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里人间事,且邀青山话桑麻

2019-04-18 10:52戴钰欣何黛娜张琪黄思梦韦诗誉通讯作者
人类居住 2019年3期
关键词:哀牢山哈尼族神灵

文︱戴钰欣 何黛娜 张琪 黄思梦 韦诗誉(通讯作者)

1.阿者科村 图|白雪悦 摄

站在哀牢山畔极目远眺,是层层叠叠静如止水的梯田,一片片流光溢彩的层面隐现在云海中。将目光定格在掩映间的蘑菇房,听蝉响、鸟鸣、虫语奏出村庄的故事。

白云深处有人家

作为一个古朴的小村落,阿者科至今不通公路,一条青石路将村头的寨神林与村尾的磨秋场相连。初入阿者科已是落日时分,天空中的云霞在金光的辉映下晕染成一幅油画。炊烟悠然,袅袅飘荡在蘑菇屋上方,群山宁静悠远,云上生活此刻伊始。

晨光熹微,簇簇云雾缠绕着群山慢慢升腾,一切都沉浸在氤氲水汽中。不一会儿,云雾渐浓,顷刻间群山便被云海吞没,一切都变得灰茫茫。站在山间,伸手触摸这似有若无的云雾,眨一眨眼,睫毛已被浓浓的雾气打湿,身体变得轻飘飘的,仿佛亲临蓬莱仙境。

雾霭缱绻散开,远处山峦叠翠,莽莽苍苍,哀牢山上的生灵苏醒了。此起彼伏的鸡鸣声打破了村子清晨的宁静,成群的鸭子来到池塘里戏水,猫儿躺在石板上慵懒地看着早起忙碌的村民们。

村民们的房屋是木结构的三层小楼,外形古朴简单,像敦实的小蘑菇。土黄色的石墙,棕褐色的茅草斜屋顶,每家每户都有晾晒谷物的小展台,阿者科的蘑菇房像历尽岁月洗礼的长者,沉默无言但执着坚定地守护着这片山林。

山间烟火岁月长

“群山不语,众神默默。”静谧和安宁像云雾浸染着这片古老之地。

孩子们沿着村中石板路飞奔,素面迎接明亮的天空,欢快的笑声唤醒了大山和梯田。纺织器物在老人娴熟的手法下转动着,发出令人心安的吱吱声响。衣着哈尼传统服饰的阿姐们从地里收割来板蓝根,把原色土布放进发酵而成的染料中,染色、漂洗、晾晒、捶打,染料的香气也融入了这山间气息之中。木匠和铁匠们不紧不慢地敲打着器具,累了便拿出水烟抽上几口,闲聊几句。

一年四季常有人家进行蘑菇房的修缮,男人建造,女人搅拌材料,村中路上常能见到他们背着土料的忙碌身影。时光慢慢流淌,在这儿,花上一年半载建造房子是很稀松平常的事。

2. 山神水井 图|王淇钰 摄

3. 纺织 图|王淇钰 摄

4. 阿婆 图|汪思琪 摄

5. 造屋 图|王淇钰 摄

梯田孕育了哈尼族古老的农耕文化,村民们常年潜身于水稻田埂间劳作。晨光突破云层,人们不疾不徐地走向田间;待到晚霞映衬大地,他们才背着竹篓悠悠往回走。广阔梯田上满是哈尼族祖辈耕作的红米水稻。没有其他深刻的道理,他们只说,要对得起祖先的传承。

独居山林中的哈尼族老人,静静地望着脚下那片族人世代开垦、守护的土地。他哼唱着神秘悠扬的哈尼古歌,歌声迂回在哀牢山谷之间,任听者思绪飘荡至时空之外。

指针在这里被拨慢了,岁月静流,不求热烈,只求长久。

神灵礼赞巫者歌

阿者科,其土青黎,其田上下,其赋下中三错。

从陡峭山巅至河边谷地,哈尼人仅凭人力将山地雕成梯田,哈尼人驮着背篓、踩着坎耕耘,所栽所植,仅足温饱。

万物皆有灵。天神、地神、寨神、祖先;日月、山水田、风雷电。哈尼族时常祭祀,以获得神灵的庇护。

森林,是水的源地,无水则无田,无田则无哈尼。寨神林庇护着哈尼儿女,生命永恒持续,自然给予他们安宁。

玛突,春耕开始前的寨神林祭祀之日。

哈尼人农历二月属龙的日子祭龙和寨神。过节时,大咪咕领着三小咪咕,背着竹编小笼,装上一碗稻谷,拿着装上山神水的葫芦,前往寨神林中。他们将选定肥美的、无杂色的黑毛猪宰杀后进献神灵,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各家串起的彩色蛋和核桃挂在蘑菇房的横梁上用以祈祷。

