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准扶贫的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4-18 05:38刘伟民靖赛兰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儿园家长

刘伟民,张 宁,靖赛兰

(1.山东协和学院 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250109;2.云南开放大学,云南 昆明650223;3.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硕士研究生院,辽宁 沈阳110034)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作用。教育支持精准扶贫,就是要采取特殊措施、精准发力,在贫困地区普及学前教育,提升贫困地区幼儿教师整体水平。教育精准扶贫须坚持改革创新、突出重点、确保精准,各项支持政策既要有利于贫困家庭子女自强自立,还要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学前教育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教育的功能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制度的密切相关。[1]伴随着社会的分层与转型,直接影响着其资源的配置,其主要呈现形式就是城镇与乡村的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差异,[2]注重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中教育机构扮演的角色,[3]统筹城乡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4]师资是制约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5]乡镇幼儿园师资水平和结构以大专、中专为主,[6]教育扶贫具有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功能,幼儿教师应以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发展思路,促进地区之间的幼儿教育师资资源均等;[7]财政投入也是制约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学前教育的成本分担水平主要受学前教育财政努力程度和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影响,[8]对于发展较滞后的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资源配置主要以县或乡政府为保障,[9]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大体上呈现上升态势,地域差距较大,生均教育经费指数以及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规模对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影响,[10]同时也暗示了各地区的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同,不同阶层群体的家庭收入不同,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不一,进而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态度也存在群体性差异。[11]本研究将从精准扶贫的角度切入,与田野调查研究相结合,对制约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因素进行实证探索,揭示其关系,示明其原因,从而促进调研区域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为当地或相应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参考性建议,进而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的确立

以幼儿园的小班、中班、大班以及学前班的30 位教师、100 位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向其发放问卷等获得相应信息(注意取样的阶层群体相对分层抽样)。

(二)方法的选择

运用调查法调研幼儿园的基本数据,向园内幼儿教师发放调查问卷30份,最后回收教师问卷30 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30 份,有效率为100%;幼儿家长调查问卷100份,共回收69 份,回收率为69%,其中有效问卷63份,有效率为63%。通过对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收集到相关数据。并用SPSS13.0 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结合访谈法进行个案研究的纵向深入,以得出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困境,进而提出相应的路径和对策。

三、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资源投入失衡,政府财政资源投入相对滞后,监管体制相对不健全,对弱势阶层群体的关注有待提升。首先,财政投入较少。由于农村幼儿园大多为私立民办幼儿园,大多自办自营,教师的工资都由园里直接发放,政府自然与农村幼儿园联系较少,投入也少,由于各类原因财政也没有明确的专项资金拨给农村民办幼儿园,所以政府也不会有预算给农村民办幼儿园,而是更加关注乡镇市级的公办幼儿园。其次,政府监管制度不健全。幼儿园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的体系,国家和政府的监管力度自然不足,各项工作的考核力度和指标也相对不明朗。就目前学前教育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发现在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质量检测的衡量标准不清、并未建立学前教育发展质量的检测体系,在检测过程中依旧存在手段创新不足的问题。[12]对园所的创办要求和教师的要求政府有明文规定,但其监督和实施并没有落到实处,只有国家和政府提高重视,才能提升我国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家园资源统筹偏失,家园共育机制欠佳,家长缺乏相对科学的育儿理念。家长的错误的育儿理念是影响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是由大部分私立幼儿园组成的,数量较多,而幼儿园园长及相关领导为保证生源,不得不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课程来满足家长的要求和意愿,即学习大量文化知识,所以绝大部分幼儿园除本园特色课程外,其余课程通通偏向“小学化”。由图1可见,34.92%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学到尽可能多的文化课知识。

图1 家长对孩子在园的期望

统计显示65.08%的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最看中的是保育教育好,说明家长比较重视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然而高达34.92%的家长最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内容与对学习的掌握程度,对于学前教育的科学认识不足,没有重视到甚至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而把学习的文化课知识看的比较重要,致使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日趋严重。

