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共党员发展标准体系的构建初探

2019-04-17 05:29赵国光陈丽宇孙增娟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期
关键词:标准体系构建

赵国光 陈丽宇 孙增娟

摘要:新形势下,国家教育部与各高校对学生党建工作更加重视,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在程序上基本符合要求,但在质量上标准要求不统一不具体,致使发展的学生党员质量层次不齐,影响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功能与学生党员先进示范作用的发挥。文章将通过探索构建大学生中共党员①发展标准体系,以期提高支部发展的学生党员质量,凸显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所蕴含的育人功能,从而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风建设,为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關键词:中共党员发展;标准体系;构建

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典型先进代表,是党组织未来的接班人,其质量关系到党员队伍未来的发展水平,因此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意义重大。建立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标准体系,可以充分调动在政治上要求进步的高校学生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促使政治立场坚定的高校学生在向组织靠拢的过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而引领全校大学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现状及成因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发展党员工作基本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的指导下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在党员发展程序上认真落实培养、预审、公示、谈话、审批、接收和转正等要求,并能齐备、规范的建档学生党员档案材料。但是,高校在党员发展的工作中仍存在不足,首先,如何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没有具体措施,其次,在每个程序的标准上不够清晰,在综合考察发展对象的标准上不具体不统一,出现将学生党员发展转换为学生评优,或使得不符合党的发展要求的学生进入党组织从事投机活动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的健康生态,更为后期党组织的形象带来消极影响。其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队伍薄弱

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委员基本都由辅导员组成。辅导员所承担的工作非常繁杂,师生比例为1:200以上,辅导员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而学生党员发展中的谈话基本都由辅导员来完成,尤其是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一个月内,辅导员基本要谈话100人左右,不仅要掌握学生的入党动机与思想情况,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工作质量难得保障。

(二)学生党员发展的标准比较笼统

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学生考察其综合素质,择优选择,却没有具体的标准要求,致使基层党组织列举一些挂科、违纪不发展,党课培训不合格不发展等粗略的负面清单条件,却没有突出择优的标准。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学生党员发展程序中宏观要求多,操作办法较少,定性描述较多,定量规定较少。

(三)宣传不到位

按照中共党员发展程序,自递交入党申请书发展成为正式党员至少需要2.5年的时间,因此阶段性很强。基层党组织也是按照阶段开展相应的工作,学生也是按照阶段性要求进行努力,缺少整个过程的规划,对于相应的党课培训与党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也没有长期的计划,忙于阶段性的学习。对于党员发展的标准,基层党组织认识模糊,学生没有清晰地努力目标。

二、学生党员发展标准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政治标准放首位

《中国共产党章程》在第五条规定,发展党员,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党员的质量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因此要把政治上立场坚定,掌握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路线方针政策,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坚持“四个自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学生吸收到党组织。

(二)全面性原则

标准体系的构建需要全体学生参与,构建的过程也是宣传培训的过程,要让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学生全面掌握加入党组织的整个程序与每个环节的标准要求,进而使学生明确目标;标准体系的构建需要全体党员参与,构建的过程也是党员们学习与掌握的过程,可以更好的履行联络人、介绍人的职责,更好的发挥监督作用;标准体系的构建需要全面,要将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综合素质考察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确保学生党员发展不是学业选优,不是特殊指定。

(三)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标准体系在公开的环境中构建,在民主汇总后集中,构建完毕后要向全体学生与党员公开,公开是公平公正的前提。标准不因人而设,而是根据集体的建议汇总,对于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学生根据立标进行对标,设定自己努力方向后达标,发展的全过程都会根据标准体系的内容进行负面清单排除并进行量化,再全体公示,让每个环节的推选名单根据分数从上而下等额产生,真正体现公平公正。

三、学生党员发展标准体系体系的构建内容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标准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负面清单与综合素质量化标准。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负面清单是党员发展各项规定中定性的要求,重点是思想政治素质与入党动机,负面清单实行一票否决制,体现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一)建立党员发展负面清单,强化政治标准

在学生党员发展程序中,违反《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列入负面清单,除此之外,有下面情况之一者,经党支部落实确实存在的,由党支部谈话,提出存在的问题,并终止其党员发展,在其彻底改正后,由党支部大会研究是否重新发展:(1)入党动机不端正的,培养联系人思想汇报和谈话内容提出意见,经支部了解情况后确认的;(2)在校园内或网络上散播不良言论者;(3)有违纪处分的;(4)在校期间有考试科目未通过的;(5)师生反映不符合入党条件且经党支部确认的;(6)在培养考察期内,未经党组织批准,擅自不参加学习培训或组织活动的。

(二)建立综合素质量化标准,严把中共党员质量关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综合素质量化标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包括综合测评成绩、竞赛获奖或荣誉、实践服务与志愿活动。

(1)综合测评成绩得分为基础分,满分100分,由学习成绩与德育分按照权重60%和40%组成,既体现高校学生以学业为主,又体现学生党员发展不以学业为要参考依据,德育为先。由于学习成绩有专业与年级的不同,因此采取班级排名转化为百分制的方式,班级排名第一的基础分为100分,第二至三名的基础分为97分,依次递减。

(2)竞赛获奖得分为加分项,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发挥兴趣特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将竞赛获奖分为教育主管部门竞赛、学会协会竟赛、校级荣誉三个层次,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竞赛个人国家一等奖加30分,个人国家二、三等奖和团体奖加25分,依次按5分递减;学会协会竞赛个人国家一等奖加25分,依次递减;校级荣誉加8分,累计不超过3项,最多加10分。

(3)实践服务与志愿活动得分为加分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学生会干部和班级干部方面,主席加25分,按照主席、主席团成员、部长和班长、班委和干事的次序递减5分。在其他服务方面,学生教官、新生接待、志愿服务与实践活动等方面按服务时间加分。当然,实践服务与志愿活动项目内的分项需要得到相应部门或师生的认可方可有效。

四、标准体系的实施保障

(一)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发展对象的培训与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要高度重视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刚转正正式党员的谈话,以及培养联系人与入党介绍人对所负责学生的谈话,切实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要重视在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与发展对象确定时的群团推优,把握学生的现实表现情况与先锋示范作用;要重视发展过程中的公示,让全体师生共同监督。

(二)加强宣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综合素质量化标准构建与公示的过程也是全面宣传的过程。宣传从新生开始,在新生的始业教育中,学生支部宣传委员进行专题讲解,使想加入党组织的学生有所为,有所不为,清晰学生中共党员发展程序,了解加入党组织的努力目标,进而产生努力的内驱力,自学党的相关知识、理论,为加入党组织奠定基础。同时以自然教学班为单位,配備两名教师党员,为学生答疑解惑,并为进入发展程序中的学生进行引导与监督。

(三)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建设

学生党建工作需要一支素质过硬的党建队伍来保障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要将优秀的任课教师党员充实到队伍中,以提高队伍的工作能力。在学生党员发展中,任课教师党员主要的职责做“三人”,即递交入党申请书学生的谈话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发展对象的入党介绍人。任课教师党员的责任重大,要求政治素质高,对党员发展程序与标准熟悉,对党的相关知识理论有深入的学习与理解。这就需要对党建队伍工作者进行培训,以满足工作的需要,学生的指导,并顺应时代的潮流。

参考文献

[1]刘军.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0.

猜你喜欢
标准体系构建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烟草标准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应用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