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飞 王建平
摘 要: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较为严重。分析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农村教师工作单调、获得感不强、晋升空间狭小、社会地位低下等。为了减少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需要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与待遇、拓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优化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等。
关键词:农村教师;职业倦怠;农村教育;职业信念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1-15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7-0103-03
一、引言
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在于培育一批热爱农村教育、敬业精神强、有职业幸福感而且乐于奉献的“灵魂工程师”。只有来自职业的愉快感受和成就体验才是工作动力的不竭源泉,也是促使他们专业成长与点亮教育未来的希望所在。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明确指出:“当前乡村教师队伍面临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制约了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教师问题是教育领域最核心的问题,教师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度和全面发展。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相对较低,工作环境与人际氛围相对较差,从而导致“职业倦怠”的现象较为严重。“职业倦怠”极大地影响了个体的心理健康,损害了个体的专业情意,阻碍了个体的职业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此现象进行深入探讨。
二、“职业倦怠”释义
美国学者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提出了职业倦怠(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初被用来描述医护工作人员身心疲惫的状态。Maslach和Jackson从综合的角度对职业倦怠进行了定义,认为职业倦怠具有三个维度,是“在服务行业中,个体的一种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该定义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认同与青睐,在诸多文献中被广泛地引用。
我国学者刘维良认为“职业倦怠是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杨秀玉等人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付工作中的挫折所经历的身心疲惫的状态。
由上可知,对职业倦怠的理解,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对来自职业压力的一种心理无助、困乏与疲倦,一是个体对职业的情意消退、动力凝滞与低成就感。这两个方面不可完全分割,彼此有机联系。
现代教育论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应对并成功缓解工作压力时的一种不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的压力环境中所产生的负面情绪,对工作任务的躲避、畏难和情感的枯竭,以及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症状,如容易愤怒、焦躁、沮丧和颓靡等。这些消极的态度和行为将导致教师对教育工作欠缺动力和兴趣,对待工作得过且过,在内心对教育产生厌倦和感到精疲力竭,从而致使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工作质量下降。本文所论述的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主要指涉的是这种消极的态度和行为,即农村教师对教育工作缺乏热情、疲于应付、得过且过的职业状态。
三、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
教育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课题组对全国22个省区、47县市的共3万余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许多地区农村教师工作常感到力不从心,低效或无效,他们不再有探索的热情和活力,很少投入精力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笔者通过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访谈调研,总结得知:男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比女性要较为严重;中年及以上教师对学生和工作产生麻木感,职业倦怠较为严重;高学历(本科及以上)教师相对低学历教师(专科及以下)的职业倦怠感也较为严重;等等。同时,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新进年轻教师在农村工作三五年后,也滋生出一定的职业倦怠心理,这主要是农村文化环境的闭塞落后引起的一种心理投射;还有“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言傳身教”的影响,使他们的职业理想、职业情怀受挫,引起了职业倦怠。
总体说来,农村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如下:
第一,认知动力枯竭。表现为教师满足于既有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缺乏知识更新的动机与勇气,吃老本,走老路,难以适应学校变革和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要求,进而对工作缺乏动力和积极性,有种得过且过、虚度光阴的心理趋向。这种现象在一些中老年农村教师身上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对教育教学改革有种抱残守缺的心理,习惯于按照陈旧的教学套路与方法应付了事,无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和煦春风,这主要源自他们内心认知动力的缺失。
