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王莹
如何有效地将学生核心素养融入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本文尝试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维度,以人教版八年级上《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为例,谈一谈基于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的实践。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景,让他们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唤醒学生现有的经验和认知,并引发思考活动。复习引入环节教学片断:
我们研究过一些关于“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等问题,这些问题可称之为最短路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涉及到选择最短路径问题,因此,本节将利用数学知识探究数学史中著名的“将军饮马问题”。
设计意图: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当学生学习新知识时,他们需要适当的原有知识和心智发展水平来进行学习。在这里创设情境,寻找与本节课有关联的旧知识点,可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学生在已有知识的支撑下,开始对新的知识产生疑问,从而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教学不仅仅是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激励与唤醒学生的学习动力。可见,创设有效情境,合理安排引入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初中数学的六大核心素养有: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是其重要的教学目标。但并非是每一节课都能体现出这全部的六大素养。那么在本节课中,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呢?
问题1:从A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饮马,然后走到B地。请问到河边什么地方饮马能使所走的路线最短?
提问1、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题目的含义,并把它抽象成数学问题吗?
活动1:学生独立思考,试着画图,看能否把A,B两地抽象为两个点,把河流抽象为一条直线问题。
提问2:假设在河上有任意一点C,我们说所走的路线指的是什么?
活动2:学生小组谈论,把点C与A,B连接起来,则AC+BC的长度和指的就是要求的路线。
提问3:在河边饮马的地点有无数个,我们怎样才能在河上找出一个点,使得两条线段长度之和正好为最短的路线呢?
活动3:设C为直线上的一个动点,上面的问题就转化为:当点C在l的什么位置时,AC与CB的和最小(如图1)。
强调:将最短路径问题抽象为“线段和最小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步步追问,让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即将最短路径问题抽象为“线段和最小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用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问题1:如图2,当点A、B分别在直线l的两边,如何在直线l上找出一个点,使得这个点分别到点A与点B的距离和最小?
活动1:学生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顺利找出点C。
问题2:如图1,如果点A,B在直线l的同侧,点C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点C在l的什么位置时,AC与CB的和最小?
追问3:对于问题2,是不是可以参照问题1,将点B“移”到l的另一侧B′处,满足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C,都保持CB与CB′的长度相等?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画图分析,小组交流,互相补充作法:(1)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2)连接AB',与直线 l相交于点C,则点C即为所求。
设计意图:通过搭建台阶,为学生探究问题提供“脚手架”,将“同侧”难于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异侧”容易解决的问题,渗透转化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
提问1:能用所学的知识证明AC+BC最短吗?
证明:如图,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C'
(与点C不重合),连接AC',BC',B'C'。由轴对称的性质知,BC=B'C,BC'=B'C'.∴AC+BC=AC+B'C=AB',AC'+BC'=AC'+B'C'.在△AC'B'中,AC'+B'C'>AB',∴当只有在 C点位置时,AC+BC最短。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从画图到猜想,再到证明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提问1:回顾本节课的探究过程,我们是通过怎样的过程、借助什么解决问题的?
提问2:轴对称在问题的研究中起到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反思,学生体验到轴对称的“桥梁”作用,感悟数学中经常用到的转化思想。在整个反思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还原整个知识的学习过程,还能将每个知识点还原到具体的问题情境,并且提出新的问题,自发地进行了全程性的反思。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教师要以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证明猜想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掌握数学双基,形成思维能力,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