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鲁迅登了基

2019-04-17 00:42林永芳福建龙岩
清风 2019年7期
关键词:登基梁实秋林语堂

文_林永芳(福建龙岩)

写下这个标题,不禁打了个寒战。因为,我素来胆小,不善辩论,最怕吵架,更害怕一不小心捅了马蜂窝,遭到围攻与孤立。

戊戌冬日,寒雨交加,全国数十名杂文作家小聚杭州,会后留下的命题是“杂文作家看鲁迅”。其实我明白,与其说是“杂文作家看鲁迅”,不如说是“杂文作家赞鲁迅”。我本有许多话要说,可既不忍扫了师友们的兴,又无法违心说假话,那就只好硬着头皮言归正传吧。

鲁迅登基了没有?那还用说,肯定没有啊,人家一辈子以笔为匕首投枪,虽然名满天下,可的的确确没当过大官,遑论登基称帝。而且,先生平生最恨的就是封建专制,你这样问,岂非居心叵测?

可换个角度看,鲁迅去世数十年来,在国内文坛乃至整个思想界的地位有目共睹。哪怕从不写文章的人,也坚信对杂文作者的最高褒奖便是夸其为“当代鲁迅”或“小鲁迅”;文学界、特别是杂文界,更是一提及鲁迅必恭恭敬敬。凡质疑者,皆遭痛斥。从这一角度看,鲁迅早已是“无冕之王”,犹如儒家心目中的“大成至圣先师”,神圣不可侵犯。

然而,这世上,有没有不可以审视的权威?有没有不可以讨论的偶像?有。我们知道,某些宗教便是这样的,谁敢对他们的教主和教义稍有疑问,众教徒群便会起痛殴,必欲其声名狼藉甚至杀之祭神。虔诚的教徒们不会认为这是在压制不同声音,只会庄严神圣地坚信自己是在护教。可,胡适早就说过:“上帝尚且可以批评,何况孙中山!”将“孙中山”改为鲁迅,亦然。作为鲁迅门人,若真奉行鲁迅的批判和反思精神,又岂会是这种容不得半点质疑之声的圣斗士?

巧的是,本次杭州交流会的报到之日——2018 年11 月16 日,正好是第23 个“国际宽容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定这一纪念日,旨在提醒人们学会宽容、换位思考以及相互尊重,学会欣赏多元文化、不同思维。毕竟,世界如此多元,哪有一把绝对的尺子?我从小喜欢吃荔枝葡萄芒果等甜味水果,可儿子和他爸爸却不喜荔枝而喜欢酸脆的青李。假如我成功“登基”当上了家长,是否可以宣布“喜甜厌酸”才是真理并禁止青李入我果盘呢?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彼之蔽草,吾之珍宝;吾之醴酪,彼之毒药。”成年人都应该意识到,观点不同,不等于就是坏人;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争吵,不是因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只是因为你我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可回望鲁迅的各次著名论战,看他和那么多人一言不合立即恶语相向乃至宣布绝交,我不禁惶恐战栗:假如鲁迅登基成了皇上,会不会把“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梁实秋抓来打倒批臭再踏上一万只脚呢?同理,林语堂,徐志摩,陈西滢,胡适……都应该是人民公敌;就连人见人爱的林徽因,怕也不好过,谁不知道她小资产阶级情调爆棚,分明与林语堂徐志摩他们比较相似……

有人说,怎么可能呢?先生最同情弱者,对闰土、祥林嫂、孔乙己,都有着一种深沉的悲悯。此语固然不假。可,悲悯一个远不如己的弱者,与宽容一个能够挑战自己权威的对手和异己,是完全不同的。而判断是否“专制型人格”的最根本标尺,不在于是否“爱民如子”,而在于是否有容人之量。身居民间时的宽容、奋斗夺天下时的宽容,与加冕封神说一不二之后还能够宽容,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境界。

但话又说回来,领袖身上即使有专制型人格,也不一定导致大面积诛杀异己的“专制型后果”。它取决于此王究竟是身处“王在法上”的“刀治”环境,还是“王在法下”的“水治”(法治)环境。若属前者,王的异己们自然只能伏诛。可若属后者,哪怕你是王,也得遵守法度;即使“王”身上有“专制型人格”之魔,也不用担心它会破堤而出,“梁实秋们”尽可安然。

顺便说一声,这篇文章也是一块试金石,可用于检验各位自己身上是否也有专制型人格基因。诸位读完之后,是冷静思之、据理而论,还是视我为撼大树的蚍蜉、攻击战士的苍蝇、吠尧的犬,甚至作为邪恶的异教徒来消灭……啊不,这样的前景,我好害怕!所以,我郑重声明:以上文字,全都是喝醉后的呓语,当不得真!

猜你喜欢
登基梁实秋林语堂
林语堂的“半场演讲”
北平的零食小贩
梁实秋与冰心的友情
半路夫妻情也深
林语堂妙论“好丈夫”
国王的逻辑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不怕得罪人的梁实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