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莉萍
写议论文离不开举例论证,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明显的,诸如:缺乏对事例的甄别能力,更无加工的环节;叙述事例过长,用叙述代替议论;选例与观点的契合度不够,致使观点无法得以证明……如何避免举例论证中这些比较普遍的问题呢?私以为,聚焦一例,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本文试以一篇优秀考场作文——《为向灵山第一峰》为例,谈谈聚焦一例,令议论更趋精当的想法。以下是试题回顾:
一个人迷路后,多半有三种可能,一是寻找引路人,二是寻找同样迷了路的人,三是寻找自己。
那么,我们来范文示例:
为向灵山第一峰
南京考生
“为向灵山第一峰”是暮年的汤显祖为自己寻找墓地回来写下的一句诗。这是他为肉体寻找归宿的写照,更是人生路上寻找自己的慨叹。
中国传统的士大夫们是注定要寻找自己的。因为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浸润中,自己,淹没在了圣人们广阔的理想之中。而当“为生民立命”的宏大遇上个人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时,自我怀疑、焦虑也就随之而生。寻找自己,是迷路时的一种必然,是不断地重生。
寻找自己,是给眼下的生活一个合理的注解,是在困顿中汲取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青莲也好,东坡也罢,居士的背后看似是从渺茫的神那里渴望得到依靠,实则是在出与入的徘徊间不断前行,徘徊的过程即寻找自己的过程。然后肩负着喜悦与泪水一路前行,让自己在须臾的变化中沉淀下来,学会在迷途中保持坚定,学会包容自己的生命。
因为人是在世间种种牵绊中苦苦挣扎的人,因为自己一直在路上,所以寻找自己,便成了一个必须而永恒的过程。
有时,我们寻找到的并不是一个真实的我,毕竟身在此山中,不知不觉便将理想的我投射在了现实的我上。比如汤显祖,一生从未享高爵显禄,而是饱尝人间滋味:四十岁痛失爱子,六十岁因家中失火而一无所有……寻找自己,是一条不知不觉便踏上的路。于是,《紫钗记》中找到一个“侠”的自己;《牡丹亭》中找到一个“情”的自己;《南柯记》中是一个“佛”的自己。当刘梦梅、淳于棼替自己尽了情,还了愿时,眼下虽依旧苟且,自己仍是不得解脱,可到底在虚幻与现实中撕开了一道口子,让曦微的光照在身上,感受到温暖与希望。
这便是寻找自己的意义。
寻找自己,不为找到,只为寻找。人生的路何其漫长,深埋的自我何其复杂幽深,找到了未来便了然无趣,找不到倒可以带着问题继续前行——虽然时常会因无法得到而迷茫、痛苦,可若因迷茫而放弃迷茫,人生才真正堕入迷茫。
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与其说是问号,不如让它做个省略号,让自己一步一步为它加点。
小作者围绕“寻找自己”这一主题,聚焦汤显祖一例,将汤显祖的“找自己”与自己对汤氏的理解熔于一炉,写出自己对“寻找自己”的独到看法,在一众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
以此文为例,我们有哪些启示呢?
