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CAI技术在小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提出运用CAI技术把静态的文本轉化为动态的形象,加深学生的感悟;化曲为直,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扩充信息,加速知识的建构等策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CAI技术 几何教学 感悟力 学习活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A-0092-02
CAI技术给小学数学教育带来了新的革命。因其具有的声、光、电、色等独特优势,正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利器。它可以化静为动,化曲为直,化抽象为具体,其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即时有效的反馈,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多重感官参与到学习研究之中,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也使课堂充满色彩,充满情趣,洋溢智慧。
一、动态呈现,加深感悟
小学生知识储备有限,经验积累不够丰厚,再加上思维抽象水平不高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对解读那些理性极强的几何知识就显得很困难,很难摆脱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此时,教师可以灵活采用CAI技术让图像动起来,让学生在新奇的情境中感悟几何形体的本质特性。CAI动态图像演示,可以使原本隐藏的因素凸显出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同时利用其声光电的强化作用,刺激学生的感观,促使学生对学习的高度关注,使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地指向新知的研究和探索,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加深认知的感悟,促进认知的有效建构。
如在《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感悟射线是有始无终的特点,笔者首先采用一组学生较为熟悉的画面来拓宽视野,丰富学生的感知:将太阳的光芒动漫画呈现,让学生明白太阳光是从太阳上射出的,而其终点是我们没有办法寻找到的。另外,还呈现夜晚高楼最高处的镭射灯光的影像资料,也让学生找到和太阳光类似的现象。不同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逐步理解有始无终的存在。其次利用CAI技术的独特之处,先闪动一颗红色点,并伴有一种较为明显的提示音,然后从红点处向一个方向射出一道蓝色的光线,同时采用动画的方式让其向很远很远的地方前行,并穿插提示音:“蓝线会走多远呢?你猜猜它的尽头在何方?”学生会敏锐地察觉到蓝线会一直延伸下去,我们无法找到终点。CAI出现的两组光线,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线都是直的,而且都能清晰地找到起点,却无法找寻到它的终点,从而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进而对射线的解读也会更加透彻。以此类推,直线的讲解则会简单很多,利用射线的端点再向相反方向无限地延伸下去,就会得到直线,在动画的呈现中学生对直线无始无终的认识就会明朗起来。CAI声光电色的优势,让原本抽象、静止的线在运动中展现其本质,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也促使学生在观察中学会比较,在比较中学会思考和归纳,从而正确地建构认知。
动静结合的CAI画面,能很好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原本隐藏的因素逐渐凸显出来,促进了学生比较,引发了学生思考,提高了学习的专注力,降低了知识的难点,营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
二、化曲为直,促进理解
CAI还能将难以实验的画面通过动漫技术的使用而灵动起来,更能提升学生对认知的关注度,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指向新知的关键处和隐晦处,使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到学习的研究探索中。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合作中,形成丰厚的表象积累,并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从而正确理解知识,掌握技能。
如在《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学中,我们通常会指导学生把圆平均分成16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然后分析圆变化前后的各种关系,从而推断出近似圆的面积。这个过程学生能够操作,也能够理解近似平行四边形与圆的关系,但始终无法摆脱平行四边形底是弯曲的影响,终究无法解开这个结。尽管我们会说“如果分的份数越来越多,这个弯曲的边会越来越直”,但小学生的思维是无法进行有效的逆转的。而CAI技术则可以提供更为细腻的分割变化图,使学生在观察、分析中逐渐感悟到“割之弥细,趋之更近”的道理。我们可以利用CAI将圆平均分成1024份,甚至更细小的份数,当圆被分割成一条条很细微的线段时,再组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闪烁着的底会变成一条直线(因为视觉终有一丝偏差,观察时就会认定成一条线段)。CAI实现了手工无法完成的艰巨任务,实现了化圆为方的科学转换。CAI可以让学生真正抛开脑海中的那个结,能够透彻理解平行四边形与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益。与此同时,指导学生分析观察成果,进一步厘清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更精准地把握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使得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更加理性。CAI在学习圆的面积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深化了感知,还促进了学习的感悟,提高了观察、思考的能力,进而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CAI能让数学课本上抽象的文字描绘和静止的图像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动态过程,也能让难以解说清楚的内容变得详实、富有动感,这样就会使学习中的难点、关键点变得形象具体,促进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习的活力,促进了高效课堂的打造。
三、扩充信息,加速建构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地拓宽眼界、扩充学生的信息拥有量,让学生饱含激情、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CAI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会更加有条理、更加科学地呈现学习信息,在声光电色的优美情境中,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借助CAI技术可以使知识的呈现密度更高,容量更大,并在闪现、拖动等相关操作中,使得知识的呈现更加灵动,也使得数学信息呈现的方式得到了改变,进而提升了信息的质态。CAI技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仅容量大、速度快,而且更加紧扣学生的心弦,让学生保持着旺盛的探索知识的热情。
请欣赏特级教师华应龙《角的度量》教学片段:
师:这是一个角,你能想办法测量出它的大小吗?
