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妙取筌蹄弃,高宜百万层”索解

2019-04-23 01:15张志烈
杜甫研究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节律杜甫

张志烈

作者:张志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610064。

杜甫在大历二年(767)秋天于夔州所作《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中,有这样一段话:

雕刻初谁料,纤毫欲自矜。神融蹑飞动,战胜洗侵凌。妙取筌蹄弃,高宜百万层。白头遗恨在,青竹几人登!

从诗歌的行文脉络看,是在称美刘伯华的诗作,然而放在世交家学之后,显然包含自己多年作诗的心得体会。正如《杜诗镜铨》此处旁批云:“杜论诗处多自道得力。”

刘伯华是刘允济的孙子。关于杜审言与刘允济家声令闻之“同”,文学才华之“同”,仕宦荣誉之“同”,以及同乡、同僚、同志气的友谊,还有刘允济在道德品质、儒学思想、史笔意识、诗文艺术等方面对杜甫的深刻影响,我在拙文《杜甫与刘允济》中已作了较详的讨论,此处恕不赘言。上引那八句诗语究竟该如何理解呢?

长期反复阅读原文,参阅古代学人的诠释,体察时贤的探讨成果,我现在认为:这段话是杜甫毕生以全副心血投入到忠诚做人、投入到诗歌创作的千锤百炼中,真积力久,从而对所获得的最深刻的体悟,作此最精要的陈述。换个角度看,这可视为杜甫讲的诗歌创作心理学的要点。再放开眼界,这也是格式塔心理学派之前近一千年对感应论美学理念的基本元素的简明揭示。

下文从五个方面,略谈我思考的历程。

现在世界上,无论自然科学家、哲学社会科学家、各艺术门类的专家,都异口同声呼吁:必须有对美的感受能力,才能使从事的科研、创作出彩。这个识见可说是来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杜诗题材地负海涵,千汇万状,是宽广丰厚的社会人生之“理解了的历史内容”。其思想认识明世道、贯古今,包含“巨大的思想深度”。其艺术之生动丰富,则千锤百炼,毫发无遗憾。所谓“集大成”“语不惊人死不休”“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诗圣情圣,集于一身。他为什么能够做到?又是怎样做到的?因素当然很多,古今学人之探索夥矣,而我认为,就创作实践角度言,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他具有超强的审美感悟能力。

审美感悟能力,从感应论美学理论体系言,也就是节律感应能力。

丹纳《艺术哲学》中讲到古希腊艺术繁荣时希腊人心中的向往时说:“我们要使这个身体尽量的矫捷、强壮、健全、美丽,要在一切坚强的行动中发展这个头脑这个意志,要用精细的感官,敏捷的才智,豪迈活跃的心灵所能创造和体会的一切的美,点缀人生。”

追求美,是人类的正常天性。

感受美的活动过程,就是审美。

什么是美?从古到今,研究多,说法也多。最基本而影响广的有两家。黑格尔:“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理念,即概念和体现概念的实在的直接的统一,但是这种统一须直接在感性的实在的显现中存在着,才是美的理念。”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概念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人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尽管他们之后的学者多有论其不完善,但我觉得两家说法简单明白,能抓到基本的方面而不玄虚。诚然,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和学识去自由地感悟两位前人说的话。

我这里冒昧说一句我的话:人在实践中通过各种认知渠道,对面临的客观事物产生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活动,从中引起自己对于真善生活理念的体味,这个过程,就叫审美。这是人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之一。属于“反映”,属于“意识”。

人类的认识,理论上分为两个阶段,即“感性认识”(含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含概念、判断、推理),但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却复杂得多。如“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但总是伴随着一定情绪性的。“知觉”作为一个事物的整体反映,总是相联着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情绪性的。“表象”是“知觉的底片”,含有知觉的一切特点,且由于有概括性而可以上升为“概念”。

