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明飞 宁军 袁红军 张大标
摘 要: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全新的文明观,其强调人类在追求富有生产成果权利的同时,应该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经之路。村镇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地,其环境污染有其特殊性,必须结合村镇本身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农村污染的治理必须结合农业生产,打造循环产业平台,实现治理的可持续性,同时还要理清社会、环境、生态三大关系,找到农村问题的根源,最终实现天地人的循环统一,为建设村镇生态文明服务。
关键词:生态文明;循环产业;支撑
中图分类号 X3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4-0001-03
Abstract: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 new civilization after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nd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It emphasizes that human beings should maintain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while pursuing the right to productive produc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the necessary practice to achieve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Villages are the key area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its own particularity and the remediation must b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llage itself to adopt targeted governance. It must not be copied from other practices or followed the“one method fits all” strategy. The treatment of rural pollution must be combined with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o build the circular industry platform and achieve the sustainability of governance.At the same time,we must also clarify the three major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ety,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in order to find the roots of rural problems, to ultimately realize the harmony of human and nature, and to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villages and town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Recycling industry;Support
黨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将生态文明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十三五”首次提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核心目标,“十九大”提出了解决生态文明的总体指导思想,均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契机。而农村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重农乃国之根本、安民乃国之根基,正如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1-4]。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从农村抓起,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则应该从生态环境治理开始,树立“生态金不换”的理念。但由于当前村镇受制于自身污染的特点及社会城乡二元化体制的影响,农村环境治理基础薄弱,治理效果差,持续性发展难,导致村镇环境持续恶化,生态体系越做越弱。因此,寻找切实将“三农”(农民、农业、农村)及“三生”(生活、生产、生态)问题协调起来的一种适用于村镇生态环境治理的产业化模式势在必行。
1 村镇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
长久以来,村镇污染治理是环境综合整治的难点和痛点之一,主要表现在污染来源广泛,治理技术单一,治理后劲发力不足,缺少产业支撑,导致村镇“脏、乱、差”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了生态文明的进程。
1.1 传统生活习惯发生改变 30年前的农村其实都在无形中运用生态的理念进行物质的循环,比如冬天将水塘底泥进行堆肥,转化成有机肥后又返回到农田中去种植庄稼,秸秆生火后转化成草木灰后还田,畜禽养殖粪便进行堆肥还田等,生态反而没有遭受严重的破坏。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发生了变迁,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亦导致江河阻隔严重,死水塘越来越多,再者为了追求农产品的短期高产量而大量使用化肥,导致水体中氮磷的激增,加之农村普遍开始使用燃气,导致河塘周边的枯枝烂叶没有去处,腐败发酵后加剧了水体的污染。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村镇的生态环境,使得村镇生态环境质量每况愈下[5-7]。
