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凌
有个班的语文老师请假了,我暂时带课。想发挥自己的优势,趁此引导孩子们喜欢上写作文。我分享了很多,目的是让他们知道写出好作文其实很简单,只要不虚头巴脑,写出真情实感就行。随后就布置了一个小练笔——《老师不在的日子》。
在教室的过道转着,看孩子们怎样起笔,如何书写。捕捉到了一段,心里“咯噔”了一下:
“语文老师请假了,正想着没老师给我们上课咋办,有个老师走进了教室。第一眼,我不太喜欢这个老师,年龄偏大,短发,灰色衣服,穿着随意。老人吧,上课也一定死板枯燥吧?”
我笑了:年轻时就没精致过,看来得优雅地走向老年。谢谢你孩子,提醒得好。
“从老师开始讲课的那一刻起,我立马觉得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这是怎样一个知识渊博富有智慧的老师啊……她只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刚劲又不失温婉……”
快下课时,我要那个学生的练笔,说用它讲评一下。孩子一脸惶恐,不愿意让我看。我说你真的写得很好,别怕。她小声说:“那让我改一下。”很快用笔划拉了几下——划拉去了对我外貌的描写及感觉。
我就以那个学生的随笔为例进行了讲解。
所谓的写作技巧,其实就藏在真实写作中,这个孩子从对我的第一印象的失望到后来的敬仰,就是“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其间我又特意问那个孩子:你写时想到用“欲扬先抑”吗?她一脸茫然。我继续跟孩子们说,大家看,她自己都不知道啊,却做到了“欲扬先抑”。
再看,她起笔是我的“其貌不扬”,落笔是我的“内在灿烂”,不就是人物描写上的“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吗?写作,就是自己思想认知的 再现。
最后看看她的句子:“我不太喜欢这个老师,年龄偏大,短发,灰色衣服,穿着随意。老人吧,上课也一定死板枯燥吧?”看似简单的记叙里,实则饱含深情,足以让你们看着字词浮想联翩,我的不修边幅,孩子的失望神情,写得多传神。
那个孩子脸上写满惊讶:我,非但没有批评她丑化我,还把她有意画去的句子读了出来并大肆表扬,原来她真的写得很好。
每每面对害怕或不喜欢写作文的孩子们,我都想告诉他们:作文是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变一个人的。如果你真的喜欢上写作,且是真实写作,就学会了与自己交流,跟世界对话,也就学会了拓展并构建自己的精神疆域。
我又列举了好几个发生在我的作文教学中的事与人:
好几年前学习很差的王小虎,因为内心真情的奔涌,他写的《我渴望成为一只狗》刊登于《新民晚报》,495个字啊,稿费300元。孩子们瞪大的眼睛里迸溅着三个字——“不会吧”。傻孩子,为什么不会呢?学习差点难道就应该不会写作文?神逻辑呀!
几乎从来没有被各科老师关注过的朱卫华,看样子都没有考上高中的可能,一次作文里他真实地再现了自己的努力与孤独。当我将那篇质朴到没有一个词语只是流淌着心声的作文投出去,在《课堂内外》上发表了。他整个人都变了,阳光而欢快,努力学习,最后考进了高中。
一篇小小的作文,把他从自卑的泥淖里拉了出来,也改变了他的求学之路。我怎能不感谢作文?
一天,我在王伊菲的日记本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张老师开玩笑说,下雨天打伞,雨会很伤心的。我不一定能像张老师那样写好文章,可我愿意像张老师那样热爱生活,关注一滴雨水,一片 落叶。”
我对生活的认识影响了孩子对生活的态度,真是美好。
有个孩子在练笔中写道:“写日记就像给自己写历史,长大后打开日记本,过去了的每一天就清晰起來。这样想着,我就不容许自己虚度每一天,我怕未来的自己谴责我对他不负责任。”
我要求孩子们写日记,没想到教会了孩子看守自己,多好的事。
有学生在周记中写道:“张老师讲座时常常提到南关市场,提到在南关市场遇到的很多感动,以至于现在我偶尔经过南关市场时,都觉得很亲近。我也要像她那样,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易于感动的心。”
我的写作能引领孩子们静下心来感受生活中的小感动小温馨,真是妙不可言啊!
我给孩子们分享着作文的简单与魅力,那节课,我只想驱逐开孩子们对作文的畏惧。或者说,我只想把被高高架空的作文拉下来,让孩子们触摸到它原本可爱的质感,让孩子们看到作文的本质——真实生活的文字化。
真实写作更是引导孩子们去做真诚真挚的人,带着一颗真心去生活。就像此刻,我亲爱的孩子,你已经剥离了我苍老的容颜,领略到了我丰富的精神世界。你,也就不会再以貌取人了。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城关中学;715399)
★思想延伸
“君子不器”与教育
◇刘 真
《论语·为政》中,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在《易传》里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是工具,“道”是目的。我们的教育,都得通过有形的“器”来实施,但我们往往把分数、练习等“器”当成目的。忽略了分数背后品质、习惯等“道”的培养。
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很多老师受体制影响,往往只囿于一技之长。人生只成了一个教书的工具。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朴散则为器。”“朴”是指保留原始气息、淳朴自然的木料。“朴散”,是指纯真之道分离变异。不守纯真之道,则容易成为一个工具。
我们做教育,也要珍惜“朴”这个原始材料。有些老师为了升学的需要,反复给学生洗脑:“你不考上大学就没出息”。这本身就是一句大谎话。洗脑多了,“朴”就破坏了。学生只能成为“器”了。
“君子不器”。老师当有君子的胸怀,不囿于“器”有“志”于“道”,只有悟“道”,才有信仰,才能有担当,有责任,有远方。“朴不散”,保持纯真,“守朴用朴”有自由之思想,有自由之主张,做有大智慧的人,做真正的教育者。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瀚思学校;3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