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9-04-16 06:16陈丽冰
关键词:输液门诊护理人员

陈丽冰

(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0)

医院门诊患者流量较大,对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要求较高,护理工作难度较大,为了保障门诊输液患者服务质量,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门诊输液患者护理工作之中,优化门诊输液护理流程,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比例,能够改善当前门诊输液护理水平[1]。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门诊输液室收治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60)与参照组(n=60)。其中,实验组男性输液患者67例,女性患者53例。最小年龄18周岁,最大年龄79周岁,中位年龄(46.8±16.4)周岁。参照组男性输液患者65例,女性患者55例。最小年龄20周岁,最大年龄78周岁,中位年龄(47.3±15.7)周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分组方式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门诊输液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具体措施包括:其一,门诊输液室环境方面。护理人员需定时检查门诊输液室环境,定期予以清洁和消毒,降低交叉感染问题[2]。同时医院应优化现有输液室环境,充分体现出以患者为主体的理念,为患者提供冷热饮用水,并提供报纸、杂志、电视等设施可供患者观看。另外,在输液室合理放置小型绿植,植物不仅能够改善输液室内环境,同时也能够促使患者产生放松感,改善患者心情[3]。其二,门诊输液护理流程方面。在输液区安放显示屏,显示屏中实施显示输液患者姓名、药物名称、批号、剂量及输液时间等内容,以提醒护理人员。另外,针对婴幼儿及儿童患者,护理人员需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能够正确处理患儿哭闹等问题。在输液前,护理人员应坚持实施“三查七对”原则,尤其针对药物名称及患者姓名方面,需严格进行检查,避免用药错误问题[4]。护理人员在患者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检工作,检查每一名患者输液进度及状态,避免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如患者需要更换药物,应在药物滴尽后再行更换,防止药物的浪费。其三,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管理方面[5]。医院需合理安排门诊输液护理人员工作强度,由于输液室护理工作强度过大,护理人员日常工作压力过大,不利于护理人员职业成长和生活。鉴于此,采用弹性排班制度进行合理安排,避免在输液繁忙时期发生患者滞留现象,从而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1.3 观察指标

采用院制《护理人员及工作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主要包括输液室环境、护理人员态度、健康教育、仪表仪容、护理管理及护理技能等6个方面,每项均为10分,分值与护理工作质量呈正相关。应用《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加以调查,分为十分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3种情况,其中,十分满意:80分以上;一般满意:60分至80分;不满意:低于60分。总满意=一般满意+十分满意。观察并记录患者输液过程中各项不良事件,包括漏液、首次穿刺失败、错拔、药物错误等等。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120例门诊输液患者相关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参照组输液室环境、护理人员态度、健康教育、仪表仪容、护理管理及护理技能评分数据行t检验方式,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门诊输液漏液、首次穿刺失败、错拔、药物错误等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行X2检验,采用(n%)表示。数据对比差异性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门诊输液患者护理评价比较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门诊输液护理评价数据,两者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输液室环境、护理人员态度、健康教育、仪表仪容、护理管理及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

表1 2组门诊输液患者护理评价比较[分]

2.2 门诊输液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分析实验组与参照组门诊输液护理满意度情况(见表2),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门诊输液护理总满意率(96.67%)明显高于参照组(78.33%)。

表2 2组门诊输液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门诊输液患者护理不良事件比较

实验组漏液1例,占比1.67%;首次穿刺失败1例,占比1.67%;错拔1例,占比1.67%。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3例,占比5%。参照组漏液6例,占比10%;首次穿刺失败4例,占比6.67%;错拔4例,占比6.67%;药物错误2例,占比3.33%。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16例,占比26.67%。分析实验组与参照组门诊输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组间差异明显(x2=10.5680,P=0.0011),实验组门诊输液漏液、首次穿刺失败、错拔、药物错误不良事件发生率(5%)低于参照组(26.67%)。

3 讨 论

医院门诊输液患者数量较多,人流量极大,其护理工作难度及强度较高,对护理管理的要求较高[6]。为了保障患者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得到优质的服务,医院应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优化,从而提高输液护理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因此,医院应重视护理人员培训工作,针对护理人员及医院门诊输液室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掌握科学及正确的输液方式与患者管理模式[7]。尤其是门诊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应予以详细了解,护理人员一旦在巡护中发现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予以处理。同时,需保持护理人员良好的形象,加强其礼仪及仪表的培训,为门诊输液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亲切、舒适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包含护理人员工作技能,同时也包括其服务态度、仪表仪容等诸多方面,通过构建立体化优质服务模式为患者营造更为温馨的输液环境。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验组,患者对输液室环境、护理人员态度、健康教育、仪表仪容、护理管理及护理技能评分较高,门诊输液患者对护理人员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证实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输液门诊护理人员
门诊支付之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颈枕输液袋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