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note Speeches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先生发表演讲 图|杜辉 摄
城市转型和创新发展成为中国城市近十年来的主旋律,特别是转型发展还在不断推进之中。我主要讲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宏观背景。二是新时期以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的转型和提质。
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宏观背景应该说包括城市发展的新背景和中央对发展的新要求。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不是简单的快和慢问题,宏观上要求城市发展的方式进行转型。实际上是发展规模逐步转向结构性调整,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中国城市经济的内在增长动力正在发生变化,客观上也要求城市的内涵发展转变。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在由过去的“出口导向、消费和投资驱动”的模式向“更多地依靠消费、更多地依靠服务业、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的模式转变,发达地区的这一趋势逐渐增强。
城镇化的转型与变化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背景的重要表现。经过三十年快速的城镇化发展,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新的时期,其特征表现为转型和变化。在过去三十年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人与土地、水、生态、能源等资源的矛盾日益凸显,中心城市的雾霾、交通拥堵、垃圾围城等问题突出。未来10~15年提高城镇化质量是当务之急。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中速阶段,将倒逼城市发展的规模和内容转型。
进入生态文明时代,习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绿色、低碳、人文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态文明、绿色低碳成为社会共识,新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要求是补短板、提品质。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我们的短板主要体现在城市的品质、环境、文化、创新和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面与协调。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期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新认识,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新时期城市工作的总要求是以人民为中心,呼应经济转型,治理“城市病”,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那么如何实现新时期以城市更新促进转型提质?首先要把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在城市生活细节里。前些年我们做了大量规划建设,集中在开发区新区建设、工业园区开发,这些年看到城市生活中很多短板逐渐凸现,以人民为中心的规划建设应该更加关注老百姓脚下的感觉,如步行系统建立;更加关注老百姓眼前的感觉,如历史文化的保护、城市风貌的重视;更加重视老百姓手边的感觉,如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为儿童服务和老人运动等提供的设施。
1. 活动开幕现场 图|杜辉 摄
中国的城市更新也一直在推进中。近年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动的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方式,取得了积极成效。有以三亚、秦皇岛为代表的城市,立足于城市综合环境建设及品质提升,初步探索城市“双修”的工作方法、技术路线和机制保障等,通过环境品质治乱增绿。以徐州、安顺等为代表的城市,结合城市功能转换,探索环境改善与城市转型发展的工作方法、技术路线与实施策略,通过功能提升民生完善。以景德镇、开封等为代表的城市,结合城市文化特色,强化历史文化保护与文化复兴等,深入探索“双修”与城市由内而外的全面提升,通过文脉延续文化复兴。
其次是以设计为引领促进城市品质全面提高。延安以城市设计引领“双修” 技术创新。延安把保护与发展相融合,走出一条从革命旧址、历史文化名城单一保护到博物馆之城的融合发展之路。
另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城市更新的工作组织和工作方式也在不断创新,集思广益,众筹智慧。城市更新工作与老百姓生活紧密相关,要倾听民意,辅助决策。真正实现规划师理想和老百姓意愿充分结合,城市更新将是下一个时期中国转型发展重要技术支撑。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转型,中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更加注重质量,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更新、历史文化的保护已成为下一个时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呼应城市转型,促进创新发展,提高人居环境水平是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不懈追求。
联合国人居署城市规划与设计局局长希普拉女士发表演讲图|杜辉 摄
