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静淑
【关键词】 中小学;校园欺凌;表现;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4—0025—01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在我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几年,随着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离婚率不断上升,留守儿童的监管缺失,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不断增多。尤其是发生在陕西省米脂县三中的持刀伤人事件,将“校园欺凌”再次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件件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侵蚀了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而如何预防校园欺凌行为,已经是社会和学校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表现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生之间蓄意滥用语言、身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同学的生理、心理、名誉、财产权利等实施的侵害,同学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主要有四种方式:第一,身体欺凌。踢、推、用拳猛击等;第二,言语欺凌。起绰号、谩骂、侮辱、造谣等;第三,社交欺凌。排挤、孤立对方,将其排除在群体活动之外;第四,网络欺凌。通过邮件、博客、论坛等媒介进行威吓、羞辱和折磨对方。
二、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
1. 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家长扭曲的价值观是造成校园欺凌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个问题学生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实施校园欺凌的学生大部分存在家庭教育缺失。一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或者父母离异等原因,很多孩子无法接受来自父母的正确引导;二是家长社会价值观的扭曲。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有家长认为:拳头定胜负,甚至有的家长教育孩子把别人打伤自己会掏钱,决不能认怂等。中小学生把这种错觉带入了校园,在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总是希望时时刻刻能站在上风。家长扭曲的三观助长了实施欺凌者的嚣张气焰。
2. 中小学教育重教书轻育人,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产生中小学校园欺凌的主要原因。中小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往往会在人际关系和是非善恶之间产生迷茫,引发心理冲突;在升学考试和学习能力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对抗,进而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和暴力倾向。目前,城市大部分学校配有心理咨询室,并配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尚未起到相应的积极作用,而一些乡村中小学还没有心理咨询教师,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实施甚至被统考科目挤占,学生各种心理问题得不到排解与化解,加剧了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3. 沉迷于网络游戏与虚拟世界的中小学生法制意识淡薄,再加上社会媒体报道放大了校园欺凌现象,引发案例负面效仿,这些社会因素成为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产生的助推剂。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与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里欺凌事件司空见惯,这些学生对强权政治、黑恶势力、暴力游戏与灰色文学产生认同并膜拜。他们把虚拟世界行为搬到现实中来效仿并发泄,从而产生欺凌他人的表现。过去校园里发生的学生欺凌事件,在网络上传播的概率很小,可是现在一旦发生此类事件,便会迅速通过网络媒体传播、蔓延和发酵。
三、预防校园欺凌行为的对策
1. 重视家庭教育,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父母应为孩子处理和同学之间的矛盾树立榜样:经常教育孩子在欺凌事件发生后,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严重的暴力行为应以法律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注重孩子的心理疏导与保护。教育孩子做人要文明、诚信、友善,做事要民主、公平、正义,相信公平正义永远会战胜黑暗与邪恶。
2. 中小学各学科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更要注重德育,强化社会公德、中华美德教育;普及法律知识,让学生形成对法律的敬畏,养成遵纪守法、恪守社会规范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学校应该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解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校园欺凌问题,尤其要对抑郁、自卑、内向等具有不良心理的学生逐一指导。与此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受挫心理;定期举行有关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培养学生健全心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3. 增强社会干预,净化网络环境,严守网吧准入制度,剔除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暴力游戏。同时,要求中小学生不结交社会不良人员,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健康绿色上网。司法部门应与学校建立联系,学校定期邀请公安局、法院工作人员到学校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法制教育进校园,能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保驾护航。
4. 监管的缺失造成校园欺凌事件频發。纵观大多数欺凌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在放学后和校园活动时居多。在校期间,由于老师干预监控,学生无法进行施暴行为。而放学以后走出校门,由于无人监管,这给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因此,学校要加强协调,派出班主任、校警等,联合交警、派出所人员对学生上下学时段及一些特殊区域加强巡逻检查。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