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度假酒店与民宿研究比较述评

2019-04-17 10:25高子梦王力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民宿

高子梦 王力

摘 要:基于Bicomb2.01、Ucinet6、SPSS25.0、Gephi0.8.2软件,将CNKI作为数据源,借助可视化分析法,以国内近20年度假酒店和民宿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评述。研究发现,这两大领域的研究存在研究方法单一、关注地区局限、研究内容空缺、发文作者实力薄弱、来源期刊水平一般等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创新研究方法、扩大研究范围、丰富研究内容、培养高产作者、增加高水平期刊发文量。

关键词:度假酒店;民宿;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6-0026-05

在旅游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变化中,住宿设置作为旅游需求中的刚性需求,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消费热点,快速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其相关研究成果也逐渐丰富。在大量的文献数据中,找到研究中心的核心信息,理顺研究发展历程,识别活跃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思路[1]。本文通过文献计量以及可视化分析手段,分析近20年的研究成果,尝试通过寻找研究度假酒店和民宿的核心信息,理顺两大领域的研究历程,为学者了解过去的研究成果提供数据依据,使之能够在研究过程中准确把握研究热点,并找到研究切入点。

一、度假酒店与民宿的概念

度假型酒店通常是指以休闲度假游客为主要客源,开设在大型城市周边或是风景优美的地方,满足宾客旅游、休闲、度假、疗养以及会议、婚庆等需求的一种新型饭店[2]。民宿是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居民对自身闲置住宅资源的使用,为游客提供家庭式的住宿设施,并亲身参与游客的旅游活动,从而让其更好地体验当地的自然、文化、生产和生活方式[3]。

度假酒店与民宿的共同之处在于均可为旅游者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但前者多发展于大型城市周边或是风景优美的地方,所提供的服务多样化、专业化,除能提供住宿和餐饮外,还能提供康健娱乐、会议设施等服务;后者多发展于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以及城市周边、乡村等,一般也只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与度假酒店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当地自然资源与文化特点结合在服务中,提供的服务更富有趣味性、乡土味与人情味[4]。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源自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采用高级检索方式,年限设定为1988—2018年,主题分别设定为“度假酒店”以及“民宿”,剔除书评、会议论文、编辑社论和广告等非学术性文献后,分别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献351篇、1 582篇。

(二)数据处理

可视化分析综合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图像等技术,将采集的不可见或难以显示的数据设为可感知的图形或符号等,其目的是以更直观的方式洞悉蕴含在数据中的现象和规律[5]。利用Gephi0.8.2对高频关键词的频次、来源期刊进行分析,运行Ucinet6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共现网络分析,通过SPSS25.0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绘制热点主题战略坐标。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发文量比较

“度假酒店”和“民宿”近20年发文量趋势如图1、图2所示,对比发现两个主题呈现完全不同的发文趋势,“民宿”为主题的文献量要远多于“度假酒店”为主题的文献量。度假酒店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1998—2002年的起步阶段,学者开始关注但发文量很少。(2)2003—2008年的迅速增长阶段,伴随2003年度假酒店建设的兴起,研究数量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尤其是2007年开始迅猛增长,2008年达到峰值,这与国家实施以精品化、主题化为重点,大力发展主题度假酒店的政策推动有很大关系。(3)2008年以后的波动下降阶段,尤其是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后,抑制了不合理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使度假酒店发展放缓。民宿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1998—2014年的起步阶段,研究数量很少。(2)2015年之后的迅猛增长阶段,到2018年年发文量接近1 000篇。这主要得益于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1月发[2015]85号文首次提出了积极发展民宿客栈,使民宿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中令人瞩目的焦点,客观上促进了相关学术研究。整体上,我国对“度假酒店”的研究早于“民宿”的研究,以“民宿”为主题的研究虽然起步晚,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热点确定

对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可明确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6]。高频关键词可以根据齐普夫第二定律(T=■I1/2(其中, T 为高频词和低频词的分界频次,I1是频次为1的关键词的数量)进行提取[7]。根据该定律计算得出,“度假酒店”頻次大于等于21的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共 15个(如图3);“民宿”频次大于等于41的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共30个(如图4)。