(三)师资资源配置失衡,农村幼儿教师待遇相对较低,保障体制不健全且培训机会稀少。首先,幼儿教师师资短缺。因幼儿教师工作量较大,既要对孩子进行教育教学,又要对其在园生活进行照料,负担较重,且极易出现职业倦怠,大部分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都不会选择该职业作为长久职业。幼儿教师数量少而需求量又极大,如在小班中,二胎新政策全面放开后,新入园的孩子数量极多,而且小班孩子生活不能全部自理,大部分时候都需要老师照顾,在被调研幼儿园小班仅配有4 名教师,所以幼儿园教师师资短缺是重大问题之一。其次,师资队伍不够稳定。在被调研的幼儿园,教师大部分是外来人口,除主班教师外,其余教师几乎不被家长完全认可,而且认为其他老师只是照顾孩子,除此之外工资标准较低。除主班教师外,其他教师年收入在18000 元左右,而且没有寒暑假,全年除正常双休和法定节假日外,只有四周轮休,且休息时没有工资,与城市公办幼儿园相比,农村幼儿教师不仅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有待进一步提升。大部分教师会认为付出与收入不成正相关,故选择放弃该项工作改行或进一步努力进入公办幼儿园。由此导致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流动性大且不稳定。再次,学历层次偏低。由图2可见,被调查幼儿园的30 名教师中,初中学历4 人,中专学历8 人,大专学历4人,幼师学校毕业8人,大学本科6人(访谈中可知其中6 名本科生均为实习生,并无留园打算),其中初中和中专学历占大多数。而且没有受过正规和全面的学前知识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和教育方式相对经验不足。

图2 幼儿园教师学历统计

虽然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但一定要建立在科学育儿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教委明确规定,园长与幼儿教师均应具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程度(包括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或通过考核;其中保育员应具有初中毕业程度,并受过专业的、正规的幼儿教育职业培训。被调研幼儿教师中仅有26.67%的教师是职业学校幼师专业,她们较早结束学业,进入职业学校,有较多教学经验;33.33%的教师具大专及以上学历(包括6名实习教师),在幼儿园中已经算是较高学历,而她们有较高的职业理想,不愿在幼儿园中一直工作,所以并无留园打算;其余大部分教师是初中及中专学历,所以导致整体学历水平较低的现象。其中还有很多工作两年以上的“未成年教师”,她们未受过完整教育体系的教育,未形成完整的、端正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她们与孩子朝夕相处,容易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图3 教师工资水平统计

最后,教师待遇较低并无社会保障。因所调研幼儿园为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工资水平较低,并且没有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大多存在于城镇或公办幼儿园,农村幼儿园极少被覆盖。调查情况如图3,主班教师工资在3000-3500元,配班教师薪水在2000元左右,而生活保育师的薪水仅在1000-1600 元之间,可见农村幼儿教师社会保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健全。近几年,由于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幼儿教师的工作和福利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大部分教师仍会选择转行或进一步考入国家公办幼儿园。

(四)教学内容设置存在偏差,教学内容相对不规范,教学方法相对滞后。首先,教学内容相对不规范。对被调研幼儿园课程表进行了解,可知幼儿园课程丰富多彩,实则不然。幼儿园课程除拼音、数学、国学、数学智力活动、早阅外,还分为精品班和普通班,也就是说,只有部分家长为孩子投资选择精品课程,即有美术、电子琴、轮滑等课程。而其余家长仍极重视趋向小学化的基础课程,而且在上精品课程时,其他孩子也要上课,这样造成了孩子课程进度不一样,这一现象也使很多家长放弃精品课程,使孩子课程单一,进一步趋向小学化,而丰富多彩的课程只有越来越少的孩子。幼儿园所处的幼儿期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关键,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而被调研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相对不规范,教育教学内容过于复杂,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严重制约和影响幼儿的发展和快乐的成长。其次,教学方法相对不科学。在调查过程中不难发现,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教师讲幼儿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及包括汉字、数学、拼音等偏向小学化的教学方式,不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现存水平,同时也忽视了孩子们自身的兴趣及需要,使他们缺少了童年应有的童趣与天真。很多教育心理学家也明确指出,“小学化”也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而且过早的书写也不利于孩子的生理发展,学前儿童的小肌肉尚未发展成熟,难以控笔,一旦形成习惯就难以纠正。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政府资源配置:政府对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视度较低,财政投入较少,并且在监管制度环节还较薄弱。

2.家庭资源投入:农村幼儿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观念是影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大部分家长教育孩子的观念就是让孩子生活好、学习更多的文化课知识。

3.教师资源分布:农村幼儿教师师资水平较低,学历集中在中专和大专两个层次,且年龄都较小,没有社会保险的保障,并且农村幼儿教师得到的政府正规专业的教师培训机会也较少甚至没有。

