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梅,徐子军
(江苏省沭阳县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江苏 宿迁 223600)
长期以来,分娩疼痛被人们认为是分娩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正常过程,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孕妇因为惧怕分娩疼痛而要求行剖宫产终止妊娠,蒋悦[1]等研究显示,剖宫产的发生率目前已经位列第三,多种原因直接导致了剖宫产率的增加,目前主要的原因就是社会因素的干扰[1]。多数患者会因为惧怕疼痛选择剖宫产的生产方式[2-3]。WHO全球调查研究发现,剖宫产可增加产妇的死亡、输血以及入住重症监护室的几率,增加产妇子宫切除的风险,同时还可能会增加产后母婴并发症。同时,多项研究发现,剖宫产的产妇在产后2年发生贫血、子宫活动受限、慢性盆腔炎症疼痛的几率高于顺产产妇[4-5]。对剖宫产儿童的多项随访中,我们可以发现,剖宫产的儿童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损伤的几率高于顺产儿童[6]。为了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我院从2017年开展了无痛分娩技术。无痛分娩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同时可能利于增加子宫血流,减少产妇因过度换气而引起的不良影响。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无痛分娩对产程、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本文选取2019年3月~6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300例产妇(无痛分娩150例,对照组150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本次研究对象对2019年3月~6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300例产妇,300例孕产妇均为足月孕产妇,均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按是否行无痛分娩分为两组。无痛分娩组1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未要求无痛分娩1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年龄在22~38岁之间,平均年龄(25.3±1.51)岁,平均孕周(38.3±1.5);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1~36)岁,平均年龄(24.2±1.62),平均孕周(38.5±1.4)。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分娩,即在不借助任何麻醉辅助药物的情况下进行分娩,助产师为产妇施行分娩和分娩知识的指导和教育,密切观察产程,处理产程。观察组按《分娩镇痛专家共识》(2017)要求行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下无痛分娩。孕妇宫口开大至2~3 cm时,自愿要求行分娩镇痛,经产科医生评估可以进行阴道分娩试产者。助产用输血器开放静脉通路,专职产科麻醉医师评估无椎管内阻滞禁忌证后签署无痛分娩知情同意书。选择L2-3或L3-4间隙,严格按椎管内穿刺操作规范进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试管剂量(含1:20万肾上腺素的1.5%利多卡因)3 ml,观察3 min~5 min,排除导管置入血管或蛛网膜下隙。若无异常现象,注入0.1%罗哌卡因10 mg与2~3 ug瑞芬太尼,确保麻醉平面保持在胸10至骶5,随后接电子镇痛泵,镇痛泵中加入0.1%罗哌卡因80 mg与45 ug瑞芬太尼加入生理盐水配成100 ml,以6~10 ml/h的速度持续泵入。麻醉过程中及麻醉后给予持续心电监护。麻醉医师观察半小时后送待产室让助产一对一陪伴分娩。分娩后2小时麻醉医师拨除导管。
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中转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有无并发症发热和胎儿窘迫发生率。
利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剖宫产率2.7%明显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8%明显低于对照组会阴侧切率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出现3例产后出血,对照组出现4例产后出血,两组比较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产后2小时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产妇均无发热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0.7%明显低于对照组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各有2例新生儿窒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产妇剖宫产率与会阴侧切率比较
表2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比较
表3 两组产妇发热、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
第一产程的疼痛主要是由于分娩时子宫的收缩子宫的缺血缺氧造成,同时分娩时宫颈的扩张造成肌肉的紧张,疼痛的感觉由交感神经通过胸10、11、12传递到脊髓[7]。第二产程的疼痛则主要是由于抬头压迫了盆底、会阴和阴道,这时的疼痛感觉则是由骶2、3、4的感觉纤维传递至脊髓。因此硬膜外阻滞麻醉能够有效缓解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疼痛。分娩疼痛造成产妇体内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造成子宫收缩乏力,延长了产程时间,明显增加了剖宫产率;造成产妇血管收缩,胎盘血流减少,耗氧量增加,进一步诱发胎儿酸中毒及低氧血症[8]。从而引起胎儿窘迫,本文对照组窘迫发生率5.3%明显高于观察组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为了减低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许多产妇选择了无痛分娩的方式[9-10],随着无痛分娩技术的发展,选择无痛分娩的产妇分娩时的疼痛得到了明显缓解,由于选择无痛分娩的方式可以缓解产妇的子宫收缩,所以产妇可以在无痛分娩时可以保持清醒的状态,,可以降低产妇因为分娩时的剧烈疼痛引起的一系列内分泌反应,同时可以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以及紧张的感觉,增强患者自然分娩的信心,减少不良反应[11-14]。同时,麻醉后疼痛大幅度减轻,产妇盆底肌肉松驰,胎儿移动过程中阻力小,进展更顺利[15]。因而促进自然分娩,降低了剖宫产率。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剖宫产率2.7%明显低于对照组7.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无痛分娩能够通过小剂量的局部麻醉药物来缓解产妇疼痛,可以防止产妇过早的进行膈肌和腹壁肌的收缩,改善了子宫张力情况,进一步增加了腹内压,改善产妇宫颈与子宫血液的供应,软化宫颈,松弛了盆底肌肉,扩张宫颈,从而降低会阴侧切率。本文结果显示会阴侧切率观察组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28%(P<0.05),而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并且无发热、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发生。
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是通过局麻药作用达到身体特定区域的感觉阻滞,其优点为镇痛平面固定,较少引起运动阻滞等不良反应,容易掌握用药的剂量,保持镇痛效果的时间长。麻醉平面过高也可导致严重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本文研究显示无一例孕产妇有不良反应主要是因为我院的麻醉医师为专职至少工作5年的产科麻醉医师,且严格按《分娩镇痛专家共识》(2017)操作,穿刺成功后观察半小时,无异常由助产士陪伴,有异常情况麻醉医师随时处理。确保了所有无痛分娩孕产妇的安全。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技术安全可靠,但必须有专职产科麻醉医师操作,并严格按《分娩镇痛专家共识》(2017)执行。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和会阴侧切率,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