图3 “民宿”高频关键词频次统计图谱

图4 “度假酒店”高频关键词频次统计图谱

对比图3和图4可以发现:(1)高频关键词涉及不同地区,对“度假酒店”的研究更多的关注海南省,尤其对三亚市的研究最多,对“民宿”的研究比较关注浙江、台湾地区,尤其是浙江的莫干山关注最多。(2)二者的高频关键词有重叠部分,如设计、文化和旅游等。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术界住宿设置的研究不是只停留在经营管理等方面,越来越关注与文化的结合和设计的美感。(3)从高频关键词的个数以及出现的频次可以看出,学者关于“民宿”的研究议题要远多于对“度假酒店”的研究。

运行 Ucinet6 分别绘制以“度假酒店”和“民宿”为主题的文献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如图 5、图6)。图5由 15 个节点及相互间的连线构成,图6由 30 个节点及相互间的连线构成,图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越大,反映这个节点所代表的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共同出现在一篇文献中的次数越多。

图5 度假酒店”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图6 “民宿”高频关键词网络共现图谱

分析可以得出两点结论:(1)关键词节点大小不同,有的节点大一些,有的节点小一些。节点越大,表明该节点代表的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的次数越多;节点越小,表明该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的次数越少。(2)关键词所处位置不同,有的位于网络中心,有的位于网络边缘。位于中心位置的关键词的受关注度比较高,位于网络边缘的关键词的受关注度比较低。关键词的分布特征表明,我国对度假酒店和民宿的研究均表现出聚焦性弱的特点,出现频次最多的关键词,如度假酒店中的山地建筑、海南、设计,以及民宿中的改造、设计师、共享经济、台湾等都处于网络的边缘位置,说明尽管这些关键词虽然出现频次较多,但受关注度较低。另外,通过图5、图6也可以发现我国对度假酒店和民宿的研究都表现出较强的连续性,如对度假酒店设计的研究就包括了对空间设计、建筑设计、山体建筑以及不同地区建筑设计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分析

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只表征研究热点外在的显性特征,其内在的潜在关系还需通过共词聚类分析后显现[8]。共词聚类分析指将关系密切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归类,达到挖掘隐含信息的目的。通过运行Ucinet6 中的 Non-metric MDS 程序可以绘制高频关键词聚类图谱(如图7、图8)。

图7 “度假酒店”高频关键词聚类图谱

图8 “民宿”高频关键词聚类图谱

由图7可见,1998—2018年学者对于度假型酒店的研究比较注重对供给方的研究,具体方面包括度假型酒店的经营管理、营销策略、建筑设计等方面,另外还有一些文章将度假型酒店与旅游景区相结合。大多数研究的目的集中于通过研究发现酒店的经营发展中的优势、劣势、风险、机会等,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或者建议,以使得酒店能够经营得更加科学合理,从而增加盈利,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由图8可见,1998—2018年学者对于民宿的研究基本可以归类为供给方研究以及民宿发展相关背景研究。从供给方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宿的改造设计、营销策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经营管理等方面。从民宿与乡村旅游、共享经济等的关系来看,学者们往往将民宿的发展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或者经济背景以及旅游业的发展相结合来分析民宿的发展状况。此外,学者对于台湾地区、日本,以及大陆的浙江莫干山等区域的民宿关注度较高。

除此之外,笔者尝试将酒店与民宿放在一起进行检索,通过筛选,发现只有六篇文章是同时研究酒店与民宿的。可见,一方面学者关于酒店和民宿的对比的研究相对较少,亟须对酒店和民宿进行细致化、程序化的对比分析;另一方面,无论是对度假酒店的研究還是对民宿的研究,学者多从供给方入手,主要探讨住宿设置的经营管理、营销策略、建筑设计等方面,而作为住宿设置最终体验者的住客,在学术界并未受到充分的重视;酒店员工作为酒店工作的承担者,相关研究也寥寥无几。

(四)热点聚类

对图7和图8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对“度假酒店”和“民宿”的研究均呈现出“矩阵”的特征。

