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丨李亚蓉(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董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1.夕阳西下的二道江
二道江,全称为八岔二道江岛,位于我国北方黑龙江流域——中俄交界之地,隶属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这里是八岔乡规模最大的一处滩地(也叫网滩),近百户赫哲人在此集聚打渔,坚持着传统的渔猎生活方式。打渔并不是常人理解的逢江即可下网,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找到一块江底障碍(当地人称之为“挂”)较少的网滩,再由专业人员彻底将“挂”打捞、清除,方才可以下网捕鱼。网滩就像赫哲族村的另一个小聚落,在4 月末开江到10 月封江之间,村民几乎举家住在这里,休渔时又返回村里(当地人又称“屯落”),如此潮汐般地往返迁徙。如今,赫哲族作为我国北方现存唯一的渔猎民族,其发展逐渐受到重视,相关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渐成规模,二道江也成为了外来人群了解赫哲族渔猎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前往二道江并不顺利,出江那天正好下雨,几乎没有游人,游船歇业。我只好去江边的小屋里躲雨,期待可以等来准备出江的渔船。屋里有一对看船的中年夫妇,每驶回一辆渔船,便出去接应,帮忙搬东西、锁好船只,用心照看。
可别小看这个渔船,对于赫哲族人来说就像一个小型移动的家,其先祖在新石器时代不远万里从贝加尔湖畔一路漂流至此,靠的正是这小小的舟船。不过那时的舟船是桦树皮船,舟身小,行驶快,赫哲族人称之为“快马子”。现在这样小舟已经被机动性强、稳定性高的铁皮船取代了。每只船上都标有正规编号,在当地除了赫哲族人以外,其他人是不允许捕鱼的。
大约中午,雨方才停了,从一片雾蒙蒙的江面中驶回一辆大船,这只船周身挂着些彩色的装饰物……船固定到岸边后,一个黑黝的小伙子跳了下来,岸上早有人来接应。拉开甲板,将下面水箱里刚收来的鱼装进一辆中型面包车,而后面包车会火速将鱼拉往临近的抚远县鱼店里出售,渔船则返回二道江继续收鱼。这个鱼贩子正好是赫哲族人,他很痛快地答应带我去二道江。
鱼贩子的渔船要比普通的渔船大很多,船舱内大约可睡3-4 人。船舱里有被褥和生活日用品,边上支了一个临时的灶台,食材齐全,包括蔬菜、粮油以及赫哲族人每餐必需的酒。起风的时候,江上的浪有力地拍打着船舱外壁,整个渔船晃来晃去……那些常年生活在江上的渔民想必早已适应这种飘摇的生活了……
渔船靠右行驶在清幽的大江之中,跨过江上的浮漂,对面就是俄罗斯了,两岸的灌木在雨后绿的发亮,是不曾有人涉足过的洁净之地。
船刚行了一个小时便开始靠岸,原来八岔村除了二道江还有其他网滩,只是规模较小。渔民将打上来的鱼暂时储藏在船舱里等鱼贩子来收,如今信息便利,价格相对透明,鱼贩子和渔民之间形成了彼此诚信的稳定关系,大大降低了交易中的沟通成本。就这样,一道走走停停经过了好几个小的网滩,最终到了心心念念的二道江。站在船上远远望去,江边停着几十艘渔船,岸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个“帐篷式”的房屋……
江边时有开入开出的船只,渔船上还坐着好些人,都是排号打渔的,一个个唠嗑、整理渔网,或倚着甲板打盹。万事有规矩,打渔也不例外,江面有限,为了避免渔网之间相互干扰,大家都是排好了号,按号打渔。有的时候渔船比较多,一天就只能排3趟左右,每次打上来的鱼是几条到十几条没有准数。渔民们抱怨,鱼是越来越少了。进一步了解得知造成这个问题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是三江平原的开发,河流污染程度加重,鱼类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二是因为过度捕捞,破坏繁殖根基。相比而言,江对岸俄罗斯境内的水域,由于捕捞频率较低,鱼量就相对乐观。