第二,去个性化。表现为工作的激情已退却,教师将职业完全当成一个谋生的工具,对学生采取漠视和疏远的态度,以一种消极的情感态度对待学生,甚至将学生视为一个没有生命的机器人。不能不指出,教育源自爱,对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对同事的友爱,这是搞好教育的基础保证。“去个性化”的职业气质与心理显然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不利于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第三,创造性缺失。教育是一种饱含创造性的事业,因为教育面对的是人,人是灵性各异、资质有别的,同时教育情境的创设、教学方法的设计、教育问题的处理等都需要创造性的激发。但在职业倦怠心理驱使下,他们对待工作基本上是按照以往的经验行事,或者说做事完全凭感觉,缺乏前瞻性与创造性,缺乏开拓与探究意识,应付了事,敷衍塞责。他们对上级分派的工作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亦步亦趋,缺乏责任心与应有的主体创造精神。
第四,低成就感。成就感是维系教师职业热情与动力的不可缺少的支持力量,是推动职业成长的动力。但在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不利影响下,他们丝毫感觉不到工作的乐趣,似乎学生的成长与本人无关,学校的发展也与自己关系不大。工作的过程不再是愉悦与享受,而是不得不度过的艰难时光。体验不到教师称号带给自己的荣誉与尊严,而在与其他同事或熟人的比较中更是增添了诸多的失落与烦恼。
第五,身心疲惫。农村中小学教师课程教学任务繁重,环境与待遇较差。农村学生家庭教育普遍较弱,有的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对教师的工作支持不够,甚至不能理解,难以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通过多年的职业经历之后,付出与获得的荣誉不相匹配,精神方面的激励较少。然而教师的身体能量被过度耗尽,感到精力不济,身心俱疲。
四、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农村教师职业倦怠与主观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如教师的知识技能与专业素养的不足,性格缺陷等,在此不做深入的探究。这里主要谈谈客观方面的影响因素。
第一,教师工作单调,娱乐生活贫乏。农村教师生存与工作环境相对狭小,人际交往面很窄,每天的工作又较为单调、机械、重复,除了上课就是看作业,组成了办公室—教室之间的“两点一线”的简单生活。由于农村学校地处偏僻,娱乐文化设施较为缺乏,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公园之类的基本没有,教师们平常下课后只能玩玩手机,和同事聊天、打打牌来放松与释放压力。众多教师表示,工作与娱乐生活的单一性使他们感到枯燥无味,逐渐使他们丧失了激情与新鲜感,沉溺于庸常的俗世生活,精神追求日渐消遁无形。继而也厌倦了这种单调生活,但似乎又找不到出路和方向。
第二,教师工作获得感不强,幸福指数较低。大部分教师在农村一待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尽管也有青春年少时的鸿鹄之志,但由于环境与条件的限制,大都难以实现。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较差,生源较弱,办学理念落后,个人的教育理想往往与现实抵牾。想调入城镇学校,但竞争很是激烈,而且还掺杂其他人为的因素,希望渺茫。所以,农村教师在物质待遇不高、获得感不强的情形下,养成了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工作中难以体验愉快的享受与精神的回报,成就感明显欠缺,影响了他们对教育生活的幸福感受,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专业成长。
第三,教师地位和福利得不到保障,城乡差别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农村教师的个人待遇方面有所改善,近年来有农村教师的专项补贴,但农村教师整体收入水平还是偏低,所以农村教师的地位与形象在现实中难言崇高。加之稍有条件的家庭都将孩子送往城镇中小学就读,对农村学校不屑一顾,自然对农村教师也持有鄙薄的态度。与城市中小学教师相比,城镇教师受尊敬的程度普遍要高,尊师重教的氛围要强,人际关系交往面要广。由于城镇学校自身基础条件要好,筹措资金的渠道要多,造血功能更充分,生活福利更有保障,教师所享有的社会地位自然也要高些。在社会地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相伴而生。
第四,教师的晋升空间相对狭小。对于任何一个社会个体来说,职业发展空间非常重要,它是个体专业成长的动力。具体来说,教师的社会荣誉与职务职称是个体专业发展的表征,是其放飞理想、实现自我的有力手段。但农村教师获得各种机会与荣誉的机会比城市学校教师要少,社会支持明显不足。如在职称评比中,农村学校教师能够评上高级职称(中学高级)的寥若晨星,绝大部分教师停留于中级或以下水平。因为在同一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下,农村教师显然是处境不利的,无法与城市教师一对一地竞争,他们本来就存在先天不足。现在各省推行的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的评审,对农村教师来说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画饼”。在各种个人或集体荣誉的评比、奖励中,农村学校往往受到的“关照”非常少,从而无法对农村教师构成有效的激励。在各种荣誉及晋升的台阶成为一种难以企及的稀缺资源时,农村教师的发展必然受限,他们便过早放弃了对这些资源的追逐而陷入平庸化的教学生活,职业倦怠如影随形。
第五,教育对象复杂化,教师权益欠保护。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日渐增多。因为留守儿童多半是隔代在照看、抚养,或者寄养在亲戚或熟人家里,他们在行使照管孩子生命安全任务的同时,教育引导、道德教化等方面却不容乐观。他们或者无暇顾及,或者这方面的意识淡薄,又或者无能为力。部分农村家长受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对孩子本来就不抱有任何希望,仅仅是完成国家政策规定下的九年义务教育,所以与教师的沟通、联系较少,继而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的教育方式、管理手段并不支持与配合。受家长或监护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求学动机与学习意愿下降,学习风气也日渐减退。因此,在多种因素的掺和下,教育对象变得复杂化、不可教化,教师善良的、本真的、美好的教育設想往往受挫。更有甚者,学生校园暴力、违规、顶撞师长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在师生出现矛盾或突发教育事件时,舆论谴责的一般是教师,教师成为“弱势群体”。所以,在农村教育环境下,教师的基本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甚至教师的人格尊严也时常受到破坏,教师的职业倦怠挥之不去。
五、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防范对策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各类职业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但在农村教师这一特殊群体中情况似乎更为严重,这不能不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有识之士的注意。如何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与待遇,如何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如何激发农村教师对于教育的热情,克服职业倦怠引起的不良影响,这是我们需要加以认真思考的。