我想分享我们未来的展望包括联合国人居署城市的规划,以及如何更好促进全世界范围内工作的开展等。1976年,首次人居大会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决定成立联合国人类住区委员会,即联合国人居署前身。1996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第二次人居大会,通过了《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和《人居议程》,提出了“人人享有适当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两大主题,规定各国政府有责任为人民提供足够的住房,维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追求可持续城市发展,我们采用了非常重要的议程,如《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呼吁各国现在就采取行动,为今后15年实现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努力。其中的目标11,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是我们的重要使命。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召开的第三届世界人居大会上,审议通过了《新城市议程》,为全球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1”勾勒出了明确的框架蓝图,也帮助我们重新思考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及城市生活。我们必须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更好的分享来自全世界各个城市的经验。
我们的新愿景是“在日益城市化的世界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质量”,这一愿景将通过联合国人居署的《2020-2025年战略计划》加以实现。我们希望不遗余力的努力工作,不让任何一个地区,不让任何一个人落下,这一切都通过我们的合作共同实现。而应对持续的和正在出现的城市挑战,我们不得不携手面对。我们要持续应对城市的贫困和不平等问题、住房成本高的问题、城市气候变化问题、空气污染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等。如果我们无法建设一个长期的包容的城市,我们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今天,还没有其他城市像中国这样成功,中国是最佳范例。
联合国人居署已通过的《2020-2025年战略计划》确定了未来四年重点关注的四大变革领域。首先是减少社区中空间不平等和贫困现象。其次是加强城市和区域的共同繁荣;希望城市更新能提高城市的包容性和透明性,城市和农村地区共同携手。第三要加强气候行动和改善城市环境。第四是有效预防和应对城市危机。希望我们高效、透明地按照这样的策略进行落地,见证未来驱动这些变化,帮助我们更好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些也是联合国人居署工作的侧重点。
创新是联合国人居署DNA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断开发新的规范指导、工具和知识,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现实。创新包括过程、产品和伙伴关系、高技术和低技术。我们的创新目标是加强规划和政策制定的证据基础,提高服务提供的效率和有效性,营造安全、包容、有韧性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创新既是新战略计划要实现的成果之一,也是整个人居署的优先事项。我们需要以解决方案为导向的方法来应对快速发展的挑战和场景。
关于创新,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将其发扬光大?首先,需要在全球层面和本地层面双重合作才可以真正发挥人的智慧,创建以人为本,以解决方案为本的方法。其次,希望听到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验、不同性别人的声音,这些声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多样性带来的挑战,从而做好决策。第三,组织对持续学习的支持很重要。不管是政府还是国家,都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否则就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第四,需要更有勇气冒风险。即便这些新模式不一定非常成功,却能做出一些尝试帮助我们更好的创新。同时,我们也需要提供更多的激励,有了更多合作才可以融入全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全球层面的创新,为未来创建更好的明天。创新,也将为子孙后代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局长黄伟纶先生发表演讲 图|杜辉 摄
香港是一个海港城市,山地多平地少,有潜在的发展空间。香港主要依赖填海来扩展土地。在保护海港的同时,我们通过适量填海推动都市的可持续发展。
维多利亚港位于香港都市中心,是香港的象征。维港两岸的海岸线全长73公里。自19世纪以来,香港通过填海为市民商业发展和公共设施服务提供珍贵的发展土地。维港在不同的年代都开展了填海工程,多年来填海得到土地总计67平方公里,占香港总土地面积的6%。这里居住了大约27%的人口,容纳了70%的商业活动。我们明白,一方面必须适当的平衡社会对土地的需要,另一方面要考虑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为了保护珍贵的海港,香港在上世纪末通过了一项名为《保护海港条例》的法令,维港的填海工程必须具备凌驾性的公众需要才可以进行。凌驾性公众需要有几项重点,包括填海必须是当前迫切的公众需要(包括社群的经济、环境和社会需要);除了填海,没有另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填海范围不能超越凌驾性公众需要所要求的最低限度;香港政府作为决策者必须提供切实及具说服力的理据,确定凌驾性公众需要存在。
