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艳
摘 要:语文是初中教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因为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教学的综合效益有重要作用。探讨了多元化教学方法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
在初中教育教学中,语文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部分,教学效果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还间接影响了学生今后高中语文学习的好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显示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多元化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效率,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实现现代化教育。
一、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文学素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使学生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而且还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多元化教学方法正好弥补了这点不足,使得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都将得到提高,并且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自己去支配和管理自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乐趣,这就有利于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而且有利于真正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
3.有利于实现现代化教育
将现代化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建立群信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现代化教育。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是单单教授学生语文知识而是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教学得到有效的拓展,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得现代化教育深入人心。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措施
1.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更多课外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开展相适应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方式。教师要改变过去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而是带学生到户外进行郊游,拓展学生的视野,并把相关语文知识渗透到课外活动中,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语文知识,从而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
2.小组合作学习法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树立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过程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语文学习,对于不懂的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分析,从而使得学生都能够理解并接受相关语文知识。例如:教师在教授模拟一篇诗歌时,就可以让学生分组学习,探讨诗歌写作的背景和詩歌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小组学生可以一起讨论,查阅资料,从而获取正确的答案。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而且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3.科学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将多媒体和多元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率。因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够使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加生动、形象。除此以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也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知识,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多媒体和多元化教学合理地结合起来,例如:在开展课外活动的时候,可以将活动的规则和活动怎么进行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演示,使得学生充分了解活动的规则和目的,以便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得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再者教师在进行重难点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接受,这样有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总而言之,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有利于减轻语文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开展各种课外教学活动,指导学生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并科学地利用多媒体进行多元化教学,以此来提高自身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元武.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课外语文(下),2014(12):38.
[2]刘荣信.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究[J].课外语文(下),2015(12):119.
[3]阙宏.合作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2017,14(24):63-66.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