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兵
新课程改革将小学科学放在教育的首位,不仅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学生的素质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每位教师的重要责任。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在科学课堂中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寻求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科学教学中,生命世界也好,物质世界也罢,甚至是浩瀚的宇宙,这些都离不开人们的生活,而那些宝贵的科学理论和规律,基本上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选取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在科学课堂上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展开讨论,就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更能触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合作意识。
例如,在教学《杠杆的科学》一课时,笔者就运用生活中的一个实例作为导入,引导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这有一个生锈的铁罐,如果用手很难将它打开,那么应该怎样做才能顺利地打开呢?问题一出来,学生立刻展开讨论,以小组为单位,纷纷发言,为打开铁罐“出谋划策”。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比如利用手边的尺子,利用剪子,还有利用螺丝刀等等,都可以将铁罐撬开。笔者不仅让学生罗列打开方法,还让学生上台亲自尝试,从而引出了杠杆这个简单的机械原理,而且在介绍杠杆原理的时候,笔者还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学习工具,像尺子、笔袋等,让他们现场模拟。就这样,通过学生的体验、小组的讨论、互相的交流与启发,最后得出了原理内容,既省力又高效。
二、把握有利时机,抓住合作的最佳契机
在小学科学学习过程中,当遇到有一定难度或发散性思维比较强的问题时,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够独立解决,这时候,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会抢先将答案说出来,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抹杀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机会,探究也就变得毫无意义。此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统筹安排,让合作发挥最大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电磁铁的磁力》一课时,笔者就运用了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学。当学生学完课文后,对电磁铁的构造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再加上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因此让他们研究磁铁的磁力大小应该不成问题。但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仍然有一部分学生无法独立完成。这时,笔者将事先准备好的实验材料发给各组学生,让各小组寻求电磁铁的磁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笔者要求组内成员先独立思考,不要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是记录在本子上,这样就不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思维。最后在问题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再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并通过实验,从而达到了预期的合作效果。
由此可见,在运用合作探究学习手段时,也需要讲究合适的时机,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不仅让合作探究变成一种形式,还让很多学生失去了思考的机会,那些没有经过大脑就出来的答案,就很难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善于倾听他人,保证合作学习的效率
善于倾听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修养。尤其是在合作学习中,一定要做到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让发言的同学将自己的意见与方法说完,不要随便打断发言者。同时,在其他同学发言的过程中,还要将他所述的内容与自己的想法进行对比,看看别人的见解与自己有何不同,自己的想法是否不够全面,需要进行补充。这既是对发言者的尊重,也是保证小组内合作探究顺利实施的关键,更是合作成果最优化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倾听指导,以确保最佳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寻访小动物》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后搜集各种小动物图片,还要配上相关的资料说明,包括动物的外形、习性,除此之外,还应该从哪些方面观察小动物等等?然后拿到课上进行展示、讨论。在展示交流前,笔者又与学生做了一个约定:“同学们,发言的时候一定要清晰明了,表述要完整;听的同学一定要仔细认真,听清他到底介绍了什么内容。在听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打断别人,对他的发言要认真思考。大家能做到吗?”“能做到。”学生洪亮地回答。这样,就会避免有些学生急于表现自己而乱发言,也保证了学生在发言与倾听中获取最全面的信息,为合作探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倾听与发言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讨论的内容、实验的方案、探究的过程及探究的结果,都需要学生的认真倾听,在倾听中,才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总之,合作探究模式给学生留出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在合作学习中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合作探究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与总结、探讨与分享,这样才能让合作探究变得越来越成熟,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