4.课程资源设置:农村幼儿教师要提高课程设计理念,结合区域化和本土化发展的幼儿课程特色,结合现代化多媒体等改善教学方法,规范相应的教学内容。

(二)对策

1.财政投入:配置财政资源,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财政资源的投入。首先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国家、城市及乡镇合理投入财政资源,同时各类法律制度要健全,统筹谋划学前教育发展的同时兼顾区域性特色发展,将财政教育方面的投入向贫困农村的学前教育倾斜,增加贫困农村学前教育经费在教育总经费中的比例,同时增列贫困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专项基金,尽量满足幼儿入园的需求并降低离园率,建立全以政府力量为主体、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城乡学前教育补偿制度,保障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开展农村学前教育成本补偿,实行农村幼儿园弱势补偿。[13]公办园和民办园要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合理发展公办园的同时积极引导民办幼儿园向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学前教育主管部门积极与物价、财政部门相互协调,统筹“以质量预级别、据级别取费用、质费协调统一”的原则完备各级各类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的收费管理。其次,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发展规划的制定要统一谋划并兼顾区域特色,没有发展规划的指导,农村学前教育就没有学习的方向和发展的动力,满足于其现状,就会水平落后,进而要做出科学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测标准,提出了适合区域特色的学前教育质量监测标准体系,[14]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2.家园共育:合理规划家园共育,培养家长的科学育儿理念和提升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能力。转变家长的育儿观念,只有家长与幼儿园共育、家长与幼儿园建立家园联系体制,教师用科学的观念来引导家长用正确的保育、教育方法育儿,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快乐的发展。而现在家长普遍的育儿观念都偏向“小学化”,希望孩子学到更多的文化课知识,以农村幼儿家长为甚。由于家长的此种观念,而幼儿园为保留生源,而不得不采用错误的育儿方法和观念,这样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及快乐成长,也不利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正向发展。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家长传统的育儿观念,才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前教育事业现处的尴尬现状及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3.师资培育:统筹农村幼儿园师资,吸引优秀幼儿教师流向农村幼儿园。首先,明确农村幼儿教师身份。农村幼儿教师的身份没有得到确认,其薪资水平、社会保障也没有办法得以实现。其次,改善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农村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都较低,没有职称评定和社会保障,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的待遇问题,使之与公办幼儿园教师具备同等权利,才能使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更加稳定。要提升农村幼教师资队伍的水平,完善师资补充和保障机制、优化幼儿教师中弱势群体扶助制度等路径,全面推进新时代学前教育的健康和科学发展。[15]政府部门出台普惠性幼儿园扶持政策,城市、乡村等公办园与民办园要同工同酬,并在同等条件下对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客观性的各类公益补助,以丰厚的待遇吸引优秀教师,以全方位的服务留住幼儿园教师,促进公办民办幼儿园教师整体质量提升,提高农村普惠性公益性学前教育的覆盖率。

图4 教师参加培训形式统计

最后,增加幼儿教师培训机会。也正如图4所示,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机会极少,只有园内组织的少数的简易上岗培训比例为96.67%,而被调研幼儿园中只有18名教师与幼儿园签订劳动合同,其他大部分教师均未签订合同,可见因教师队伍流动性大,师资并不固定。教师所参加的培训大多为幼儿园自行组织的和提供的园本在职培训,有极少的教师会选择培训机构进行自修培训,而园内只有一名教师参与过政府或教育局组织的大型的教师培训及参观,其余教师参与的次数均为0。而大部分新入职教师希望通过培训来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老教师也希望通过培训进行教学交流和学习新的东西,当她们的意愿得不到满足时,她们就易产生不满情绪,进而选择其他幼儿园,这样恶性循环,使得民幼儿园师资流动性进一步加大,对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只有保证农村民办教师的培训机会,以此作为突破口,来改善教师待遇不公问题,才能解决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诸多问题。

4.教学设置:规范幼儿园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并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规范教育教学设置。幼儿园教育是孩子一生的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幼儿园在设置课程时,不应设置过度的偏向小学化的文化课程。在课程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儿童的成长特点、儿童的兴趣、以及儿童是否可获得有益的经验。同时还丰富幼儿课程的内容及种类,在调查过程中不难发现,幼儿课程多以如汉字、数学、英语等文化类课程;如舞蹈、绘画、唱歌、电子琴等艺术类课程,而有助于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生活类课程却极少,甚至没有设置。农村幼儿园更应利用其优势,充分利用园所所处的环境,带领孩子们到大山中、树林中、农田中寻找快乐,开阔眼界;还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并记录每天的朝阳、夕阳,观察一颗小草、一片树叶的一生;还可以带领幼儿自己动手播种、养花或饲养小动物,以此可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也可以从活动中培养儿童的责任心,让儿童从中感受成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其次,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在调查过程中可知,幼儿园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即教师讲幼儿学的传统育儿方法。这种方法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这样致使教育教学内容不能充分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孩子注意力没有办法很好的集中,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同时此种教学方法也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应采用多种方式,如舞蹈、故事、游戏、表演等方式,以及制作玩教具或引导幼儿自发主动探索。同时公办园和民办园要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区域化、本土化的农村幼儿园实际状况,实施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富有特色的制定幼儿园建设计划及教学内容,建设现代化信息化的幼儿园教学资源数据库,逐步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偏远农村倾斜特别是农村中的民办幼儿园,促进农村幼儿园健康、和谐及有序的发展。

为了实现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保证农村幼儿园能够公平地接受教育,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同时还可以积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学前教育发展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最终促进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幼儿园家长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