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单元课文”,写好单元习作

2019-04-20 02:35梁高英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9年3期
关键词:谋篇选材课文

梁高英

【摘 要】单元习作与课文之间彼此关联。充分利用课文资源,深入剖析文本,能帮助学生写好习作。研究课文的题材,学生能获得选材的灵感,开阔思路;研究课文的结构,学生能获得谋篇的技巧,合理布局;研究课文的特色,学生能获得写作方法,搭好框架。

【关键词】单元习作;课文;选材;谋篇;写法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综观语文教材,每一单元的习作、课文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为一个主题服务。因此充分利用课文资源能帮助学生写好单元习作。

一、研究课文题材,获得选材灵感

“选材”是作文的一项重要内容,恰当、合理的材料能让文章焕然一新,可是学生常常由于生活的限制、经验的限制、知识的限制,导致选材平淡甚至狭隘。选入教材的课文往往都是经典,选材自然是独到、新颖的,因此充分利用课文,就能帮助学生获取选材的灵感。

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建议是写“童年趣事”,对此学生多着眼于“钓龙虾”“吹泡泡”“运动会”等题材,而这个单元中的五篇课文《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和《儿童诗两首》选材丰富多彩,囊括了各类话题。有享受型的:不脱蓑衣卧月明、溪头卧剥莲蓬、街头看书、溪边戏水、江上游泳等;有嬉闹型的:不是遮头是使风、踢飞菜种、吃黄瓜追蜻蜓、梦里飞行、课堂上发笑等;有劳动型的:锄豆、织鸡笼、跟随祖父拔草浇花等;更有异想天开型的: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飞向远方等。因此,教师可以以课文为例子,这样进行教学。

[1.同学们,请你回忆一下,这个单元的五篇课文围绕“童年”这个主题,都写了哪些事情?(根据学生的交流,一一在大屏幕上展示)

2.这些事情中,你觉得哪件事让你觉得最亲切、最熟悉?(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交流)

3.这么多的事,哪些可以归成一类?你能进行归类吗?(享受型、劳动型、异想天开型、嬉闹型等)

4.你觉得“童年趣事”还可以写哪些类型的事?(学生交流,拓展思维)

5.你想写哪个类型的哪件事?(学生完成学习单“我想写这件事”)]

这五个步骤从回忆课文入手,到事件归类,再到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选材,以课文为例子,开阔了选材视野,激发了选材灵感。学生纷纷发言:童年趣事可以写一次恶作剧,比如捉弄弟弟、用鞭炮吓鹅;也可以写一次傻事,比如把面粉当奶粉、把蔬菜放在洗衣机里洗;更可以写第一次尝试做某件事,比如第一次煎荷包蛋、第一次学游泳等。选材比之前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

二、研究课文结构,获得谋篇技巧

布局谋篇是习作的难点。学生常常觉得作文写不长,写不具体,其实都是因为不会布局谋篇。如果以课文为例子,以直观形象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布局谋篇的技巧,习作教学可能会收到举一反三的功效。

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习作主题是“假如我会变”。对于这种想象型的作文,学生在选好材料之后常会面临一些问题:一个故事该怎么编?过程怎么写比较合适?面对学生的这些困难,教师从单元课文出发,先将两篇神话《女娲补天》和《夸父追日》放在一起让学生探究:这两篇神话都是如何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如下表)

这样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布局谋篇的方法。

三、研究课文特色,获得写作方法

学生在阅读课中已经掌握了相应的写作方法,但要把这些方法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需要一个媒介,而课文有时候就可以充当这个媒介。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那么,什么才是特点鲜明?需要用到哪些方法才能恰当地表现这些特点呢?这个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分别是《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金钱的魔力》。这三篇课文都选自名著,人物特点非常鲜明,并且写法也各有特色。比如《人物描写一组》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因为写的是摔跤比赛,所以运用了一连串的动作来突出人物形象;《临死前的严监生》因为描写的对象已经病入膏肓,所以只用反复动作来突出人物特点,而没有常规化地写人的外貌、语言;《“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是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所想来凸显王熙凤八面玲瓏、奸诈艳丽等特点,因此采用了一系列的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写法。基于此,笔者在进行此单元的作文教学之前,先让学生回忆课文,完成思维导图(如下图)。

写法确定好,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下笔如有神。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运用课文例子能激发学生回忆知识,开阔视野,写好单元习作。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外国语学校 315700)

猜你喜欢
谋篇选材课文
我爱你,妹妹
走进生活,让作文新鲜有味
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范围,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端午节的来历
《春联》教学实践与探索
背课文
初中作文教学探析
选材“碰头”好热闹
实施“全阅读”提高教学实效
开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