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瑛
(吉林市急救中心,吉林 吉林 132013)
急救是护理人员的必备技能,而急救车作为突发意外事故或急诊患者的抢救硬件设备,在急救情况下,急救车药物的准备完善工作与规范化护理管理工作就显得额外重要,这是提高患者抢救时间以及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基础,对于急诊患者来说,时间是极为珍贵的,因此急救车上的规范化护理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中心自年2017年2月起开始实施急救车规范化护理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如下。
选取本中心2016年1月~2017年1月急救车规范化护理管理实施前的49例急诊患者与2017年2月~2018年2月急救车规范化护理管理实施后的49例急诊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工作。实施前那组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后的那组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急诊患者的年龄在20~75岁之间,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23例,研究组急诊患者的年龄在21~78岁之间,男性患者有27例,女性患者有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差异值极小,P>0.05,可见此次研究具有比较性。
急救物品准备:急救物品按照“五定”原则,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即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定期消毒灭菌。①定数量品种就是将有关的急诊抢救的有关药品和物品按照相同的数量与一定的品种做好标签进行放置,药品全部进行统一的包装,并做好药品名的标注、剂量以及有效期限等,以便后期管理人员的清点及核查。品种包括氧气罩、检验呼吸器、输液、葡萄糖等等。一旦某种药品或者物品用完了,当班护士要及时补上去。②定点安置的意思是要将有关抢救的药物专门严格放在特定小箱子里,我们称“急救护理箱”,以防影响车上抢救找不到药品,从而耽误患者的治疗工作。③定人保管,所谓的定人保管就是指要做好相关的药品物品的人员管理工作,可以采用轮班交接的形式来进行,每日专门的负责人员要做好急救车药品、物品、急救车的检查工作,做好药品、物品数量的核查以及位置的摆放,还有检查急救车的卫生情况以及位置停放。确保药品和物品的数量,一旦药品或者物品缺少了,要及时补上去,并做好相关的记录[1]。轮班交接负责人员一定要按照本中心的检查工作严格执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问题。④定期检查维修,相关的负责人员要定期检查急救车,检查药品是否存在过期、变质、标识缺损或者模糊工作,以及器械是否存在损坏、急救车的位置是否正确,一般是28天进行一次核查工作,一旦发现存在问题,要立即做好相关的补救工作。⑤定期消毒灭菌,每一天进行交接班时候,要检查导管、手电筒、检验呼吸器等器械进行消毒灭菌,还有对急救车的卫生情况进行消毒。保持卫生。配合医生的抢救工作,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包括测量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做好静脉输液、吸氧工作、按压工作。要根据医生的嘱咐命令,双方确认无误后,立即执行。并做好相关记录病人的实际情况以及抢救的时间。急救车上有大型的氧气瓶以供长途所需患者供氧;另外我们随身都会携带小型氧气瓶,做到随时随地为所需患者吸氧。
比较两组规范化护理管理实施前后的急救效率。
将两组患者的规范化护理管理实施前后的急救效率的所有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统计处理,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急救车规范化护理管理后的研究组,其接诊时间、分诊时间、转诊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心电监护时间均短于实施急救车规范化护理管理前的对照组,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急救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急救车实施规范护理管理后,药物的数量不符、标签模糊、乱放、过期等工作得到高效改善,从而给抢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得急诊的抢救效率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急诊的成功率[2]。实施急救车规范化护理管理后的研究组,其接诊时间、分诊时间、转诊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心电监护时间均短于实施急救车规范化护理管理前的对照组,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急救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规范化管理实施前后的急救效率
综上所述,急救车规范化护理管理实施后能够有效节省相关的人力物力,提高急救的效率和急救流程的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