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城市落户影响因素的文献梳理、述评与展望

2019-04-12 01:58马成成
关键词:落户意愿学者

肖 璐, 马成成

(江苏大学 管理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

一、 引言

由于历史、制度、经济等原因,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上人口流动与流向广泛受到制度牵绊,农民工便是城乡与区域制度安排下的产物,其在城市的去留问题成为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一大难题。部分学者将“城市病”归结为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太多,部分学者则认为是城市规划未能赶上城市扩张,中国的城市规模不是太大而是不够大。不管怎样,中国的城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庞大的农业转移人口中相当一部分终究要成为“新市民”,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尤其随着城市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支撑未来城市化主要靠农业转移人口,而不是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而最接近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是农民工。

然而户籍和落户问题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最大阻力。“就业机会”与“落户机会”相互分离造成了农民工“落不了户”与“不愿落户”的结构性矛盾。乡村振兴战略带来农村产业发展和土地增值信号,农村户口价值具有增值预期,农民工的城市落户意愿并没有预想的高[1]。《2018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流动人口连续3年数量递减,并有不可逆转的回流趋势。有序放开农民工城市落户成为留住现有农民工,持续增加城市劳动参与率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有学者从经济学、人口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对农民工城市落户影响因素进行研究[2-3],探讨了家庭、户籍、人力资本、住房等相关因素的作用[4-5],成果丰富。系统梳理该领域研究成果并搭建研究框架,有利于掌握该领域研究的前沿现状,明确今后研究的方向,为全面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目标提供理论支撑。

二、 文献梳理

学术界关于农民工大致有两种界定,第一种指目前依旧持有农村户口,进城生活和工作的农民工[6];第二种是年龄在16~60岁之间,户籍在农村并在农村长大,在持续教育经历中未能接受高等教育,现已进入城市务工或经商的农民工[7]。本文参考第一种解释,从户籍和工作地两方面界定农民工。现有研究针对“落户”的界定较为稀少,一般认为“落户”指在某地报入户口或登记户口,拥有该地户籍并长期定居。业内研究者对农民工落户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落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具体调查研究中,他们多采用“您是否愿意定居/居留/永久性迁移在城市”或“您是否愿意将户口迁移到城市”等方式实现对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的测量。因此,本文在综述相关研究成果时,将城市定居意愿、留城意愿、入户意愿、永久性迁移意愿等都认为是对落户问题的探讨。通过梳理发现,相关成果主要围绕农民工的个体特征、家庭状况、经济基础和社会心理等方面。

(一) 个体特征视角

农民工的个体特征是学者关注的重点,诸多学者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城市工作年限等方面对落户意愿的影响展开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1. 性别因素。现有多数研究肯定了性别因素对于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产生的影响。学术界主要持有的观点是女性更倾向于在城市落户[8-12]。一般来说,男性较女性而言,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工作中也承受了更大的工作压力,焦虑感较强,因而更不愿意留在当前工作城市,而倾向于返乡[13]。而另一项研究中把“是否愿意将户口迁入务工城市”作为制度性永久迁移意愿指标时,性别对户口迁移意愿的影响则发生了变化,男性更愿意迁移户口至打工城市[14]。此外也有极少数学者研究得出性别对于落户意愿影响不显著[15]。可见,在性别对农民工城市落户的影响方面,学者们并未获得一致的结论。事实上,仅仅性别的差异难以成为影响农民工城市落户的主要因素。

2. 年龄因素。由于年龄差异,年轻与年长的农民工成长环境、教育背景有所不同,在城市落户意愿上也表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大部分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年纪较轻者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的压力相对较小,表现出较强的留城意愿,更愿意迁入城市[16],而年纪较长者在城市的就业限制较多且缺乏社会保障,其留城意愿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弱[17],其中,年龄对留城决策的影响表现为平均年龄增加1岁,愿意迁移的概率降低4%~5%[18-19]。更有学者对于进城落户农民工的年龄分界线进行了剖析,认为46岁以下的农民工更倾向于进城落户,46岁以上的农民工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落户意愿则逐渐减弱[20],而张翼认为40岁以上的农民工基本上放弃了在城市落户的打算[21]。以上学者对于年龄分界线的划分虽有所不同,但均肯定了年龄对于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具有负向影响。由此看来,新生代农民工是未来落户城市的主要群体。

