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是学生学习、汲取民族文化滋养的沃土,是培养并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教学便是“以文化人”,落地核心素养的最佳契合点和有力着力点。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读、唱、吟、画、演”等他们喜欢的形式教学,让学生从古诗的学习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关键词:古诗词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113-01
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国的基础教育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建设新时代要求学生必须不断增强民族和文化的自信,更好的学习、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便是学习、汲取民族文化滋养的沃土,是培养并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教学便是“以文化人”,落地核心素养的最佳契合点和有力着力点。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读、唱、吟、画、演”等他们喜欢的形式教学,让学生从古诗的学习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1 读识诗境,读解诗意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本着新课标“生本教学”和“以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上教学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学生认识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诗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默读、轻声读、自由读或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对读、师生挑战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如:在教学《江雪》这首诗时,采用教师范读的方式让学生对诗歌有个初步的认识,利用学生爱模仿的特点,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朗读体会,通过朗读了解诗意,然后让学生竞读,看谁读得好,一节课中各种形式的读达到数十遍。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反复朗读中,很快熟悉和背诵了诗文,逐渐认识到诗歌表达的寒冬江雪里古人生活的画面意境,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的情趣。“读诗使人明志。”学生在读诗中获得启迪,受到熏陶感染。读诗的习惯将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2 配乐演唱,兴趣浓厚
有人说:“音乐是通向记忆系统的高速公路。”低年级学生对言简意赅的诗很难理解。在教學中,尝试配合音乐来教学生唱古诗。寻找视频资料及相关图片制成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从开始学唱《咏鹅》《春晓》到现在的《登鹳雀楼》《敕勒歌》,孩子们学唱古诗的兴趣越来越浓,在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这首古诗。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我找了一幅庐山瀑布的图片并反复查找有关诗歌的演唱视频,但总觉得曲调不适合小学生演唱,于是我就自己谱曲演唱,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孩子们没事都喜欢哼上两句。
课堂上不时传来充满童真稚气的唱诵声,成为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 吟咏诗歌,体会诗味
吟咏是读唱的继续和升华。古诗词语言铿锵,极富美感,语言表达简洁含蓄,极富韵味,学生可以通过吟咏体味享受古诗词的声律美韵。先用配乐朗读,提供模仿范例,然后配上音乐让学生学着古人的样子,背着小手,随着诗歌的情感节奏,摇头晃脑地吟咏诵读。如:在教学《夜宿山寺》这首古诗时,用一首《禅院钟声》古筝曲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学着古人的样子,背着小手,抬头望着星空,摇头晃脑地吟诵,学生特别感兴趣,很快就能感悟到寺中楼宇的高,以及诗人对神仙般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吟咏亲身体验,学生享受到诗歌独特的韵律节奏带来的美感,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加深了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
4 以诗作画,尽情发挥
怀特海的教学思想认为,教学要借助直观的材料手段或学生的生活资料。低年级儿童尤其喜欢画画。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用画画的形式再现诗的内容。例如:在学习《登鹳雀楼》这首诗时,学生根据诗歌的意思作画,有的画了依山而落的夕阳,有的画了气势雄伟的鹳雀楼,还有的画了登上鹳雀楼极目远眺的诗人,通过作画让学生对诗歌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每学一首诗,都问一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把它画出来。以诗作画,学生随心而为,既拉近了他们与古诗的距离,又有助于对古诗的学习理解,从而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锻炼和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表达力、审美力和创新能力。
5 角色体验,演出诗情
角色体验也是学生十分喜爱的活动。它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学生更高效的亲近古诗内容。教学中,让学生扮演诗中的人物角色,学人物的样子,做人物动作,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如《小儿垂钓》我让一位学生演小儿,一位学生演行者,这位小儿拿着鱼竿在草丛中钓鱼,一位行者从旁边经过,向小儿问路,小儿远远地招手,示意不让人靠近,以免惊扰到鱼儿。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争取表演,角色体验,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学习理解,同时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的强烈热情。
用“读、唱、咏、画、演”古诗的形式教学,深得学生喜爱。学生在学习古诗中逐步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古诗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要带领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多用古诗词,争取早日登上“中国诗词大会”的最高殿堂。
参考文献:
[1] 柯金黎.基于词义理解的小学古诗文教学实践研究[D].集美大学,2017.
[2] 韩莎莎.小学古诗文的教学内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3] 朱荟.传统私塾教学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启示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7.
[4] 钱瑞.小学语文教师对教科书中古诗词文本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