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慧,李紫乔,赵 丽,孙 艳*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百草枯(paraquat,PQ),又称克无踪,分子式为C12H14N2C12,是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因其对农作物损害较小,除草效果好,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1]。PQ经皮肤接触、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造成急性中毒,至今尚无特效解毒剂[2]。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PQ消费量在2001—2011年间由1 560 t增至9 080 t,位居世界第一,虽然国家已颁布法令,于2014年7月之后不允许再生产和使用水剂,但PQ母药的生产仍未予禁止。考虑到世界各国已生产和使用PQ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风险需要很长一段的时间来消化,加之目前仍无治疗PQ中毒的有效方法和解毒剂,有研究者预测,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PQ仍将是全球环境与健康领域的重要风险因子[3]。PQ极易溶于水,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稳定存在,但在碱性溶液中容易分解。PQ通过职业、食物和饮用水等慢性低剂量暴露作用于人群,增加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等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病风险[3]。使用PQ的人群比未使用过PQ的人群发生PD的危险性显著增加,且接触时间越长发病的危险性越高[4]。动物实验表明PQ能引起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减少、α-共核蛋白(α-Syn)聚集、路易小体(Lewy body,LB)形成及动物运动行为异常等类似于PD的症状[5-6]。细胞实验表明,在肺上皮细胞中PQ引起活性氧的生成增加,且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线粒体毒性明显大于活性氧所致的氧化损伤[7]。近来有学者认为,PQ诱导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的前提是增加了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通过血脑屏障,在大脑不同区域(额叶皮质、纹状体、海马、小脑)积聚,作用于特定靶细胞,导致各种功能性紊乱[8]。故本文在前人研究高剂量PQ的基础上,采用动物实验,以低剂量PQ作为受试物,探究低剂量亚慢性接触PQ对大鼠血脑屏障及认知、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选用健康SPF级SD雄性大鼠45只,体质量180~200 g,购自辽宁长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HLJ2018031514)。将大鼠安置在动物屏障系统[SYXK(黑)2017-008]内,给予12 h/12 h明暗交替,室内温度在18~20℃之间。适应性饲养1周后,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生理盐水)、PQ染毒低剂量组(1 mg/kg)和高剂量组(10 mg/kg),每组15只。腹腔注射染毒6周,每周2次,每周观察1次体质量变化。实验结束后每组随机抽取5只大鼠进行伊文思蓝(Evans blue,EB)渗透实验,各组剩余的10只大鼠进行行为学实验。
百草枯纯度98%,购自上海梯希爱化成工业发展有限公司;伊文思蓝和甲酰胺购自大连美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Morris水迷宫实验视频分析系统、SDT-8跳台视频分析系统和STT-100穿梭实验系统均购自成都泰盟公司。
用伊文思蓝浓度分别为0.125、0.25、0.5、1、2、4、8μg/mL的甲酰胺溶液制作伊文思蓝标准曲线。每组取5只大鼠,10%水合氯醛麻醉,经左侧股静脉缓慢注入2 mL/kg伊文思蓝,体循环1 h,断头取脑。将脑组织置于甲酰胺(10 mL/g)中,匀浆后60℃水浴24 h,12 000 r离心30 min,取上清,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吸光度D(632)值,计算脑中伊文思蓝含量,标准曲线为y=A x+B,则
在黑色圆形水池(直径100 cm)中蓄水至水面高度约为45 cm,水温维持在20~22℃之间。水池分为4个象限,在水下约2~2.5 cm处放置一个圆形透明平台。取每组10只大鼠,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即训练阶段和测试阶段,训练阶段:每日同一时间将大鼠面朝水池壁从4个象限依次入水,限时90 s,若90 s内大鼠找到平台,则记录其逃避潜伏时间及运动轨迹,若90 s内未找到平台,则引导其找到平台,并停留10 s,加深记忆,连续训练4 d。测试阶段:撤掉平台后,限时90 s,记录大鼠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
箱体底部栏杆可通电,角落处放置绝缘性平台,每组10只大鼠实验前放入箱体中,适应环境3 min,实验开始后,底部栏杆通电,电压在0~30 V之间波动,记录5 min内大鼠第1次跳上平台后滞留的时间(即记忆潜伏期)和跳下平台的次数(即错误次数)。