3. 受教育程度。对于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对城市落户意愿的影响,学者们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大部分学者认为二者之间存在正向线性关系,即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落户意愿越强[10],[20],[22]。部分学者肯定了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与落户意愿之间的相关性[23],但认为二者的关系并非线性关系[24],其中,根据调查显示,高中教育水平以下的农民工进城意愿随文化程度增高而增强,拥有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的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反而有所下降[25]。黄祖辉、钱文荣、毛迎春指出,一些受教育程度高并且有创业意愿的进城者,更倾向于回到诸如浙江省这样经济发达、创业环境较好的农村,而不愿意留在城市[26]。

4. 城市工作年限。城市工作年限是影响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对于工作年限以何种形式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落户意愿,学者们存在不同认识。归纳起来,大致可以概括为正向关系和倒“U”形关系两种。正向关系表现为,随着农民工城市工作年限的增加,其城市落户意愿则表现得更强烈。农民工进城工作年限越长,其职业流动相对越少,工作愈加稳定,越能适应城市生活方式,同时其城市社会资本也在增加,其城市落户意愿相对较强[27];工作年限越长的农民工越容易与城市结下深厚的感情,此感情不可割舍,因此愿意落户城市[28]。有调查显示,平均非农工作年限增加1年,愿意迁移的概率提高3%~5%[18]。倒“U”形关系表现为,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城市落户意愿逐渐增强,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则出现拐点,随即又逐步呈现下降趋势,类似于一种倒“U”形走势。随着工作年限的逐渐增加直至到达拐点,农民工感受到城市的压力,为了减缓压力,其城市落户意愿则逐渐降低,加之中国传统的落叶归根思想,农民工更倾向于返乡[15]。

(二) 家庭状况视角

费孝通先生指出中国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这种“亲属关系”正是基于血缘和姻亲构建的“家庭”,已经成为影响农民工迁移和落户决策的关键要素。目前学术界针对家庭因素对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配偶、子女以及父母三方面。

1. 配偶情况。一般认为家庭迁移例如与配偶、子女同住在城市,有利于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使农民工的迁移行为从短期迁移转变为最终留在城市[15]。研究显示,配偶随同在同一工作地的农民工更倾向于留城[11],其留城可能性高出无配偶者和配偶在农村的0.8倍和2倍[24]。配偶工作与农民工在同一城市,家庭式的生活会增强其落户意愿,举家进城的农民工落户意愿就会比较强[13]。

2. 子女教育。除配偶外,子女教育已逐渐成为影响农民工城市落户的重要因素,子女教育问题尤为突出,越期盼子女留在城市发展的农民工越倾向于落户城市[14]。同时,农民工的居留意愿也会因为其适龄子女就学状况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适龄子女在城市就读的农民工落户意愿要明显高于其子女未就读或在外地就读的农民工群体[8]。有的研究则更关注子女教育费用问题,认为教育成本越高越会加重农民工在城市的经济负担,导致其在城市的生活质量下降,从而降低了农民工的城市落户意愿[27]。

3. 父母赡养。现有研究表明,父母的身体状况及生活保障情况是影响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的重要因素。李强指出,农民工将需要赡养的老人接到城市居住,会给自身造成较高的生活成本以及可能的医疗成本,在此情境下,为了履行自身的义务,多数农民工会考虑不永久迁移到城市[29]。其他研究也持一致观点,认为多数已婚农民工需要承担照顾老人的家庭责任,即便是常年在外务工,也不会长期定居在城市[30]。留守在农村的父母给外出务工农民工增添了相对沉重的负担,抑制了农民工的城市迁移意愿,但压力也可进行转化,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成为农民工城市落户的动力[31]。

(三) 经济基础视角

经济因素是学者们关注的另一重要方面。研究表明收入水平、城市住房状况显著影响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同时,研究发现农民工通常会权衡农村土地价值的增值以及城市的落户成本进而做出落户决策,因此,老家的土地资源禀赋也是重要因素。