到梯田泛绿的农历六月,人人期盼的哈尼族苦扎扎节来了。

苦扎扎节是哈尼族较重大的节日之一,新年后离村打工的青年们陆续归来,平日空空荡荡的街巷,渐渐充满了欢歌笑语。

苦扎扎节以祭祀房宰牛开始,不论脏腑、腿肉尺寸,全村人都各得一份。杀猪、杀鸡自不必说,过节期间,家家都将各种菜肴堆在割来的芭蕉叶上。磨秋场里,孩子们与大人缠着秋千,奋力荡向高处,向天神诉以祈愿。

哈尼族中,咪谷和摩批被视为人神之间的媒介。传说中咪咕被奉为山的脊梁,他们主持节日与公祭仪式,用牛、猪等祭祀品向神灵献祭以传达族人的敬意和美好愿望。

哈尼语中,“摩批”意为智慧的长者,横贯生死,通达鬼神;藉由占卜问卦、驱鬼叫魂等仪式,将人的敬意与祈求传递于神灵,又将神的意志和安排转达给世人。他们主管婚丧嫁娶等仪式,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来保存文化。族人家谱、祭祀文化和万首千种的哈尼古歌在摩批口中代代传承。哈尼古歌囊括了哈尼族的生产生活、道德哲理、文学艺术等物质和精神文明,少则几百行,长达数万行。

从生到死,哈尼族可谓率真坦然。他们对神灵与自然持有敬畏,也有对美好愿景的寄托。咪咕和摩批守的是村寨安宁兴盛,传的是百年文化史迹。梯上云海,山里人间,淅沥雨声中,他们垂首默然,缠绕心间的是族中的前番今时。垂垂老矣之日,愿守有所得,终有传人承古守今。

6. 放牛归来 图|何黛娜 摄

7. 节日中的孩童 图|汪思琪 摄

8. 分牛 图|白雪悦 摄

9. 哀牢山 图|汪思琪 摄

乡行乡见抒感念

带着对传统聚落的热情与钟爱,我们踏入这片世外之地,追随村民的脚步,从客观视角探索村落公共空间的活力,村民们以口述形式表达对空间的感思。四百余人的村子占地不到二百亩,村内较开敞的场地几乎都成了村民们闲暇放松的空间。古树广场、村口长坡、休闲广场等地都是平日里不约而同聚会的地方,不同于城市中的居民休闲空间,这些公共空间简单甚至有些简陋,没有细致修剪的绿篱和纹样精美的铺装,也没有复杂多样的设施,但在村民眼中,只要拿几把木凳坐下,同样是人气儿聚集之处。

休闲广场是村中交通的中心,经由此处可到达寨神林、磨秋场、古树广场等地。这无疑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男人们谈天说地,妇女们三五成群地干活、聊天,孩子们则在宽敞的广场上玩耍。对远道而来的游客而言,可瞭望梯田风光的古树广场,是他们逃离城市喧嚣的地方。

阿者科村民的生活简单而质朴,层叠梯田间、村角古树下,三尺晒台前演绎着生活日常,承袭着千百年来的习惯。我们也有所担忧,随着时代的行进,这一大山深处的传统村落能否活力依旧?老一辈的文化是否有下一辈来真正传承?公共空间的评价并非流于表面,更蕴含着公共空间生命力的核心。我们希望以所学所知、以赤诚之心为传统聚落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守护大山深处的乡愁。

青山默默,人行于世。

猜你喜欢
哀牢山哈尼族神灵
多族群杂居区节庆音乐文化的认同阶序——以元江哈尼族传统节庆“喍奢扎”音乐展演的当代转型为例
游到山顶的鱼(外一首)
“神灵沟通”的秘语——科尔沁蒙古博神歌艺术
长街古宴 宴宴热闹 哈尼族长街宴
学校您好
听哀牢山(外一首)
神灵也是要喝酒的
穿行于无量山与哀牢山之间
神灵迷宫
哀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