1.2 治理手段简单粗暴 村镇环境污染有自己的特点,范围广,搜集难,处理量小,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治理,但当前的情况不尽如人意。比如,针对污水处理方面,目前市场上仍然按照城市污水处理模式去治理,即建设污水处理厂,采取“一刀切、一锅端”方式处理,一方面仍然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另一方面想尽一切办法去除污水中的氮、磷营养元素,对氮、磷“赶尽杀绝”,殊不知氮磷本身就是农业非常好的肥料。
1.3 可持续性差,缺少产业支撑 村镇经济基础薄弱,环保资金投入不足,传统的污水处理站模式因为村镇污水严重分散的特点难以收集,缺乏长效运营的机制,同时没有跟村镇产业支撑,只顾眼前,不顾后续,常常花大力气大价钱建成了污水处理站,反而因为缺少运营资金、缺少技术而搁置,成为了摆设,让投入的建设资金白白打了水漂。
1.4 重视重视不够 由于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政府部门历来重视城市及工业污染,而忽视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村历来都是环保的痛点和弱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缺乏环保监管,常常环保分局只布局到区县,农村单元缺乏环保执法单位,执法长期空白,比如村镇现在“药鱼、电鱼”现象突出,秸秆焚烧现象普遍,却举报无门。同时由于政府对村镇生态的重视不够,导致某些政策制定缺乏实际性,特别是急功近利的开发等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触目惊心的,未深刻认识到社会、环境、生态三者之间的深层关系。
2 治理村镇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村镇环境的治理不能一味的要求政府加大投入,给予救助,其根本的措施在于建立适合村镇环境治理的模式,实现自给自足,将污染资源化、资源产业化,打造生态循环产业。
2.1 以生态循环产业化支撑村镇生态文明建设 循环产业化是农村环境治理的基础,低投入、少维护、有产出是核心。要发展农村的生态文明,必须以习总书记提出的“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指导,低投入,少维护、有产出,只有打造出高效的农村循环产业平台,污染的治理根基才有支撑,才能长久。但传统的碎片化产业不足以支撑村镇生态文明建设之重,故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结合多年村镇环境治理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全領域农村生态循环产业模式,并根据污染资源化的对象,设定了农村水处理的三级标准。
本模式重点关注村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的循环产业化,首先对其中的垃圾实行分类,无机垃圾直接规范化转运处理,对其中的有机垃圾实行堆肥,腐熟后的有机肥作为肥料直接回用至果园、苗木基地等,生活污水经过预处理(杀菌、去抗生素),保留较高浓度的氮磷,然后还田给农作物灌溉,经过植物吸收后的灌溉水流至自然水体中,作为河流的补水源,本模式重点就是在污水处理时依据各自回用目标,结合本公司项目成功经验,设定了三级出水标准。首先,村镇的污水进行收集预处理(灭菌、去抗生素、保留氮磷)后设立了标准一,然后经过农业生产(吸收氮磷)后的出水设定了标准二,最后农业生产出水进入河道再次净化后的水质标准三。三级标准具体要求见表1。
通过以上生态产业的循环,将“农民生活的污染转化到农业生产中去,结合农村生态,最终达到了绿色、低碳、循环”的目的,真正的实现村镇生活污水能施肥、能灌溉;村镇河道能洗衣、能洗菜,让政府“省心、省力、省钱”,同时效果好。
2.2 提高重视程度,建立健全农村环保监督管理体系 村镇生态环境治理在打造产业化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环境的重视程度,适当加大农村环保的投入,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村镇级监管制度,培育村民集体的环境保护文化氛围,使得环境保护更加深得人心;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农村环保监督管理体系,设立鱼类“禁捕区”,一旦发现“电鱼”及“药鱼”现象发生实行重罚,对农村未开发地段施行严格的审批手续,禁止随意大开发,破坏生物的栖息地,要使环境保护更加深得人心。
3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将治理与应用割裂开来,通过上述的产业化模式,将污水用起来,而非治理,做好“三农三生”建设,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美起来,化肥使用少了,产出多了,大气净了、水体瘦了、土壤肥了,生态农业发展好了,农民安居乐业,亲自践行生态环保,这就是生态产业带给村镇环境治理的有益效果。
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的村镇生态循环产业模式实用性高,可复制性强,依据该模式,将“三农三生”问题通过“农民生活的污染转化到农业生产中去,结合农村生态,从而达到了绿色、低碳、循环的目的。同时,结合传统天地人三者合一的环保理念,加上社会、环境、生态关系的梳理,解决了村镇环境治理过程中难以实现可持续性的心病,最终为实现整个村镇生态文明奠定了基础;产业化过程中的三大出水治理标准,也可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利超.江西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整合研究[J].水生态文明论坛,2018(18):6-9.
[2]刑伟健.安徽省家庭农场融资困境研究[J].时代金融,2015(6):271-272
[3]王春贤.关于安徽省家庭农场金融服务情况的调研与思考[J].金融经济,2013(22):173-175.
[4]于洋,杨晓菲.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大连干部学刊,2013,29(9):21-23.
[5]张鹏飞,韩锐.新型城镇化下现代田园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30(04):77-82.
[6]尚毛毛,文成业,杨鹏.把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先手棋[J].广西城镇建设,2018(06):48-54.
[7]陈莹.苏南“特色田园乡村”规划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17.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