1. 收入水平。稳定的工作收入是农民工进城落户的保障,收入越高,农民工城市落户的可能性则越高[18]。研究表明收入是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留城意愿最为重要的因素,获得较高的收入,其留城的可能性则会大大增强。王春兰等通过抽样调查同样验证了该结论,但是他们认为收入与支出这两个指标的综合结果才真正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产生影响[32]。有学者表示,对于全家进城的农民工而言,收入越低,越倾向于在城市落户,而对于较高收入者而言,户口所带来的便利则对其没有吸引力[28]。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当农民工在城市所得收入足够高时,即便无法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只要能负担得起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生活方式时,他们考虑的是不返回农村,居住在城市。

2. 城市住房状况。农民工城市住房状况是考察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33]。熊波、石人炳认为,住房条件和城市定居意愿之间的关系呈现正相关,住房条件比较好的农民工其定居城市的意愿则显得更加强烈[34]。同时,住房类型是农民工在城市生存状况的基础,也代表其未来在城市的规划,对农民工的居留意愿具有深远的影响[8]。有研究将农民工住房状况进行细化,分为寄住在公司的宿舍居住与自我租房或买房的社会居住,并发现农民工住房状况显著影响其入户意愿,较之于宿舍居住而言,社会居住的农民工能够与家人共同居住,其入户意愿则显得更为强烈[35]。

3. 农村土地财产。农民工土地财产权主要表现为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集体收益分配权三种权益,而针对农民工土地财产权的处置与保障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民工城市落户的核心因素[36]。诸多学者通过数据调查显示,只有10%左右的农民工愿意放弃承包地或宅基地,转为非农户口[21],[37],大多数农民工认为,宅基地具有储存家庭财物、支持副业以及保障养老等功效,即便有补偿机制,也不愿放弃拥有的宅基地[38-39]。一项针对西安市全家进城农民工城市落户需求研究显示,全家进城农民工在考虑落户问题时,是否放弃土地对其落户意愿并没有太大的影响[28],可见,当家庭因素融入其中,土地对于农民工城市落户决策的影响力则会下降。另一项针对北京市外来务工经商农民工的调研显示,几乎有一半的农民工倾向于放弃承包地,落户到北京。可见,土地对于农民工落户决策的影响会受地域因素左右[9]。

(四) 社会心理视角

农民工城市落户决策已逐渐趋向理性,但除了经济理性外,还受其他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社会网络、城市工作生活满意度以及对城市的归属感等都是影响农民工是否选择在城市落户的重要因素。

1. 社会网络因素。社会学中的社会网络理论对农民工居留意愿做出描述,认为社会网络的强弱、多寡都会影响农民工的居留决策[40]。研究表明,除经济地位外,社会网络减少了农民工的心理成本,给他们提供了必要的情感支撑,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定居意愿[41]。家庭层面和村庄层面的社会关系网络有利于传递和分享务工城市劳动力市场信息,在城市熟悉的亲戚朋友越多,农民工迁移的可能性则越大[30]。因此,在务工城市的朋友数量越多,农民工越愿意永久性迁移[42]。

2. 城市生活工作满意度。城市生活满意度越高,返乡欲望就越小[26]。有研究基于经济理性假设和社会理性假设认为,当前生活水平越高的农民工,越倾向于永久性迁移[42]。也有学者证明了对城市生活追求越高的农民越倾向于落户在城市[14]。但针对工作满意度的研究结论则恰恰与生活满意度相反。黄祖辉、钱文荣、毛迎春等则指出,对现有工作满意的农民工群体,计划回老家的比例较高,因为该群体多数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一旦他们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他们更倾向于回老家创业[26]。

