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友镛
【摘 要】 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伴随人的一生,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一直在无间断地进行学习。假如长期以来都只有老师照本宣科的讲述例题,那么课堂将枯燥乏味,学生也无法燃起对数学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中设置有效的问题能够充分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简要分析教学现状,并探索几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策略
引言
优秀的问题能促进学生思考,不断探索真知,这个前提是问题本身具有良好的积极作用。在新课改的新标准指引下,教师要主动改进课堂提问方针,制定有效的提问策略,力求实现每个问题都是有针对性、目的性、讨论性的,追求课堂设问最好的结果。
一、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分析
(一)数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意义
在数学课堂中假如提问环节能够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减少学生跑神情况,并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扩散思维,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的能力。同时,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能够及时纠正,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二)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环节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课堂中提问的益处颇多,但如果提出的问题不合理、提出的时间不恰当将影响课堂进度、损害教学质量,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并不少见。许多教师不能充分考虑到学生能力不足的现实,还没讲多久就抛出一个难度系数极大的难题,当然不会得到好的促进作用。还有些教师在教课非常连贯的时刻僵硬的提出一个问题,是典型的为了提问而提问,违反了提问的初衷。
二、明确数学课堂设置提问环节的原则和目的
数学学科有严密的逻辑性,教师在课堂设问中要结合实际进度,灵活地抛出问题。教师首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思考、发现自身不足、弄清数学题目以及更加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但凡违反其中一项均是不合理的错误提问,应提前避免。
探究数学课堂提问环节的原则,首先要弄清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参与者,教师是辅助,学生是主体。因此,教师设问必须以此为原则展开,也就是说教师要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考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力求每次提问都具有良好的启发作用。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仅要灵活把握好提问的难度,提出不难也不太易的问题,更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争取提问也像主体教学一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三、结合实际具体情形在课堂中有效合理提问
(一)设置通俗易懂的问题作为课程导入
不是说所有提问都必须深入探究数学原理和解题方法,在课程刚开始时进行提问有助于學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能够更加投入参与到课堂中,增强学习效果。
以《单调性与最大(小)值》这届内容为例,教师在授课前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几张函数图片,其中包括单调函数和非单调函数。然后提问学生它们的不同之处,并让学生指出每个函数中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规律。通过课前提问能让学生对函数的单调性有初步理解,在脑海中形成对应的图像,促进学生更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函数单调性知识。
(二)课程讲解中在适宜时间巧妙设问
渗透式教学是最明智最有效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感受数学魅力,能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教师在每节课中发掘出适宜提问的知识点和时间,并且采用平和顺畅的方式不动声色的加入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在摸索中成长,更加牢固的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概率》这一章中的《古典概型》时,可以通过一个例题展示相关知识:1000次掷骰子试验,计算出现一点的频率。教师可以先提出手工试验产生随机数的方法作为抛砖引玉,然后提问学生有没有更好的计算方法。因为教师提出的方法可行性较差,学生不会对问题产生畏惧感,更能积极踊跃的发言,参与到课堂中,获得更好的数学体验感。
(三)课程结束后留下疑问促进学生深入探索
当一节几十分钟的课接近尾声时,教师要主动留出思考题,促进学生进一步研究探索。思考题不同于作业题,更加灵活多样,并且对思维的考察多于计算,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进行交流,在合作沟通中实现解决。
例如,在讲解过《三角函数》这一节的基础内容后教师可以留下思考题,让学生思考不同的ω对函数图像的影响,这样既能引导学生预习新课,还能提升学生自己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在数学课堂中设问,假如能确保问题的可探讨性和启发性,将非常有助于学生的学科进步和素质发展。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思考、深入理解等各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了实现教学效果,营造良好的学习教育氛围,教师要认真总结经验,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现状,持续在课堂中设置有效问题,促进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进忠.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探究[J]. 好家长,2017(48):153.
[2] 肖鹏,韦煜,赵林畅.新视野下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35):107-10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