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C”模型的核心素养培养案例分析

2019-04-18 10:47杜文军朱亚丽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杜文军 朱亚丽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5C”模型的核心素养包括跨文化交流能力、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五大部分。通过案例解读与分析,对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解释与说明,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特点,问题引入、情境创设,建构开放合作式教学模式等方面对教师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文化  协作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

国民素质决定国家竞争力,国民的核心素养决定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地位[1]。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到“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张华通过对不同国家、地区、组织关于核心素养内涵与框架的研究分析,将信息时代人类共同追求的核心素养化约为四大素养——协作(collaboration)、交往(communication)、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和创造性(creativity),即“21世纪4C”。2017年,“21世纪人才核心素养5C模型研讨会——文化传承与国际理解专题”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会议在“4C”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culture)这块内容,旨在借鉴国际经验,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核心素养人才培养道路。

一、基于“5C”模型核心素养培养课例解析

1.文化:立足本土,进行跨文化交流

文化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对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通过文化意识的渗透,有助于学生传承、发扬本国优秀文化,并在与他国文化比较中了解其他国家、地区的文化,理解、包容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从而形成跨文化视野和思维,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案例一]

初一英语教师布置了一篇阅读,要求学生阅读后选出答案,其中一道题是“Jack Ma isnt a______?A.top dog    B.brave person  C.under dog   D.far-sighted person”。答案应选“C”,但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A”。老师通过提问,想弄清楚学生为什么会在选项“A”与“C”之间出现错误。

师:你们怎么理解选项A和选项C?

生:(犹犹豫豫)A是……顶点的狗,C是……下面的狗。

师:哦?你是这样理解的。“顶点的狗”比较厉害,所以代表“强者、成功”,“下边的狗”相对弱一些,所以代表“弱者、失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与狗连用的词语多以贬义为主,比如“走狗”“狐朋狗友”“狗腿子”等。而在西方的文化中,狗是人类忠诚的朋友,所以,在他们本土文化里,与“狗”连用的词一般是中性词。比如:“luck dog”表示幸运的人;“top dog”表示优胜者、成功的人;“under dog”表示弱者、失败的人。这可能导致你们在判断“A”与“C”时产生歧义。

老师通过提问发现学生选择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对“dog”的理解上出现文化偏差。因此,教师从学生回答的角度出发,对其理解做进一步的解释,从母语文化逐步深入理解他国文化,利用中西文化差异,向学生渗透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再向学生说明中西文化中对“狗”解释的不同,深入地将我国与英美国家的文化进行比较,向学生阐明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要从英美文化的角度思考,避免用我国文化对西方文化做出错误理解,从而为学生灌输跨文化理解的思想。

2.协作:培养规则意识、协作精神

协作能力指在团队活动中每个人尽其所能、各司其职,并通过成员间的协调合作,发挥团队精神,最大效率地完成团队工作的一种能力。对个体而言,协作能力不仅有助于个体自觉主动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可以帮助个体发现他人观察、思考问题的视角、方法,弥补自身不足,获得最佳思维方式;对整体而言,通过群体之间“头脑风暴”的方式,有助于统一集体智慧、力量以及经验,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产生整体效应,发挥更大价值。

[案例二]

赵老师在讲授“可能性”教学时,为每组学生提供了三个装有相同数量玻璃球的小盒子(1号箱16个红球,2号箱红球、黄球、蓝球、绿球各4个,三号箱红球、绿球各两个,蓝球12个),要求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并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各箱抽球的情况,思考每种颜色出现次数是否等同。教师通过PPT展示活动规则:1、组长组织,确定记录员和汇报员;2、按照顺序进行摸球:分别摸1、2、3号箱子,每人两次;3、摸前要摇匀,每摸一次,记录员必须记下摸出球的颜色,并将其放回箱子;4、回答问题时请用“我们组认为……”

在协作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情况:遵守规则与不遵守规则。不守规则的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学生你一言我一言争相说着,有些学生甚至不顾组内任务,把此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守规则的组:组长组织,A生担任记录员并汇报活动结果,B、C、D、E四位同学按顺序依次摸球。

活动时间结束后,老师请各组派代表展示小组活动的成果。对未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老师要求他们思考没有完成任务的原因。最后,赵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重申了协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要求未完成任务的小组课后重新组织活动并在下节课上展示活动成果。

在团队活动中,规则的遵守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学生协作的效率。案例中,教师提出合作学习要求,抛出活动规则,给予学生清楚的教学指令,为学生的行动制定了一个先决条件,从而避免教学走向为了“活动而活动”的形式主义。通过问题的设定,使学生的活动过程有目标性和指向性,从而让学生时刻专注于活动的本质方面,要求学生用“我们”来回答问题,从语言上对其进行约束,让学生明白探究成果的成败不仅仅关乎的是个人成败,更是团队协作的体现,帮助学生体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对于未完成任务的小组,让他们思考并陈述没有完成任务的原因,使个体明白自己失败在哪里,強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规则意识,使学生明白协作的意义以及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人际交往:关注学生,引导交往