3. 城市归属感。城市归属感是农民工在享有与城市居民不同待遇的前提下,对务工城市的一种认同感,是对包含农民工自身和城市居民两个异质性群体在内的城市居民大群体的归属感[43]。诸多研究表明,城市归属感在农民工城市落户决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者基于不同地区,对农民工群体的城市归属感进行了实证调研,均肯定了其对于落户意愿的正面影响。一项基于超大城市农村外出劳动力的调查数据发现,城市归属感对进城务工者的留城意愿呈显著正向影响,与城市居民联系越紧密,自认是本地居民的进城务工者则更容易融入城市,其定居城市的可能性也会大大提高[15]。另一项基于“珠三角”9城市农民工的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的城市定居决策与城市归属感正相关[43]。其他一些研究均认同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和生活的安定感是其入户意愿的关键因素,对当前城市归属感越高的农民工,其入户意愿越强。并且,当农民工个体的经济能力足以支持其在城市生活时,是否能够找到一种家的归属决定其是否选择入户到城市[12],[22]。

除上述四大类因素外,还有少数学者对其他因素进行过研究,比如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政治社会资本,城市户籍福利价值以及邻居类型等对农民工落户意愿的影响[44],研究发现,这些方面也是影响农民工落户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

通过以上文献的梳理,可以得出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如图1实线部分所示,实线箭头表示的关系为现有文献已经关注和涉及。

图1 农民工城市落户影响因素研究框架

三、 文献述评与展望

农民工城市落户问题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图1显示学者们针对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已有广泛研究,呈现出一定的逻辑体系,然而仍有一些问题有待深入探讨,如图1虚线连接部分所示。随着户籍制度的不断变革、城市落户门槛等政策的变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该问题的研究背景在不断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依然需要针对农民工城市落户问题继续深入研究。

第一,学者们在探究影响农民工城市落户的因素中,普遍对农民工的个体特征较为关注,试图锁定农民工中落户意愿较强的这部分人。然而,根据前述的研究结论发现,性别、受教育程度、城市工作年限等对农民工城市落户的作用不一,学者们甚至得到相反的研究结论。本文认为,个体特征并非影响农民工是否在城市落户的决定性因素,在数据处理中这些因素更多应该被视为“控制变量”进行操作。

第二,研究焦点多围绕“意愿”研究,如落户意愿、永久迁移意愿等,更多是一种主观假设情况下的研究,难免发生实际行为与主观意愿不一致的情况。尤其对于农民工落户行为这类政策影响较大的非完全主观的行为研究来说,农民工有了城市落户意愿未必产生实际落户行为,这个过程中还受到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落户行为以及“意愿-行为”的转化是后续研究的关键,尤其是需要挖掘出有落户意愿最终没有落户的那部分群体,归纳其主要的内部和外部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第三,现有研究偏重于实证检验,缺乏对农民工落户意愿与行为关系的严密逻辑演绎和案例分析。由于没有架构起落户“意愿-行为”分析框架和统一的测量方法,在实证研究中运用多种数据来源,致使对落户意愿影响因素假说的实证检验出现结果不一致情况,削弱了研究的说服力。从前文综述可知,诸多因素对农民工落户的作用方面学者们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考虑到不同类型城市间经济发展、落户门槛相差较大,并且国家对不同类型城市的落户政策并不一致,后期需要分城市类型展开分类研究和比较研究。尤其注重典型案例的挖掘和质性分析。

第四,现有研究偏重于对未落户农民工的意愿调查,忽略了对已经在城市落户农民工行为特征的研究。事实上,只有深入挖掘已经在城市落户农民工的落户行为特征,才能完整分析其当初由落户意愿到实际落户行为之间的转化机制,而且农民工城市落户行为的区域特征、落户后的生活状况以及落户行为对区域城镇化的作用等都是对相关政策制定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和资料。后期研究需要加强对这一群体的调查和研究。

此外,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工城市落户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乡村产业发展、乡亲乡情对城市农民工产生拉力,土地增值的预期亦成为重要影响因素。农民工是理性的,考虑到保有农村户口才能享有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集体收益分配权,如何取舍和决策将影响农民工自身的财产收益、城市化进程的继续推进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仍然需要继续深入该问题的研究。

猜你喜欢
落户意愿学者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抢人大战”待升级——“落户式抢人”或许不灵了
山农大未来农业研究院落户西海岸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学者介绍
海口出台积分落户新政打通保障房商品房转换通道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