素质教育中较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要求。
(一) 革新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注重考试分数,在平日的教学中往往将涉及考试内容的部分划成重点,通过背诵考试等方式进行知识稳固,在背诵过程中容易将之前的知识忘掉,需要反复背诵,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系统,更不利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而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教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牢固的地理基础知识,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把握知识脉络,在总结的基础上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才能在不断摸索中牢固把握地理知识。
以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课本中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为例,要让学生掌握世界范围内寒洋流和暖洋流的运动规律,就必须先让学生明白寒洋流和暖洋流的基本概念,再让学生思考洋流为什么会具有地域性、时域性,阐明影响洋流形成的因素,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开阔思维,有理有据地得到答案。
(二) 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局限
在传统教育方式的教育下,学生的思维往往被束缚在课本框架内,严重依赖课本知识,不进行主动思考,只会被动地接受课本内容,认为只要记住课本知识点就完成了地理学习,但是学习就其本身来说是一个基础知识积累和学习方法并用的过程,而不是简单机械的知识点记忆的过程,记忆是具有保质期的,即便当下认为自己记得很牢靠的知识,在考试等气氛较为紧张的场合也很容易忘记。但如果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自己的创新性思维,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将知识点进行整合,用各种有趣的方式进行记忆,在积累知识点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巨大的益处。另外,思维是一个常用常新的东西,经常思考可以保证头脑灵活,可以为学生之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三) 兴趣的作用
之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因为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学生有求知欲的时候,最容易开动思维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有趣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有机会把握某个问题的课堂时间,作课堂的主人,以学生为主导,从而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
例如在人教版高一地理课本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当学生掌握恒星、卫星、行星等的运动规则时,可以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一个星球,模拟星球的自转和公转,从而对星球的运动规律加以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回答白昼和黑夜的形成原因。类似的趣味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在乐趣中思考,从而巩固相关的知识点。
四、 创新性思维的训练
地理是一门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中国地大物博,从南到北有着多样性的气候,可以通过天气预报等各种信息途径了解到各种各样的地理信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将各种渠道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整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思考,发现地理课程的实用性,这样,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理课自然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 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
学生缺乏创新性思维的首要原因在于传统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将准备好的总结好的知识点讲给学生听,学生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去接受新知识,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新的概念,就要接着去听这个知识点的相关理论。这样,仅仅去接受新的概念就已经措手不及,更遑论发散思维解决问题。因此,创新性思维要基于学生具备起码的基础知识。
(二) 创新性思维训练方法
创新性思维本质上是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法以新的角度去看问题,这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达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是有据可依的,在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后,可以启发学生将地理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比如观察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四季分明还是四季如春,可以根据气候特点推算自己生活地区的气候类型;或者根据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例如已知两地区的经度和纬度及时差,可推算第三个地区的时差。
五、 结束语
地理学习中的创新性思维首先需要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再通过教师引导,将地理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或者依据逻辑关系等方法进行推导,可以帮助学生开阔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丁勇.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J].高考,2016(15).
[2]张霞.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城市地理,2017(20).
作者简介:
李冬梅,甘肃省武威市,武威第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