一、精选素材,让素材质量提升作文品质
精选素材方法一:找到那个“最熟悉的陌 生人”。
在议论文写作中,素材使用上常常暴露两类问题:要么拼命追求新例生例,暴露了对事例理解不透的弊端;要么坚持固守老例旧例,使文章落入老生常谈的窠臼。避免这两种情况最好的做法是,选择那些既不陌生又有一些距离感的素材。比如这篇文章选择的汤显祖就是这类既熟悉又陌生的事例中的代表。
汤显祖可谓明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他的“临川四梦”历经四百余年的淘洗,仍受到后世钟爱,从这个角度来说,对汤显祖绝对很熟悉的。但对于中学生而言,对戏剧的接触本就不多,要说了解更是为难,这就使得汤显祖一例和中学生保持了一种天然的距离感。
精选素材方法二:找准素材“属性”。
学生们使用人物类素材往往停留在对其生平的简单记叙。就汤显祖而言,文学性是他的主要属性,若要真正开掘出这个素材的价值,必须结合其文学作品,方能扩大素材的使用空间。
这就有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作品解读如何体现深刻?借助于前人、专家的评点不失为一个上佳选择。
汤显祖的一个名唤王思任的同代人这样概括“临川四梦”:《紫钗记》,侠也;《牡丹亭》,情也;《南柯记》,佛也;《邯郸记》,仙也。这个颇有见地的评论被这位学生巧妙地引用下来,加以转化,与写作主题相结合——于是,《紫钗记》中找到一个“侠”的自己;《牡丹亭》中找到一个“情”的自己;《南柯记》中是一个“佛”的自己。哪怕考场写作时无法记得真切完整,也足以表明自己对该素材高于一般同学水平的理解。何况他还将这份解读自然地与写作主题相扣合,灵活转换,这就变成了他笔下极具個人特色的独家素材。
学生们的教材中其实有很多这样有质量的素材,怎么挖掘,值得思考。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马南邨由此告诫人们“读书不必求多,而要求精”。就写作而言,无论新例老例,只要能真正想深想透,就能写出文奇意胜的好文章。事实上,学生们的人生经历和阅读积累有相当大的趋同性,所以考场写作中素材难免会出现雷同。用例雷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云亦云。如何写出高人一筹的认识和理解?非得对某一素材占有大量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才能通过对作家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彰显自己的阅读积淀与思考。这样的文章是很容易抓住阅卷者的眼球,得到老师赏识的。
二、精叙素材,用简洁精练提升文字质量
1.切割素材,截取使用。
学生们在叙述事例的时候,可谓絮絮叨叨,唯恐有交代不周的地方。其实这里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不是不想取舍,而是不知如何取舍。无论老例熟例,还是新例生例,如果不加取舍,不知概括,容易让阅读者产生老调重弹的厌恶感或强化拉杂琐碎的陌生感,都不能快速抓住阅读者的兴奋点。本文援引汤显祖生平际遇时是这样行文的:“比如汤显祖,一生从未享高爵显禄,而是饱尝人间滋味:四十岁痛失爱子,六十岁因家中失火而一无所有……”
这位学生在处理这个事例的时候,显然是花了心思的,将汤显祖的人生经历进行切割处理,截取最贴合写作主题的内容,当简则简,需细则细。这样处理事例,很好地避免了长篇叙述,精练概括的文字令人耳目一新。
2.高度精简,叙议结合。
在这篇文章中,还有一段话非常引人注目:“寻找自己,是一条不知不觉便踏上的路。于是,《紫钗记》中找到一个‘侠的自己;《牡丹亭》中找到一个‘情的自己;《南柯记》中是一个‘佛的自己。当刘梦梅、淳于棼替自己尽了情,还了愿时,眼下虽依旧苟且,自己仍是不得解脱,可到底在虚幻与现实中撕开了一道口子,让曦微的光照在身上,感受到温暖与希望。这便是寻找自己的意义。”这段话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小作者依托于汤显祖的戏剧作品加以概括品评,将作品内容高度精简的同时,将叙述的主体与议论的主题很好地糅合在一起。这种叙议结合的写法显然比以叙代议的陋习要高妙很多,言简意赅又直击要害,可谓干脆利落。
三、精议素材,以点带面地使说理走向深刻
必须认识到,议论文中叙例的主要目的还是为说理服务的。如何精到说理,让文章充满理性的思辨光辉?这就要做到将理的分析上升到普适性的价值层面。
