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倩
摘 要:交响音乐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发展成为印象主义与现代主义,其间历经了几百年。作为音乐艺术的最高形式,它是所有音乐从业者、爱好者必须接触和了解的音乐形式。而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出现的交响音乐作品,正为学生提供了走进交响乐世界、领略交响音乐魅力的机会。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材;交响音乐作品;教学探析
交响音乐作品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新颖独特,因为交响乐对学生来说,属于新型的音乐形式,如何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流畅,使教学理念灌输得体,也正是需要初中音乐教师深入研究、学习的重要课题。
一、交响音乐的起源与初中音乐交响乐教学现状
交响乐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到18世纪中叶,交响乐的形式才得以进一步完善,而它的基本形式就是通过各种管弦乐的结合,组建成管弦乐队而演奏出来的艺术表现形式。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在结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交响乐这种音乐形式融入其中,不过在现实教学过程,也表现出一些不足,暴露一些通病。
由于初中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大都停留在对流行音乐的认知上面,平时很少接触管弦乐队的演奏形式,对交响乐所传递出的音乐手法难以理解。此外,交响乐是以管弦乐集成为基础,要探寻交响乐的内涵,还需要对各种管弦乐器有所涉猎,这就要求初中生提高音乐素养、夯实专业知识水平,了解国外先进的交响乐发展历程。但是,学生在学习其他课堂知识的同时,已无暇提起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交响音乐的课堂教学环节也失去了现实意义[1]。
二、交响音乐作品的课堂赏析与钻研
以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七年级下册为例,教材中主要引入了七首交响乐形式的音乐。这七首乐曲大部分是外国作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应该讲述这些音乐的起源和背景,比如《拉德茨基进行曲》,老师先介绍拉德茨基是奥地利的军事将领,被奥地利民众奉为民族英雄,为了纪念这位英雄,施特劳斯专门为这位民族英雄谱写了闻名世界的《拉德茨基进行曲》。
1.经典代表作的选取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人音版音乐教材中,所选择的曲目一般都为世界名曲,像《拉德茨基进行曲》是施特劳斯一生中创作的二百五十多首作品中最为经典的曲目,之所以到现在还散发着艺术魅力,就在于乐曲所表现出的英雄的坚毅、刚强,同时还包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结,学生听了以后,也会第一时间为作品传达出来的意境而肃然起敬、情绪激昂,为课堂教学植入了兴趣点[2]。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创作于1939年,由郑律成谱曲,公木谱词,当学生听到豪迈的“向前向前向前”的歌词时,似乎第一时间回到了战火硝烟的战争年代,想想那些为国家和民族解放牺牲的解放军,油然而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交响乐的形式予以表现,增加了现场的即视感,使学生在受到音乐熏陶的同时,对交响音乐的宏大气势所感染,从而爱上交响音乐。
2.课堂教育引入一些生活的真实元素,予以实际应用
交响音乐的构建不是单一的乐器所能完成的,也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取代的,所以在教学时,音乐教师可以适时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全面解释交响乐的含义。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大型劳动都需要团队的协作力量来完成,像建筑工地施工,有抹灰的,有筛沙子的,有搬砖的,有扯线的,如果缺少了其中一个环节,那整个工程的进度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交响乐队也是这个道理,有拉大提琴、小提琴的,有吹长笛、短笛的,有吹长号、大号的,有敲锣、三角铁的,还有演奏钢琴、竖琴的。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样乐器,那音乐的表现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这就是团队协作的力量。此外,交响音乐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来聆听,就像我们在电影院里观看电影一样,如果电影院里到处都是交头接耳的噪音,那观众自然没有了观影的心情。欣赏交响音乐也是一样,学生必须端正态度,在安静的氛围下欣赏音乐的内涵和所要传递出来的正能量。
3.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对交响音乐的兴趣
现在的初中生对一些流行音乐特别感兴趣,今天流行什么,学生就会跟风似地追捧、学唱。而经典的交响音乐并不具备流行元素,却能几十年几百年扎根于人的心里,这就是交响音乐强大的引领音乐时代潮流的内涵[3]。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列举一些国外交响音乐的创作大师,比如人们最为熟悉的贝多芬,他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乐作品,每一部都成为经典之作,而他在49岁時却失去了听力,从他的《第五交响乐(命运交响曲)》中就可以感受到他的童年有多么艰难和悲惨,在讲述时,教师完全可以结合播放《命运交响曲》让学生产生共鸣,进而提高学习交响音乐的兴趣。
在全面实行新课标的教学过程中,交响音乐作品的教学犹如一缕春风,在寒冷的冬日里为学生传递一股暖流。音乐无国界,相信交响音乐所释放出来的强大正能量让教学课堂变得更充实,让学生思想变得更成熟、知识更渊博、梦想更高远。
参考文献:
[1]黄炜.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交响音乐作品教学探析[D].海南师范大学,2016.
[2]陈菲.初中音乐快乐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分析[J].散文百家,2018(11):40.
[3]王宝文.浅谈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中的表演教学[J].文存阅刊,2018(20):60.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