生活中的认知与传导,很多情况下都是两种认识阶段混合运行的。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中的传导,学术上称为运用“审美意识”的传导,实际上也就是指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活动要素巧妙融会的综合、高能、多样化的传导。在鲜明的感性中有着显著的理性,而在深刻的理性中又有具体活泼的感性。如苏东坡评价王维的诗画一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我们看到高山大海,就产生雄壮阔大的感受;看到惊涛骇浪,就产生险恶危急的气氛;仰望巨柏古松,就感到坚贞挺拔的气势。诵读古人作品时,吟讽“桃之夭夭”,从盛艳桃花中看到少女美丽;“关关雎鸠”,从鱼鹰的歌唱中想见人生的情爱场景;“一片冰心在玉壶”,从冰、玉的色和质中见到人生高洁志趣;“红杏枝头春意闹”,从一枝摇动的杏花感到人间的盎然春意。

自古以来,好作品都巧妙地捕捉生活中的美,又能精彩地传导出这种美。为什么?因为作家们都利用了一条世界普遍规律——节律感应。

宇宙是无限联系的,是永恒运动的。运动是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也是传递的。节律感应的自然本质,就是力传递方式之一的共振传递的表现。

人类对自然界的共振现象的认知是很早的。现在初中物理课讲声学,老师把两把音叉(振动频率相同的)接近放置一起,敲击其中一把,使它发出声音,另一把也就会自然发出声音。这是现代人的常识。我国古代典籍对此记载很多。《周易·乾·文言》 的“同声相应”,即指此。孔颖达《正义》还提到:“磁石引针,琥珀拾芥,蚕吐丝而商弦绝,铜山崩而洛钟应。”《吕氏春秋·有始览·应同》说:“气同则合,声比则应。鼓宫而宫动,鼓角而角动。”有趣的是心神活跃、思想解放的魏晋人已把这自然界的共振现象与《易经》的基本思维路数“立象以类万物之情”联系起来了!《世说新语·文学》载:

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远公笑而不答。

人类对联系着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规律的认知总是永不停顿而不断深化的。

现在研究感应论美学的学者们认为:事物在其存在和运动中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力度、气势、节奏、韵律和张力结构等性能,这些特征的组合,就是它的节律形式,或称“力的图式”。如果这些“节律形式”之间有某种“同构”关系(类似振动频率),则会产生如共振一样的相激相荡、相感相应的运动,这就是节律感应。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也指出,一切形状、色彩、声音、气味、食味,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神经通路进入大脑,实质上是以电力图式把这些“刺激”传达到位于大脑中心的边缘系统,边缘系统“解读”这些电力图式信号,使他们变成感觉和情绪。如果这些电力图式之间有某种“异质同构”关系,也会产生节律感应活动。因此可以说,在自然、社会、人生的各个层面,节律感应无处不在。外物的运动节律与人的生命活动情愫因节律感应而互相引起,是世界的普遍联系之一部分,对于认知和传导领域来说,则是普遍的信息标示。

说到节律感应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则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说过的那段人所熟知的话,倒是简明而深刻的:“不仅我们心目中那些有意识的有机体具有表现性,就是那些不具意识的事物——一块陡峭的岩石、一棵垂柳、落日的余晖、墙上的裂缝、飘零的落叶、一汪清泉、甚至一条抽象的线、一片孤立的色彩或是银幕上起舞的抽象形状——都具有和人体一样的表现性,在艺术家眼里也都具有和人体一样的价值,有时甚至比人体还更加有用。”

杜甫是一位能够“以万物为我”的诗人,也就是深度理解审美节律感应奥秘,因而具有超强的审美能力,能广泛而又深细地感受和表现美的人。他以审美的态度面对世界,既能以敏锐的感性认知照射遇到的一切感性形式,又能以超强的节律感应能力深刻领悟其蕴含的层层意义而给以淋漓尽致的表现。

多年来,我一直这样想:一部杜诗就是节律感应的海洋!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我这里只能从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可能举一反三的例证。