2. 往返于村庄与网滩之间的渔船
曾经赫哲族人不善种植,渔猎是唯一经济来源。其衣着饮食无一不与渔猎相关,衣着鱼皮衣、穿靰鞡草鞋、踩雪橇、划快马子1一种轻巧的木质小船,可供1-2人乘坐。、食全鱼宴等,并利用多余的渔产品向周边汉人兑换米、面等粮食作物。但是随着渔业产量的进一步降低,单一的经济来源难以满足赫哲族人的生活需求,他们开始从事种植、经营等更加多元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逐渐汉化。
之前看到的“帐篷式”的房屋叫“地窨子”,是赫哲族的一种传统民居,当地人叫“窝铺”。岛上运输不便,只能选用这种就地取材、容易搭建的“原始”居住方式。这是一种在现代社会中比较少见的半地穴式建筑,面宽约3米左右,进深稍深,可长至6 到7 米,建筑周身是由木材呈“人”型搭建而成。进入室内,需要下行半层,这样室内高度可达3米,尺寸适宜。室内布局合理、通畅,前半侧是厨房、后半侧是炕,灶火焚着之后,炕也就热了。炕上置一块方桌,可供吃饭。这样的建筑也就只有二道江才有,在其他赫哲族村落里已经非常少见了。如今,赫哲族人都住进现代化住宅,传统民居早已被废弃,偶尔在村口或广场边建造几个地窨子、撮罗子2撮罗子,东北地区的人叫它为“马架子”临时性的建筑,多建于水边,供夏季捕鱼时居住。(赫哲族的一种临时建筑),主要是为了满足游人猎奇的需求。
3. 从地窨子望向江面
4. 排号中的渔民
5. 渔民在渔船上做饭
6. 供游客体验的地窨子
7. 撮罗子模型
傍晚时分,地窨子隐隐透出光亮,有发电机点亮的灯火,也有摇曳的蜡烛的光。我和鱼贩子去别人家里蹭“光”,后来屋里集聚的人越来越多。岛上无电、信号差,闲暇时候,他们跟我讲起了赫哲族的故事。
赫哲族是黑龙江世居民族,其先民从贝加尔湖迁徙而来,路经三江流域,慢慢形成现在全国仅有的五个赫哲族聚落(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四排村,佳木斯市敖其镇敖其赫哲族村、抚远县抓吉镇抓吉赫哲族村)。“赫哲族”这个名字是在明末清初,从女真族独立出来才逐渐形成。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签订之后,赫哲族成为跨国民族,俄罗斯境内的赫哲族人被称为那乃族。民国至建国前期一段时间,赫哲族人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已不足300人,经过和平年代的休养生息,形成现在相对稳定的5000 余人。
说到村里发展旅游的事情,几乎所有人都对这项举措非常认可,这和我们预想的旅游发展有可能会破坏传统文化有很大的不同。旅游对于赫哲族的发展具有显著的“重建”意义。旅游业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能缓解渔业产量下降带来的收入危机;旅游活动能让更多人了解、关注赫哲族,保护宣传当地文化。听渔民说,自从村里开始进行旅游开发,赫哲族本民族的人开始反省自身对赫哲族文化知之甚少,并在闲暇之余着手学习。和外界人的频繁接触也给赫哲族人带来了空前的民族自豪感和身份认同,非常有利于赫哲族文化的延续和繁荣……
在我们唠嗑的时候,一个渔民大叔已经帮我们寻找了一处窝棚。这里已很久没有人居住了,炕后侧的窗是用塑料布封住的,风来了就“晃晃”的一直摇。另一个窗正对着江面,月色下波光粼粼,岸边点缀着几处微弱的渔火的光。江风呼啸之际,后脊梁骨感受着从炕皮中传出的热气。夜里时不时还听见渔民在喊,看来又到了该换号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