法律订立后,我们需要用新的方法推动可持续发展。比如从永久填海变为临时填海。为了解决非常严重的堵车问题,需要利用香港北部铜锣湾避风塘的空间,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行车主干道。我们采用临时填海方法取代一般永久填海。首先在避风塘进行临时填海,然后以回填的方式在海床以上建造行车和铁路隧道,最后把避风塘复原。填海工程从2010年开始,目前已经完成,避风塘大致已恢复原貌。另一段在港岛东边的维港海滨。这里已经建设了很多住宅、商业大楼,有一条名为东区走廊的高速公路把市民跟维港分隔开。为了保护环境和改善公共设施,我们在东区走廊现有结构不改动的前提下,利用走廊上面的空间修建了一条10米宽的板道,可以作为人行道、自行车道;设立多元化设施为海滨地区加强活力;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东区走廊结构上面的空间,把对维港的环境影响降到最小。
在保护维港的同时,香港特区政府也开始采取行动,优化维港两岸海滨,打造有吸引力、朝气蓬勃、畅达和可持续的海滨环境。通过尽量利用每一个重建的机会把原有的大厦后移;无论是私人住宅、商业大楼或者公共大楼,在规划的时候尽可能预留用地兴建长廊,贯通海滨;优化海滨发展的参数,确保海滨绿色和更具畅达性的建设;以行人板道连接不同地方的海滨长廊。
2. 铜锣湾避风塘临时填海(2019年)
3. 维港海滨
我们鼓励市民到海边休闲,提高畅达度。我们也会提供水上出租车,首条水上出租车服务将在明年下半年投入服务。我们积极寻找机会推动公私营合作,希望利用专业知识发展海滨,使海滨更多元化、更有活力。其中,由发展商设计和管理的尖沙咀星光大道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
东涌东扩展区是香港特区政府第一次在工务工程中引入生态海岸线的项目,近岸填海的东涌东扩展区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和港珠澳大桥两个陆空要塞,扩展区占地130公顷,为12万香港市民提供居所,我们推行智慧、环保及对环境气候具抵御力的城市概念。工程在2017年12月底展开,预计首批居民最早可以在2023年入住。
扩展区填海工程第一次采用了非浚挖式“深层水泥拌合法”这一填海技术。传统填海需要在海床挖走大量海泥,而拌合法主要是在原地加固本来比较松软的海泥。由于不涉及清除原有的海泥,可以降低对水质和海洋生态的影响,能减少产生水中悬浮粒子,避免影响填海海域生态;可以减少海上运输17,600船次,避免倾卸海泥440万立方米;减少空气污染,以及对航道附近海洋生态的影响。香港特区政府也大力推动利用循环再用的回收物料作为填海的物料,循环在用的物料在目前整个填海工程所需的物料中超过75%,目前香港90%的惰性建筑物料可以循环再用,循环再用回收物料填海可以促进香港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能避免这些物料变成废料,进一步降低香港目前不同废料堆填区的压力。
填海工程对香港城市的规划和经济发展,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与填海有关的案例,也是香港为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所做的大量努力。
德国环境部国际事务司司长卡斯藤先生发表演讲 图|李京 摄
在此我想代德国环境部长Schulze传达诚挚问候,昨天她在第六届中德环境论坛开幕式上强调了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开展国际合作的必要性。时间刻不容缓,如果我们想避免一场气候灾难,就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按照在巴黎达成的协议,各国需要在明年提出更具雄心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并推出向气候中立社会和经济体转型的长期战略。欧盟及其成员国将按照《巴黎协定》的约定在明年年初对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进行更新。我们目前正在讨论2030年以及2050年长期战略的主要目标,预期在明年年初引入这些目标。
让我强调一下:向气候中立型社会和经济体快速而公平地转变是可能的!我们可以应对气候危机,确保经济繁荣。我们有科学知识,有技术、经济和社会创新,并且有资源来综合实施《巴黎协定》、《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
在最近于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行动首脑会议上,我们发布了题为“气候紧急情况,城市机遇”的城市转型联盟(CUT)全球报告,报告发出了一个非常积极的信息:持续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为各国政府应对气候危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该报告发现,城市减排潜力有大约三分之一由城市自身决定,三分之一由国家和州政府决定,最后一部分需要各级政府的合作来实现。因此,使城市正确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及成功实施和更新国家自主贡献的关键,而各级政府和所有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关键杠杆。
在过去的四年里,尤其因为中德城镇化伙伴关系的存在,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与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双方在建筑节能、负能源住区、适应气候变化及低碳运输等议题上进行了合作,这种直接的经验交流是卓有成效的。
德国在政策和手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政策和手段有助于在地方一级采取有效的气候行动。自2008年启动以来的10年内,德国国家气候倡议支持了28000多个项目的开展。
德国渴望进行深入的国际经验交流。本着这一精神,我们于2019年5月在海德堡主办了气候行动国际会议,此次会议上批准了一项关于气候合作行动的伙伴关系宣言,启动了国家、区域和城市政府基于政治意愿和加强多层次、跨部门合作的共同原则的伙伴关系。这一伙伴关系将成为相互交流、学习和支持的长期平台。
最近,在联合国气候行动首脑会议上,德国与各主要行动方一起发起了一项新的框架倡议,即“城市气候投资领导(LUCI)”倡议。它基于城市作为主要气候影响因子的潜力,将加速、扩大和利用城市气候融资作为战略优先事项,目标是为气候友好型城市的基础设施融资扫除现有障碍,帮助城市获得融资,提供涵盖整个投资和基础设施价值链的全面和变革性方法。
以上这些倡议将更好的加速气候行动,并把城市作为重要的行动力量。很高兴世界城市日为我们提供了展示和讨论城市气候行动潜力以及加强和深化中德两国合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