《为向灵山第一峰》中,作者在进行原因分析的时候,分析到了古代文人的心理层面:“‘为向灵山第一峰是暮年的汤显祖为自己寻找墓地回来写下的一句诗。这是他为肉体寻找归宿的写照,更是人生路上寻找自己的慨叹。中国传统的士大夫们是注定要寻找自己的。因为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浸润中,自己,淹没在了圣人们广阔的理想之中。而当‘为生民立命的宏大遇上个人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时,自我怀疑、焦虑也就随之而生。寻找自己,是迷路时的一种必然,是不断地重生。”对自我的寻找跳出个人行为的小天地,而上升到具有更广泛意义和价值的空间,将这样一个重要的文化群体的一种比较普遍的文化心理揭示出来。这样揭示普适性道理的说理,当然更加具有说服力。
为了说理的便利,我们往往选择典型化的事例,这就需要将围绕典型事例剖析之后得出的“理”,释放到更普遍的层面上,让这个道理具有普适性,才能真正体现所议之理的价值所在。要做到这点,需要学生在行文时,不能只局限于一人一事一物,而要具有推此及彼,由点到面,从具體到抽象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速成的,需要学生们在积累素材时,有意识地进行归类分析,比如对同类型素材进行归纳,进而分析出其中共性的特质;对不同类型的素材加以比较,逐步分析出相异的因由。
四、精析素材,体现对素材的个性化理解
为什么绝大多数学生的议论文读起来味同嚼蜡、千人一面?为什么那么多学生的议论文说的都是无可辩驳的“理”,读完却感觉其实什么都没有说?为什么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充斥着他自己都可能不信服的话?细想来,因为文章中没有“我”! 没有“我”,怎么可能读到赤诚的心灵?没有“我”,怎么可能读到鲜活的思想?没有“我”,怎么可能读到澎湃的激情?没有“我”的文章,始终是充满隔阂的。试想,连自己都无法打动的文章,如何打动阅读者?可以说,在对素材进行议论分析的时候,产生“单薄”之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们在挖掘素材的时候往往过于“冷静”,完全抽离出了“我”,以致和素材形成了巨大的“鸿沟”,产生了明显的“割裂”。
《为向灵山第一峰》开篇就从汤显祖的诗句入手,直点“这是他为肉体寻找归宿的写照,更是人生路上寻找自己的慨叹。”既是行文的开宗明义,又是对汤显祖其人其诗的扣题把握。进而从汤显祖一例谈到士大夫群体“而当‘为生民立命的宏大遇上个人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时,自我怀疑、焦虑也就随之而生。”从“自己”的迷失,从“大我”与“小我”的冲突说起,直入“寻找自己,是迷路时的一种必然,是不断地重生”的观点。
再看作者随后的议论分析:“寻找自己,是给眼下的生活一个合理的注解,是在困顿中汲取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这些语句,充分体现了小作者对“寻找自己”的理解,更难得的是在文字之中,我们能读到小作者对生命的深厚悲悯与 体谅。
“寻找自己,不为找到,只为寻找。人生的路何其漫长,深埋的自我何其复杂幽深,找到了未来便了然无趣,找不到可以带着问题继续前行,虽然时常会因无法得到而迷茫而痛苦,可若因迷茫而放弃迷茫,人生才真正堕入迷茫。”行文至此,作者对“寻找自己”这一巨大的人生命题表现出了超出年龄的豁达与成熟。
议论文中的“我”,当是对作文观点透彻理解后在行文中建构出的,与素材高度契合的,充满个人智慧的鲜活个体。写文章的时候,记住“捧着一颗心来”,把“我”写进去,带着呼吸和体温的文章才能真正入眼入心。因为,透过有力量的文字,可以真切感受到作者的心跳,这恰恰是写作最大的魅力所在。
由此观之,聚焦一例,可以有效避免文章陷入庞杂叙例的泥淖,在对此一例的细细分析之下,减少旁逸信息的干扰,更易推进文章议论走向深刻、细腻,令文章行文更明了,面貌更清晰。当然,正因为少了其他事例的辅助,聚焦一例的文章需得学生对该例真正吃透不可,多思多用,在实际行文中不断丰富对该例的理解和体悟。笔者以为,在高三一个学期的素材积累和写作实练后,时至复习的下半程,与其普遍撒网搜集事例,不如对自己使用得熟悉的素材再花气力。聚焦一例,“精”字上做文章,令文章更趋精妙。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西交大苏州附中;21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