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自身理想化想象的产生与独特意义

2019-04-16 10:30齐晓
世界家苑 2019年2期
关键词:理想化陶渊明意义

齐晓

摘要:陶渊明关于自身的理想化想象的产生是由陶渊明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个人经历引起的。由于陶渊明作品本身就带有理想化美化描写的倾向。而归隐之后的生活在陶渊明的描写中虽然也十分和谐美好,但是依旧有许多不能满足陶渊明的地方,如总体社会环境的恶劣、物质生活水平的低下等。在完全虚构的想象中,陶渊明可以无视这些束缚,直接追求自己心中所想的更加完美的情况,这能够更好的满足自己对社会与自身的要求。

关键词:陶渊明;理想化;意义

1 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对其自身理想化的影响

陶渊明生平经历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二十九岁以前,主要过着耕读生活,在这一阶段中陶渊明遭逢家庭的衰落变化。二十九岁到四十一岁,在这期间陶渊明多次出仕与辞官,主要是因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为实际的生活所迫,也为自己未实现的政治理想,陶渊明产生了这种犹豫徘徊的情况。四十二岁到六十三岁,陶渊明终于下定决心归隐,直至终老。

陶渊明的少年时期以陶渊明父亲去世为节点分为两个阶段,由于家庭的变故,陶渊明少年时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但是他还保持有对自己先祖辉煌过去的骄傲。陶渊明去世后,颜延之在《陶微士诛》中记述陶渊明形容到“少而贫病”。陶渊明在《命子》一诗中提到:“肃矣我祖,慎终如始。直方二台,惠和千里这里陶渊明提及到他的祖父是当过太守的,想来陶渊明以先祖的这段经历为荣,向自己的子女提及自家的光荣过去。说:G(皇仁考,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冥兹温喜,这里陶渊明说他自己的父亲“寄迹风云,冥兹温喜”,虽然陶渊明的父亲可能没有做官,但是可以看出陶渊明父亲气度不凡,至少不会为生活而忧虑。陶渊明在《祭程氏妹文》中对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程氏说到:“慈姚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慈姚”指的是程氏的母亲,并不是陶渊明的亲生母亲。由此可以看出陶渊明祖上应该是比较富裕的,至少他的祖父做过太守,父亲气度不凡,还可以娶几个老婆。说明陶渊明早年家境并不算贫寒,甚至可以说还比较富足,高于普通劳动人民一点。但后来因父亲过早的去世,家道中落。所以自身从少年起生活才开始变得艰难起来。陶渊明在后来写给自己几个子女的文章中也常提到自己小的时候不幸的过去:“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余年过五十,少而贫苦侧”。年少时期的陶渊明既有对自己家族辉煌过去的骄傲,同时也受到家道中落的痛苦。他的年少时期经历了这一变化过程,对以后想象理想的世界准备了条件。

陶渊明少年时期遭逢变故,可以说是十分坎坷了。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从小接受到的传统儒家思想的熏陶。由于家学渊源与身边前辈的教育熏陶,陶渊明从小就接受到了比较正统的儒家教育,并且用这些学习到的行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生活。这一点在他父亲死亡之前就己经完成了,这确定了陶渊明一身的主要理想追求注定是与儒家思想道德有关的。比如:“先师遗训,余岂之堕”、“师圣人之遗书”等。除了继承家学渊源以外,陶渊明本身也很喜好读书也是一方面的原因,他在诗文中这样描述道:“诗书敦宿好;“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这与陶渊明描写的五柳先生的志趣追求基本一致。可以看出,少年时期的陶渊明虽然生活艰难,却仍然有读书的习惯和条件,能沉浸于读书的快乐之中,书中的世界显然让他更为向往。如果一个人的眼界见识狭小,是无法让其想象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的。陶渊明显然不是这种人,在陶渊明的少年时期,他就通过读书学习开阔了眼界,这为其以后对自身的理想化想象做了准备条件。

第二个阶段是他二十九岁至四十一岁。在这期间,陶渊明曾经先后四次出仕为官,但都以辞官告终。陶渊明从小所受的儒家正统教育使他心中充满着治国安邦的理想和豪情,他在诗中写到:“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饥食首阳薇,洲饮易水流。但现实并没有给陶渊明大展抱负的机会,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政治上的各种交锋,战争不息,陶渊明根本就无法得到一个平静的政治环境施展他的抱负,从这个角度来说,陶渊明也是一个理想化的政治参与者,他的政治主张与要求,在当时根本不可能实现。而陶渊明也做不了造时势的英雄。所以在政治上,陶渊明失败了。当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时,他的无力感使他的理想与抱负都消磨殆尽了。《宋书·隐逸传》是这样记载陶渊明的第一次出仕经历的:“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赢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缓去职。”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陶渊明第一次做官的原因是为了改善艰难的生活,可能还包含着一点大济苍生的想法,但是希望通过出仕为官以解决“亲老家贫”的现实困境这一点是最直接的原因,就如他十多年后的诗中所写:“畴昔苦长饥,投未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困缠己。”既然入仕是主观愿望,又是客观所急,那为何不到数日就辞职归田了呢?陶渊明回顾道:“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可见,因“志意多所耻”是陶渊明自己几次离仕原因的表述,对此,途钦立在《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中也提出了疑问。因为按照《宋书·百官志》的记载,江州从晋成帝咸康中开始设置别驾祭酒这个职位,这个职位是在副职之上的。让陶渊明担任祭酒这样的官职,应该是担任的是别驾祭酒,职位相对来说己经比较高了。而陶渊明担任这样官职却说“志意多所耻”。但是联系陶渊明后来几次出仕的经历,尤其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记载,就可以发现因“多所耻”而“不堪吏职”倒是符合陶渊明的一贯做法了,因为陶渊明本性上根本就不适合为官。

(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理想化陶渊明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陶渊明失败了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西方美术中的女性人体艺术
浅析油画色彩表现的理性化方式
不为五斗米折腰
关于建立理想化的高等教育投资与负担模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