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抗凝联合降血脂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疗效

2019-04-20 06:04刘胜全
关键词:阿托阿司匹林硬化

刘胜全,张 玉

(安达市利达医院,黑龙江 绥化 151400)

动脉粥样硬化是各类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据调查显示,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约是其2~6倍[1]。因此,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有效治疗非常关键。本文将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联合抗凝+降血脂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30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56~83岁,平均(66.36±8.79)岁。对照组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57~85岁,平均(67.17±9.02)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饮食调节、运动干预、降血糖等常规治疗,使用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20 ml/次,1次/d,治疗2周。同时,对照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34020109)治疗,餐前口服,100 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同样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20193332),口服,20 mg/次,1次/d。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

1.3 评价标准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血脂指标(总胆固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厚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利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厚度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 论

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较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机体氧化产物增加,在氧化应激状态下,极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对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仅采取血糖调控治疗是不够的,无法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因此应在血糖调控的基础上,进行抗氧化治疗。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对比(n=15,±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对比(n=15,±s)

与对照组对比:aP<0.05

斑块厚度(cm)观察组 治疗前 9.50±0.97 5.85±1.70 0.17±0.02 0.25±0.02治疗后 8.18±0.68a3.36±0.58a0.09±0.01a0.20±0.01a对照组 治疗前 9.48±1.02 5.88±1.67 0.18±0.01 0.24±0.01治疗后 9.10±0.70 4.40±0.62 0.12±0.02 0.22±0.01组别 阶段 空腹血糖(mmol/L)总胆固醇(mmol/L)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m)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厚度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不仅能够调节血糖、血脂,还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分析其原因,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集合,降低黏附因子、炎症因子表达,从而达到稳定斑块的效果。有证据表明,阿司匹林对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抗糖基化终末产物具有抑制作用,也能够达到抵抗斑块的目的[2]。此外,阿托伐他汀还具有抑制炎性反应、强化内皮细胞溶解纤维蛋白能力等作用。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进行抗凝、降血脂治疗,符合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因此可达到显著的疗效。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联合抗凝(阿司匹林)+降血脂(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脂指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阿托阿司匹林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