生1:用量角器去测量。
生2:啊……
师:你这是怎么了?
生2:量角器测量角,不会吧!角的边是直的,而它的一边是圆圆的啊,能用它去测量角吗?
师:你的怀疑看起来还是蛮有道理的,有谁知道这个奥秘吗?
生1:我想,用量角器测量应该有自己的方式,如果不能测量,它还能叫做量角器吗?
师:你的质疑很有道理。量角器就是用来量角的,对吧!那该如何使用呢?
生2:我发现量角器上也有很多的角,我认为用量角器测量角就是用好这些角。
师:你的思路非常正确,看看这个∠2,用量角器去试试,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量角器试着测量∠2的大小,进行着不同的尝试)
生3:我们发现量角器直边上有个点,就试着把它与角的顶点重合,然后想办法找到与∠2一样大的角,这样就能得到∠2的大小。
师:那你说说看,这样测出的∠2是多大啊?
生3:120度。
师:∠2是120度,你们有什么看法吗?
生4:我测量出来是60度。
师:有人说120度,有人说60度,到底哪个测量是正确的呢?你能作出判断吗?
生3:我认为应该是60度,∠2是个锐角,如果是120度,那它是钝角了,这个肯定是不對的。
生4:我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了,因为量角器上120度和60度是指着同一条直线的。
生3:对的,量角器上有2圈刻度,是不是既可以读外面一圈上的数字,也可以读出里面一圈上的数字。
师:(课件同步呈现量角器的两圈刻度)是吗?刚才不是有同学认定∠2是锐角了吗?对这个你有意见吗?
生:没有!
师:锐角一般是几度呢?那现在有判断了吗?
……
(课件再现学生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在声音的刺激以及闪烁的线条中感悟到测量方法)
在“角的度量”一般的课堂中,我们会看到教师重复地讲,不断地提示,而学生始终弄不清内外圈刻度的使用原理,测量时也很难科学、准确地做到三个重合,导致学习误差不断。而CAI的适度引入,则有效地化解了多讲、不断重复的缺陷,能巧妙地利用学生的研讨,通过声光电色的特殊效果加以强化,在放大量角器内外刻度的展示中,使学生感知到内外刻度有别,并不断思考“读什么刻度与什么有关系,怎样保证读的是准确的”,学生的解读与CAI技术的灵活贴近,让原本繁琐的操作程序得以简化,相关的要领也得到强化。科学与准确的信息输送,保证了学生正确领悟角的度量的方法,促进了知识的内化。
多给一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把握;多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弘扬生命主体的价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展现生命积极存在的状态,谱写生命美妙的乐章,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智能提升的摇篮,也成为学生精神升华的天堂。
【参考文献】
[1]李琼.谈CAI技术在小学几何教学中应用的优越性[C].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2010
[2]丁锦华.CAI在几何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01(3)
[3]李云红.多媒体CAI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吉林教育科学,1999(12)
[4]唐彩斌.小学数学应用CAI效果研究实验报告[J].中国电化教育,2000(5)
作者简介:林月芬(1974— ),女,广西陆川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曾获2016年玉林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