图9 我国度假酒店研究“矩阵”图

图10 我国民宿研究“矩阵”图

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发现以“度假酒店”和“民宿”为主题的文献的高频关键词均可以大致分为四大类:(1)二者都比较关注住宿设施的设计研究,只不过以“度假酒店”为主题的文献多从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三个层面入手;以“民宿”为主题的文献更关注设计师、建筑师以及民宿改造的研究。(2)无论是对度假酒店还是对民宿的研究很多都是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研究特定案例得出“度假酒店”或“民宿”发展的启示,或利用酒店发展的相关理论,结合不同住宿设施的特点,得出部分酒店发展的对策或方式。从空间上看,进行不同地区酒店的比较分析研究。首先能在“点”上呈现不同酒店的发展特点,其次能在“线”上把握不同类型的酒店发展的基准线和变更线,最后还能在“面”上客观公正地揭示不同类型酒店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分析研究,可以找到我国不同类型住宿设施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找出规律,完善制度规定,形成住宿设施发展的长效机制。(3)关于度假酒店的研究还比较关注住宿设置的特色研究。一方面,研究者在研究度假酒店时往往将其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关注度假酒店应如何设计才能体现当地的文化特征。(4)关于民宿的研究,研究者比较关注民宿发展的相关背景以及民宿经营管理的研究。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的呼声从不同的层面推动民宿作为一个行业又体现出了“中国特色”[9]。由于民宿是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的呼声的推动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因此研究者对关于民宿相关发展背景比较关注也就理所应当。另外,民宿是在近几年才迅速发展壮大的,其迅速发展的趋势与市场缺乏经营管理经验的矛盾要求学者加强对民宿经营管理方面的关注。

(五)作者分析

对高产作者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研究该领域的高水平作者。根据普赖斯定律[9],对研究度假酒店和民宿的作者进行统计,发现以“度假酒店”和以“民宿”为主题的研究均未产生高产作者群,对度假酒店的研究没有高产作者,对民宿的研究仅有四位高产作者。因此,本文将分别以各个领域发文量排名前十位的作者作为分析对象。

表1            我国“度假酒店”发文量前十位的作者

表2               我国“民宿”发文量前十位的作者

表1显示,以王兴田、杨韫为代表的10位作者的发文量在3篇以上,是我国度假酒店方面研究的高频作者。表2显示,以陈永慧、徐强、杨勇、张杰为代表的10位作者的发文量在4篇及以上,是我国民宿方面研究的高频作者,为我国的度假酒店和民宿的研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根据洛卡特定律[10],当发文量为1篇的作者数低于所有作者数的60%时,会形成核心作者群。在我国度假酒店研究领域,发文量为1篇的作者有476位,占全部作者人数的91.9%,高于洛卡特定律值60%,说明我国度假酒店研究领域还未出现核心作者群。在我国民宿研究领域,发文量为1篇的作者有2 001位,占全部作者人数的88.89%,同样高于洛卡特定律值60%,说明我国民宿研究领域也还未出现核心作者群。

(六)来源期刊

运用Gephi0.8.2对来源期刊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知识图谱。

图11 “度假酒店”来源期刊知识图谱

图12 “民宿”来源期刊知识图谱

图11显示,载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共发文103篇,占总数的29.34%。可见,这10份期刊是我国度假酒店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期刊。其中,《城市建筑》《山西建筑》和《中外建筑》《旅游纵览(下半月)》刊载文献量分别达到10篇以上,是我国度假酒店领域比较具有权威的刊物。

图12显示,载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共发文342篇,占总数的22.45%。可见,这10份期刊是我国民宿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期刊。其中,《旅游纵览(下半月)》、《安家》、《新农村》、《宁波通讯》刊载文献量分别达到30篇以上,是我国民宿领域比较具有权威的刊物。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分别对以“度假酒店”和“民宿”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研究方法。度假酒店和民宿的研究多数以案例为主,通过个别酒店或民宿的发展得出住宿设置发展的启示,或利用酒店发展相关理论,结合不同住宿类型的特点,得出发展度假酒店或民宿的对策或方法。

关注地区。从研究区域来看,无论是对度假酒店的研究还是对民宿的研究都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即对度假酒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南省,对民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这很难代表我国住宿设置发展的整体情况。

研究内容。在两大领域的研究内容上都存在很大的空缺。一方面,学者关于酒店和民宿的对比的研究相对较少,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对不同类型住宿设施的特点知之甚少,亟须对酒店和民宿进行细致化程序化的对比分析;另一方面,无论是对度假酒店的研究还是对民宿的研究,学者多从供给方入手,主要探讨住宿设置的经营管理、营销策略、建筑设计等方面,而作为住宿设置最终体验者的住客,在学术界并未受到充分的重视。此外,酒店员工作为酒店工作的承担者,其研究也寥寥无几。