第一,提高农村教师地位与福利待遇,增强教师的获得感与成就感。提高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是解决教师产生职业倦怠问题的有效途径。总体说来,目前农村教师收入状况与获得感较差,得到的支持渠道不多,与城市教师相比处于劣势。为了改变现状,在评选教师荣誉时,应适当放宽条件,向乡村教师倾斜;设立农村教师特殊荣誉制度,凡在农村学校工作20年、30年以上的教师给予专门荣誉称号;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立专项资金,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将社会对教育的捐助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向农村流动,增强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第二,拓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与途径。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手段。因为随着专业素养的提高,教育的眼界不断扩大,教师对教育的理想与热情也会提升。所以,应该给农村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走出去,利用校外资源对教师进行不同形式的专业培训,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素质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能力,适应新时代对教师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同时,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过程中,要给予农村教师更多的政策支持,使得教师能够乐观地面对工作压力,妥善地处理教育问题,从而有效增加教师的从业自信心、工作积极性,避免或者减少职业倦怠的产生。
第三,优化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办学条件的好坏关系到育人质量,关系到学校的文化建设,同时关系到教师对学校的认同乃至职业自信。较好的办学条件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教育热情,有利于培育从教者的职业理想。虽然办学条件对学校发展来说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的现实与教师的职业倦怠有着一定的关联。所以,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学生宿舍、田径场、教学设施、学校绿化等。学校在优化办学条件的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特色兴校,质量强校,感情留校,不断提高农村教育整体水平,让农村教师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事业追求。
第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村教师职业信念。在农村走向城镇化的过程中,乡村文化的失落与失守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从而形成一种事实上的乡村危机。“社会需要文化的支撑,教育更加如此。一种教育必然需要相应文化背景的全面滋养,需要本土文化悉心呵护。”只有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绽放乡村文化的美丽芳香,培育真正能扎根乡村社会、有远见、有爱心的教师,“他们在开启乡村少年知识视界的同时,能充分引导乡村孩子理解乡村,亲近他们当下生活的世界”。
六、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教师自身需与当下的世界亲近、融合,筑牢职业信念,怀揣教育理想,使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成为志业,这才是乡村教育的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Freudenberger HJ. Staff Burnout[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3):159-165.
[2] Maslach,Job burnou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J]. Annual,2001:397-422.
[3]刘维良.教师心理卫生[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1999.
[4]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56.
[5]张传学,李皓瑜.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6):67-68.
[6]赵 波.大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4.
[7]刘铁芳.乡村文化的危机[J].中国老区建设,2006(12):24-25.
[8]梁芸芳,刘 丽.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S2):85-86.
[9]张昌勋.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缓解对策[J].鸡西大学学报,2012(11):5-6,11.
[10]柳丽娜,李宜江.亚里士多德主义原则视角下农村教师职业倦怠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4):26-30.
[11]黄建红.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干预对策——基于广西农村小学教师的调查[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5(6):147-152.
[12]李昕光.農村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教学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5.
[13]桑青松,黄卫明.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0):1260-1261.
[14]刘 磊,傅维利,董光恒.关于“新课改”中教师压力的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3):64-68.
[15]吴良根.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2008(3):4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