(一)杜甫对于作为世界普遍联系之一的节律感应规律确有深刻的感悟

要在杜集中寻找杜甫对节律感应规律有深刻感悟的内证,只需细读《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就够了: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尝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简单地说,从“蔚跂”(舞姿光彩夺目,动作凌厉飞动),“浏漓顿挫”(舞姿妙丽,节奏强烈鲜明),“豪荡感激”(张旭草书豪放跌荡的力度、气势、节奏、韵律等节律形式,是受到公孙大娘舞蹈艺术力量的感染激发而然),这些语言,说明几十年来杜甫脑中都鲜明存在不同艺术之间的力度、气势、节奏、韵律的共振转换。他虽然没有使用我们现在的术语,但对节律感应过程的体悟是很深刻的。后来苏东坡在《授经台》诗中说“剑舞有神通草圣”,也就是这样的理解。这个故事也生动地证明节律感应规律在艺术创作中的巨大作用。

(二)杜甫诗篇中到处都呈现出强烈的节律感应能力

杜诗飞动混茫,千汇万状,用典特多。用典是一种特别的语言锤炼,在最少的词语中压缩进最多的思想容量。其实质是在历史事实、历史观念与主观情感之间挖掘其“异质同构”关系,从而用历史的物象来作表达今时感情的符号。可知这个能力的背后,仍然是写作者自己的节律感应能力。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的后半部分,写对李白遭永王璘事件后生活处境的同情,几乎句句用典,精切流畅,表达的意蕴极为丰富。其他例证,恕不再引。

杜甫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和凝聚。自有杜诗以来,它就成为中国人的人生教科书,被视为照亮人生道路的一盏明灯。今天,则是我们延续民族文化血脉,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基础。

杜甫之所以成为杜甫,当然与他生存的历史条件、经济政治局面、文化教育熏陶、家族影响,甚至个人性格秉赋,都有着密切关系。而中国传统文化对他的哺育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杜甫“读书破万卷”“诗是吾家事”“熟精文选理”,所以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包括我们这里讨论的节律感应能力的养成,都与传统文化的培养分不开。下面略举唐以前有关节律感应学说的思想资料,以供研讨。

《管子·戒》:“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

《周易·乾·文言》:“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荀子·法行》:“孔子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

《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

“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倡和有应,回邪曲直,各归其分,而万物之理,各以类相动也。”(以上各段均为摘录)

《吕氏春秋·有始览·应同》:“类固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鼓宫而宫动,鼓角而角动。”

《世说新语·赏誉》:“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

“有问秀才:‘吴旧姓何如?’答曰:吴府君,圣王之老成,明时之俊乂;朱永长,理物之至德,清远之高望;严仲弼,九皋之鸣鹤,空谷之白驹;顾彦先,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龙章;张威伯,岁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陆士衡、士龙,鸿鹄之徘徊,悬鼓之待槌。”

“王公目太尉:‘岩岩清峙,壁立千仞。’”

《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有人叹王恭形茂者,云:‘濯濯如春月柳。’”

《文心雕龙·原道》:“旁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结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文心雕龙·明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文心雕龙·比兴》:“物虽胡越,合则肝胆。拟容取心,断辞必敢。”

《文心雕龙·物色》:“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诗人感物,联类不穷。”

《诗品·上》:“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上文所谈,就是想从杜甫创作心理这个“内宇宙”的推测角度,来作一点铺垫,构建一个思考场,创立一个话语环境,来对杜甫的这八句诗试作解释。

雕刻初谁料,纤毫欲自矜。神融蹑飞动,战胜洗侵凌。妙取筌蹄弃,高宜百万层。白头遗恨在,青竹几人登。

注释

②张志烈:《杜甫与刘先济》,《杜甫研究学刊》1993年第4期。

③(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月第1版,1986年第4次印刷,第262-263页。

④(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2页。

⑤(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页。

⑥见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1980年第1版《周易正义》,第4页。

⑦见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卷13,中国书店1985年5月影印本,第8页。

⑧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4月据光绪十七年思贤讲舍刻本影印《世说新语》,第141页。

⑨见(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版,1987年第3次印刷,第623页。

猜你喜欢
节律杜甫
华南农业大学发现生物钟调控植物细胞自噬节律的新机制
登高
老年人工作记忆成功恢复
青出于蓝 汉语当代节律研究述评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
绝句
江南逢李龟年
爱的节律
算算你俩的高潮重合日
杜甫诗句填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