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3]。在人员流动日趋频繁的时代,从事的任何事务都有相关交集,要处理好这些事情,社会交际便显得尤为重要,社交能力更是决定个体处理事务能力和效果的重要保障。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师生间相互交往交融的过程。学生之间的交往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身心健康、个性发展、拓展视野、思维创新以及社会化方面等有重要意义。

[案例三]

老师发现班上一位学生(A生)上课经常不回答问题,不参与集体活动,甚至不和其他学生一起玩。好几次课外活动,老师发现其他学生三五成群地聊天、玩游戏或与教师一起摇大绳,他一个人站在远处看着。老师感到疑惑,为什么他总一个人?

师:你不喜欢老师吗?

A生:没有,我喜欢老师。

师:那别的同学跟我玩,你为什么不和我玩呢?

……

师:(面对学生的拘谨,老师让他先从两人合作摇大绳开始)同学们,这次由我和A生为大家摇绳,我们一块玩。

玩了一会,有同学发现A生摇累了,于是,这位同学主动去代替他,但A生还是不愿意去跳,只是休息一下便又去摇绳。即便这样,每次课间活动,老师仍会带他去参与一些集体活动。用了3个月时间,A生慢慢开始参与集体活动,逐渐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变得开朗了许多,并且积极主动地帮助班级同学,不再畏惧与人交往。

敢于与他人交流(语言、肢体)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教师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发现A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障碍。对于学生的拘谨教师并未急于去改变,而是从课外活动入手,带领该生参与集体性活动。通过活动使A生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关怀与爱,并慢慢地感受到融入集体生活所带来的愉悦,从而使A生克服对人际交往的恐惧,自觉主动地去参与活动,这必然对他以后人际交往起到极大的引导作用。

4.批判性思维:理解学生疑惑,鼓励质疑

批判性思维是基于一定标准,通过评价、估计、自我反省做出判断的一种思维方式。其核心要素是对问题的“质疑”“否定”。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可以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打破思维定式的僵局,使个体更为理性地思考问题,用严谨的逻辑去辨别繁杂消息的真伪等,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能力。

[案例四]

教师在PPT上呈现下列图形,要求学生计算面积并汇报想法

……(15分钟以后)

生1:图1可以将右侧凸出的部分移到左侧凹进去的部位形成一个长方形。

生2:图2可以将那些凸出去的部分补到凹进去的位置,近似看作平行四边形。

师:(教师放慢语速)为什么要这样做,真的可以这样解决吗?

在老师的疑问下,一些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曲边图形如何移动,这两个图形跟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有没有关系?第二个图形坑坑洼洼的怎么去补,即便能补,会完全重合吗?

师:我也有这样的疑惑,哪位同学解答一下?

生1: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们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为长方形面积。最终求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图1也可以这样转化。

生2:假设图2中凹进去部分的与凸出来的部分等同,可以将其估计为平行四边形。

师:是这样吗?

生3:比较不规则的多边图形面积时采用割补的方法,第二个图形也可以这样做。

生4:将曲边进行无数次的割补,应该可以接近平行四边形。

师:其他同学明白了没?这两道题的解题关键就在于我们刚开始学习面积时一直用到的“转化、割补”的思想,在圆的面积的教学中,我们仍会用到曲边图形转化为直边图形的方法。

老师呈现的两个不规则图形实际上是对学生将“旧”方式运用到“新”问题的一种能力检测。这种学习中的“新事物”刺激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启发学生去思考:对于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应当如何去考虑?在为数不多学生回答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时,教师并未顺势而下,而是发出“为什么这样做?真的可以这样解决吗?”的疑惑,率先奠定“质疑”基调。当学生发现老师都不肯定时,便更加大胆地将自己的疑问提了出来。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并未急于作答,而是让先前给出“标准答案”的学生阐述自己思考的过程,这样便能及时、准确地判定学生是否真的理解疑惑。在学生解释的基础上,教师重申以前学过的方法、原则,将学生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并点拨“割补、转化”思想在今后学习中地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旧法”解“新题”的能力。

5.创新: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创新

创新指凭借现有的思维模式与经验,提出区别于常规或他人的思路及见解。教学中的创新指学生以一种探究的态度创造出个体水平上的新经验[4]。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使个体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克服因循守旧的僵硬形式,使其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创造新的事物。

[案例五]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圆提问學生什么是面积,然后让学生猜想圆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写作课程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智能手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