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红芸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在整个小学阶段,触觉、运动觉与视觉的协同活动,始终是获得空间观念的有力支撑;即使到了高年级,当空间想象受阻时,提供操作材料动手实验,依然是行之有效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观察;动手操作;空间观念
在前不久举行的一次市级城乡手拉手活动中,听了两节数学课,内容选择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因为是同课异构,其中毕老师来自我们当地一所城区小学,另一名执教老师就是受送教的一所农村学校的方老师。这两节课分别安排在两个平行班上进行。
教材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与表面积的概念教学相结合,并且是先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但是两位教师在处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时,方法出现了不同。
毕老师在这次教学中带来了便携式投影,所以,毕老师在教学正方体展开图时,给学生播放了制作好的课件,先将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再展开;接着,在展开后的图形上,分别标注“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并且相对的面覆盖了相同的颜色;最后,把展开后的每个面与正方体展开前每个面的位置对应起来,更清楚地看出正方体展开图就是6个正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农村的学生接触多媒体的机会少,再加上课件是动态的、彩色的,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看得入微,教室里静悄悄的。
整个视频接近30秒,视频结束,毕老师又接着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方老师是本校教师,学校没有多媒体,没有课件,他使用的就是原生态的方法—— 一个正方体纸盒,一把剪刀,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学生动手之前方老师出示了操作要求:
1.沿着正方体纸盒的棱剪开,不能剪散、剪断。纸盒可能会有用于粘接的多余的边,也要剪掉。
2.在剪之前先想一想,自己打算按什么顺序剪开,剪开后的展开图大概是什么形状的。剪完以后将原来相对的面做上标记。
3.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小声地交流,同组的同学设计不同的剪的顺序,争取剪出不同的展开图。
学生动手剪了……
教室里响起了剪刀剪开纸盒的“沙沙”声,学生的小脑袋时而往左歪,时而往右歪,撅着小嘴巴,眼睛随着剪刀移动,注意力专注在剪刀上。接着,又传来了讨论声,一边说,一边指给同桌看,纸盒在手上时而翻开,时而折叠……渐渐地,讨论声也变小了。
在学生的活动结束之后,方老师登场了。
方老师先是请学生上讲台介绍正方体展开图是怎样剪开的,并指出展开图上相对的面分别是正方体的哪个面。因为正方体展开图有十多种,学生按自己的方式去剪,答案不一,结果多样,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要上台展示。看着在台上展示的学生,一边说,一边指,展开图时而折叠成正方体,正方体纸盒时而打开成展开图,在这打开、折叠之间,讲台上的学生描述得激动,台下的学生看得认真,方老师脸上露出了笑容。
接着,方老师吩咐学生放下纸盒,闭上眼睛,把刚才的操作过程想象一遍,边想象边描述展开图的6个正方形和原来正方体6个面的位置关系。如果想象遇到障碍,就拿出纸盒再次还原。
方老师用最直接、最本质的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强几何直观,为继续学习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做好准备。
回想两位老师的教学策略,我一会儿想起毕老师班上同学们目不转睛的双眼和空空的双手,总觉得像是少了些什么。接着,我又想起方老师班上同学们专注操作的神情和留在讲台上的笑脸。我想:如果把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让学生先进行动手操作,剪出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之后去观察老师带来的课件,最后进行想象。因为动手操作(即动作直观)增强了学生的真实体验,同时,观察课件展示(即视觉直观),可以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有动有静,有个人思考和想象,又有同伴交流,相得益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后来,在曹培英老师《怎样培养、发展小学生的空间观念》一文中也找到相关支持。其实,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空间观念发展的重要时期。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小学生形成、发展空间观念主要途径和手段就是观察与操作。
观察(视觉直观)是一种有思维积极参与的感知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常说观察是智力活动的门户。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与空间观念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引导学生观察空间形式的基本教学策略有:比较、辨析图形的异同;在运动变化中观察图形特征;在各种背景中识别基本图形。
另一种主要途径是动作直观,在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动作直观主要有两类,即操作实验活动与画图。最常用的操作实验有图形的拼摆、折叠、划分、测量、割补以及制作模型等。
在整个小学阶段,触觉、运动觉与视觉的协同活动,始终是获得空間观念的有力支撑;即使到了高年级,当空间想象受阻时,提供操作材料动手实验,依然是行之有效的教学对策。
曹老师的这些相关阐述,不就是自己对这节课所进行整合和设计的初衷吗?心里倍感轻松、愉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把“做”和“看”相结合,把操作和观察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