箱体底部为可通电栏杆,中间以一个含可穿梭洞的黑色塑料板分隔成等大的两室,每组10只大鼠,实验开始前,将大鼠放入一室中适应5 min,实验开始后,给予大鼠光照10 s,若大鼠穿越至另一室,记为条件反应1次,若大鼠10 s内未穿越,给予10 s电刺激(电压36 V),大鼠逃避电击穿越至无电击室,记为非条件反应1次,10 s电刺激后仍未穿越,记为错误反应1次。每只大鼠每天完成1次,间隔20 s,重复循环20次,连续6 d,记录第6天每只鼠条件反应次数和错误反应次数。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Morris水迷宫中,对重复测量的逃避潜伏期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其余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所有数据表示为xˉ±s,以α=0.05为检验水准。
脑组织大体图片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和10 mg/kg PQ组蓝染明显较深(图1)。检测结果显示,2个PQ剂量组大鼠脑组织的伊文思蓝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图2。
图1 各组大鼠脑组织伊文思蓝大体图
图2 各组大鼠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
1和10 mg/kg PQ染毒剂量组大鼠的运动轨迹比对照组复杂(图3A),对大鼠训练期间逃避潜伏期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得出,不同剂量PQ引起大鼠逃避潜伏期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训练天数大鼠逃避潜伏期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逃避潜伏期均下降。PQ剂量组与训练天数之间存在交互关系(P<0.05),见表1。逃避潜伏期在不同剂量PQ诱导下,各训练天数的变化趋势不同,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各组逃避潜伏期逐渐减少,且10 mg/kg PQ组下降的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图3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试阶段,1和10 mg/kg PQ组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C。
表1 水迷宫训练阶段各组逃避潜伏期方差分析表
图3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和10 mg/kg PQ组大鼠记忆潜伏期均降低(图4A),错误次数均增加(图4B),10 mg/kg PQ组错误次数高于1 mg/kg PQ组错误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4 跳台实验结果
第6天训练结果,1和10 mg/kg PQ组大鼠条件反应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图5A),错误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图5B),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图5穿梭箱实验结果
PQ在肺、肝、肾、心脏中的急、慢性损伤作用已有大量研究[9],研究者逐渐开始关注PQ对脑的影响。有研究[10]表示10 mg/kg的PQ可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诱导帕金森病,而在PQ中毒幸存者的血液中检测到PQ的最高浓度为4.8μg/mL,以成年男性体质量76 kg,血容量5 000 mL为例,约0.3 mg/kg就能导致人体中毒。这个剂量相当于1/13 LD50(PQ对人群的LD50为4 mg/kg)。PQ对小鼠的LD50为130 mg/kg,10 mg/kg是可以直接引起人类中毒的[11]。但是,在PQ大量使用地区的居民和农药喷洒者是低剂量长期接触,所以本实验针对低剂量PQ(1 mg/kg)进行研究,选用生理盐水及经典高剂量PQ(10 mg/kg)进行对比。有研究表明,短暂一次性接触PQ的新生儿,血脑屏障受损,进入脑中的PQ明显增加[12]。血脑屏障由脑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基底膜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是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具有稳定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血脑屏障利用血管内皮细胞限制血管内极性物质的被动扩散。PQ通过胆碱摄取系统进入脑微血管内皮细胞。PQ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影响DA的合成、储存、转运和降解等环节破坏DA递质的稳态,引发神经元凋亡,从而导致类PD症[13]。在人群研究中,百草枯暴露与PD之间具有明确相关性[14]。
本文针对低剂量PQ对血脑屏障的影响进行实验,发现1 mg/kg PQ能够损伤血脑屏障,增加血脑屏障渗透性,进入脑中的PQ增加,从而损伤认知、学习、记忆功能。使得大鼠认知、学习、记忆功能下降。低剂量组(1 mg/kg)与高剂量组(10 mg/kg)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低剂量PQ的影响不容小觑,低剂量接触也能够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使PQ进入脑中作用于不同区域的脑组织,进而降低认知、学习和记忆能力。此结论为进一步研究PQ损伤血脑屏障的机制奠定了基础,为PQ影响人类健康的预防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