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如何细教

2019-04-10 23:58王济山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贝尔曼胡子文本

王济山

文本细读这一理念这几年已经被搞语文研究和语文教育的同仁们越来越多的说起,也越来越达成了共识,这也符合新课标对语文性质的定位:“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可见语言文字这一“细处”是根本,教育家叶圣陶说“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对语言“细处”的强调更是到了一个高度,文本细读的必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细教文本?如何指导学生把一篇文章读细,作为一线教师这一点变得更加重要。文本细教在教学上的体现就是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让学生读到文本的细处。如何设计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一下子就能聚焦到这个细点上去,这是教学上的难点。

在一堂市级优质课比赛中,笔者执教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就试图以细教文本这一理念指导教学。这一课的教学主要目标是分析贝尔曼这个人物形象。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分析这个人物:1.从居住环境品其人;2.从正面描写品其人;3.从侧面描写品其人。

一、以细处比较的方式细教文本

在从居住环境上品其人的环节,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有一次,一个艺术家发现这条街有它可贵之处。如果一个商人去收颜料、纸张和画布的账款,在这条街上转弯抹角、大兜圈子的时候,突然碰到一文钱也没收到、空手而回的他自己,那才有意思呢!(王仲年译)

他就会发现自己两手空空,头晕脑胀,一文钱的账也没有要到!(黄源深译)

问题:通过两组不同的翻译对比,发现本文表达的效果。

学生1:两种版本的翻译,王仲年的翻译多了一个想象的虚写,“突然碰到一文钱也没收到、空手而回的他自己,那才有意思呢!”这里假想“碰到自己”会更形象地写出收账人一无所获的尴尬,引人发笑,引人发笑的背后是心酸的泪水,这里还真是有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特点。

学生2:不仅引人发笑,也引人思考:既然这个地方巷子很多,那住在这里的艺术家也很多,但为何在寻找他们要账的时候却找不见?作者为何要说“那才有意思呢!”到底有什么意思?其实这里并不是没有人了,相反,这里的底层艺术家都藏起来了,因为他们太穷了,连作画的颜料、纸张、画布也买不起,这就深刻地交代了主人公贝尔曼的身份——底层的穷画家。

【教学感悟】以细处比较的方式体会本篇课文语言表述中的特点,这种方式很容易让学生聚焦到具体的词语上,特别是那些有差异的字眼上,经过细致的体会,学生会思考文字背后的深意,体会出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特点。比较式教学可以广泛应用于教学当中,笔者在讲授《雨巷》一课时,把闻一多《死水》的结尾与《雨巷》的结尾进行了比较。《死水》“断不是”“造出个”这些词语中能看出,诗人坚决明朗的态度就是打破旧世界并建立一个新世界;《雨巷》则是不明朗的,“彷徨”“希望飘过”等字眼可以看出是在旧世界中寻找渺茫的希望。这样的比较就使得一个不好理解的思想情感,变得易懂。

二、以细化问题设计的方式细教文本

在从正面描写品其人和从侧面描写品其人环节,笔者分别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问题一:如果你要为贝尔曼画一幅画,你最想画的是他的什么部位?想描画成什么样子?30—36段中哪些语句能给你的绘画提供帮助?(胡子、脑袋、身体、眼睛、手、眉毛)

问题二:最后一段哪个细节打在你心窝上?(鞋子、衣服、灯笼、梯子、画笔、调色板)

学生1:胡子,从具体描写胡子的语句“有一把像米开朗基罗的摩西雕像上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从对胡子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贝尔曼胡子之长。艺术家的胡子、头发都比较长,可以理解为贝尔曼对艺术的执着和坚守。

学生2:从“画笔”和“调色板”的细节去说,要抓住“几支散落”的画笔,“上面和了绿色和黄色的颜料”,这两处细节除了进一步说明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贝尔曼画的,也说明了贝尔曼在“凄风苦雨”的夜里,一个人爬上梯子,一只手拿着画笔,另一只手拿着调色板,可能还要嘴里含着灯笼作画的不易。从而更体现出贝尔曼那颗善良、济世的心。