发文作者。研究发现我国关于度假酒店和民宿的研究尚未形成高产作者群,这表明国内专注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者甚少。对合作作者进行研究发现,作者之间并没有产生合作关系。

来源期刊。分析可视化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无论是关于度假酒店的研究,还是关于民宿的研究的文献,多出现于一般期刊,这一方面表明核心期刊对住宿设置的关注度较低,另一方面也表明关于住宿设置的文献研究深度不够、文献质量较低。

根据本文所获得结论,对度假酒店和民宿的研究提出以下展望:

创新研究方法。目前对于度假酒店和民宿的研究大多采取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仅涉及住客或者员工满意度,会用到少量的问卷分析法。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学习借鉴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加强定量研究,将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相結合,使得研究内容更具有深度和系统性。在研究设计过程中灵活运用恰当的研究方法,会使得关于度假酒店和民宿的研究都能够更加深入和具体。

扩大研究范围。在今后的研究中,学者不仅需要关注发展状况较好的案例地,还应同时关注具有发展条件但未获得充分发展的地区。一方面,通过对成功案例地的研究获得发展经验;另一方面,深入了解具有发展条件地区的实际情况,借助成功经验,对其进行发展,以期推动我国住宿设置能够更好更快发展。

丰富研究内容。度假酒店和民宿的研究内容上都需要查漏补缺,二者目前的研究都存在很多空缺。一方面,学者可以对度假酒店和民宿进行细致化、程序化的对比分析;另一方面,学者在研究视角上不仅要关注供给方的研究,而且还需要尽可能从住客视角、员工视角、当地居民视角等不同的视角关注不同主体的诉求差异,从而促进住宿产品和产业的发展。

培养高产作者。“没有一批高水平的作者是很难支撑整个学科发展的。”[11]因此,研究者需要提高对住宿设置研究的重视程度,形成专注于这一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群。另外,考虑到当前关于度假酒店和民宿的两大领域的研究力量都还比较薄弱,交流合作较少,尚未形成高产合作作者群,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注重跨学科、跨单位、跨领域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加强不同学科体系和理论的合作交流。例如,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跨学科的合作,构建更大的学术交流平台。

增加高水平期刊发文量。对度假酒店和民宿研究都需要增加深度、提高文献质量,学者应多尝试向核心期刊投稿。另一方面,核心期刊也应该增加关于住宿设置研究的关注度,鼓励学者投稿。

参考文献:

[1]  许金富,陈海春.我国体育旅游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9,37(3):27-33.

[2]  陈祎.环上海区域度假酒店经营策略分析——以苏州太仓玫瑰庄园酒店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7,(S1):171.

[3]  章艺,吴健芬.LB/T 065-2017《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J].标准生活,2017,(9):40-43.

[4]  胡敏.乡村民宿经营管理核心资源分析[J].旅游学刊,2007,(9):64-69.

[5]  刘婷.教育技术学知识图谱的构建[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6]  陈为,等.数据可视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1.

[7]  熊华军,李倩.近十年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以《比较教育研究》载文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5,37(10):26-32.

[8]  皇甫青红,幸娅.国际上用户满意领域研究热点分析[J].情报杂志,2013,(8):120-124.

[9]  汪燕明,乔卫阳.基于国家公园建设环境下的民宿发展初探——以浙江省开化县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J].华东森林经理,2017,(4):56-60.

[10]  何超.我国管理科学学科演进的知识图谱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11]  张秋.SSCI收录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基于JCR网络版(2003)的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6,(3):127-130.

[12]  姜春林,张春博,胡志刚.回眸与展望:《中国行政管理》文献计量分析——基于CSSCI(1998-2009)数据[J].中国行政管理,2010,(8):16-20.

[13]  熊华军,冯梅.近十年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可视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6,(2):23-29.

猜你喜欢
可视化分析民宿
民宿体验官:没有比每天在不同地方醒来更酷的事
民宿生态,大考中加速洗牌
周边赋能
北京门头沟民宿青山秀水里的文化“拼盘”
你是民宿达人吗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声波吹灰技术在SCR中的应用研究
可视化分析技术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应用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