【教学感悟】课堂的推进是由主问题引导的,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往往我们提出一个大问题,学生会抛开具体的文字笼统的讲,导致对文本无法读细,比如此处这两个问题如果从大的方面来设计,可以问“结合课文分析贝尔曼是怎样的一个人?”试想同学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会怎样?肯定是很难一下子聚焦在关键语句上的。上面两个问题的设计同样是分析人物形象,但却让分析细化了,学生会沿着老师的提示快速聚焦到关键语句上,并且由文字的表面意进一步深入分析到贝尔曼的形象特点。细化问题的教学设计可以应用到每一堂课中去,笔者在讲《秋声赋》一课时,主问题是“秋声有怎样的特点?”但又在PPT上细化了一下问题回答的模式:我从  (词或句)中,感受到秋声的       特点,这个词(或句)妙在         。这样的问题方式是主问题的细化,它的好处是让学生一下子抓住文句,同时也能对某一词语或句子进行深入思考。

三、以關键句诵读的方式细教文本

在赏析人物的环节上,笔者设计了一处局部诵读环节:

“什么话!”他嚷道,“难道世界上竟有这种傻子,因为可恶的藤叶落掉而想死?”

“唉,可怜的琼珊小姐。”

诵读要求:1.标出诵读中要突出的字眼。2.体会情感诵读出贝尔曼两句话语气的不同。

师生交流过程:老师让学生读,学生开始读得平静,老师让学生特别关注一下“嚷道”这个神态描写,并让学生情绪“激动”点读,好像学生还有些放不开,老师让学生拍着桌子再读,学生终于能把情绪表达得更为强烈。

师问生1:在读的过程中你体会到贝尔曼怎样的情绪?

生1答:生气。

师问:生气的背后是什么?

生1语塞。

生2答:是贝尔曼对琼珊的关心。

师问: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2答:越说她“傻”就是埋怨她不该寻死,应该活着;越说藤叶“可恶”就越衬托出人的“可爱”。

师问:还能从哪里读出来?

生3答:“唉”强化了对琼珊处境的同情;“可怜的”更是直接体现出对琼珊的同情。

师问:所以这不同的两种情绪,体现了贝尔曼怎样的性格特点?

生4答:外冷内热。

师:所以我们读的时候,既要读出表面的生气,又要读出内在的关切。让我们一起第一句拍着桌子生气地“嚷道”:(学生读);第二句让我们深情地关切地读:(学生齐读)。

【教学感悟】此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语气去读,在对比当中体会词句表达的情感的不同,并又情感深入地对词语的品味,有了准确的品味,再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就从整体上更深入地把握了人物情感,有了这层理解之后,再让所有学生齐读,这样同学们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一切都是通过诵读实现的。这种局部诵读体味语言的方式,完全可以推广到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在讲《愚溪诗序》时,让学生寻找“愚溪”之美的句子之后,让他们反复读“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樂而不能去也”。我这样指导:一是让学生看需要突出的词语,如“虽”“而”“眷慕”“不能”这些字眼的突出,也就是突出了作者对溪水的喜爱之情。二是从长短句的角度体会,读出节奏和诗人的情绪,“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四字短句,宜读得短促有力,读出一种强烈喜爱的情感,而“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是长句,宜读得舒缓,体现作者惬意、陶醉的心情。这样经过关键句的诵读指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字词背后的意蕴。

以上只是细教的三种方式,细教的方式还有很多,还需要再进一步探究。读细读深不易,教细教深更需探究。细教文本绝不是面面俱到的细,而是根据教学目标,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这些关键处有它的话语蕴藉,意蕴丰富,细教就是要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够深入浅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细处一步步走进文本的内核。教育家钱梦龙这样讲“文本不是抽象的语言符号的堆积,而是典范的、具有丰富思想感情和人文内涵的言语成品”。[2]可以这样理解,细教文本的本质就是让学生更集中的贴近文本的言语。因此用巧妙的方式细教文本言语,鉴赏言语中的深意,这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1

[2]钱梦龙.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

猜你喜欢
贝尔曼胡子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最后一片藤叶
眺望以爱为生的境界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贝尔曼舍己救人“行为”及“方式”的合理性
《在路上》文楚安译本中贝尔曼“变形倾向”的体现之一
赞美胡子(共4则)
飞起来的翘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