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措施分析

2019-04-10 04:08:28王惠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35期
关键词:体位心衰心率

王惠玲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厦门361000)

高血压具有病程长、难治愈、病发率高、进展慢等特点,常发生在中老年人群,目前诱发因素较多,包括用药、饮食、环境、遗传等,经研究统计[1],可发现大部分患者存在急性心力衰竭疾病,其是心脏病终末期症候群,在发病期间,可因为心脏长时间负重,引起心肌受损和收缩力减弱,进而升高心室舒张末期,增加容量负荷,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为了挽救患者生命,还需配合一项合理、全面、科学化护理指导方式,从而尽早恢复患者病情,减轻心功能负荷,稳定血压水平值[2]。而本文在面对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时,运用了不同护理指导,如下文所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 例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为试验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此次试验均在2017 年6 月22 日至2018 年6 月22 日期间完成。入选标准:(1)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大汗淋漓、面色灰白、烦躁不安、咳泡沫状痰、端坐呼吸,部分患者通过体检,可发现脉搏、心率增快,咳粉红色泡沫样痰;(2)患者能够完整表达内心感受,且自愿加入本次试验试验;(3)患者收缩压水平≥160mmHg,收缩压水平≥90mmHg。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重要脏器功能受损患者;(2)排除存在沟通障碍、语言交流障碍患者。

观察组平均年龄(67.19±4.28)岁,心衰平均病程(18.56±2.33)个月,高血压平均病程(12.67±3.52)年;性别:男性33 例,女性27 例;NYHA 分级:8 例为III 级,19 例为II 级,33 例为I 级;合并症:12 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14 例为肺心病,34 例为冠心病。对照组平均年龄(67.58±4.36)岁,心衰平均病程(18.74±2.58)个月,高血压平均病程(12.51±3.63)年;性别:男性32 例,女性28 例;NYHA 分级:7 例为III 级,18 例为II 级,35 例为I 级;合并症:11 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13 例为肺心病,36 例为冠心病。两组资料具有对比性,但不存在统计差异(P>0.05)。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做好基础生活护理,加强巡视,且做好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同时还需控制糖类物质的摄入,保持易消化、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饮食,且定时改变体位,定时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

1.2.2 观察组 采用全程化护理指导,主要措施:(1)健康教育:为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树立自我护理意识,且介绍本次发病的原因、诱因等,让患者充分了解遵医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存在水肿患者,需控制摄水量和体重,嘱咐患者保持良好情绪,避免过度忧伤、大喜大悲,且做好出院指导[3]。

(2)饮食护理:饮食原则需保持少食多餐制度,注意合理搭配,保持高维生物、高营养、易消化、低盐低钠等饮食原则。对于轻度缺钠、合并低钠血症患者,需停止使用利尿剂,以补钠口服为主,增加钠盐含量,且做好解释工作;对于中度心力衰竭患者,需将限盐量控制在2g/d 以下;对于轻度心力衰竭患者,限盐量控制在6g/d;对于长时间运用利尿剂患者,需增加钠盐的摄入量,一旦患者出现肠鸣音减弱、腹胀、乏力等低钾血症患者,需给予补钾药物治疗,且多食用深色蔬菜、柑橘、香蕉等含钾较高食物[4]。

(3)病情观察:①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当心电图出现心律失常、U 波增高现象时,需警示是否出现洋地黄中毒;对于出现意识障碍、恶心、呕吐、嗜睡、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时,需警惕是否存在低钾血症;②连接好心电监护仪,密切观察病情以及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③用药指导:a 强心药:对于使用地高辛、洋地黄等强心药物患者,需教会患者自测心率和脉搏方法,且一旦发现心率不规律、嗜睡、腹泻、乏力、呕吐、食欲缺乏等症状,需立即停药,且通知医务人员;b 利尿剂:若患者长时间使用利尿剂,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对此还需在用药期间,测量腹围、体重,监测电解质,准确记录24h 出入量,避免夜间服用,以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皮肤弹性、精神状态;c 血管活性药物:根据患者血压、心功能,合理选择用药,调整生命体征和心功能变化,合理调整用药速度和剂量;d 静脉补钾:对于中重度缺钠患者,需给予适当的等渗盐水和高渗3%氯化钠补充;对于中重度低钾患者,需静脉滴注补钾,但需注意速度不宜过快[5]。

(4)改变体位: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急性心衰,还需立即改变体位,从而减轻心脏负荷,目前首选体位为坐卧位,且将下肢下垂,从而改善肺通气,减轻肺淤血,减少回心血量。

(5)加强气道护理: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痰液黏稠患者,需定时给予吸痰,从而预防痰液阻塞,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引起窒息[6]。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观察组LVESVI、LVEDV1、LVEF、心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观察组压疮、胃肠不适、用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 论

高血压发病率可随着饮食方案改变、生活模式的改变,呈上升趋势,常发生在中老年人群,属于心血管常见疾病,且大部分患者伴有糖代谢紊乱、各脏器功能损伤,一旦高血压合并心衰,不仅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还可发生细胞外基质改变,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为了改善预后,挽救患者生命,还需加强临床护理工作。

表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χ±s)

表2 两组心率和心功能比较(χ±s)

表1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n(%)]

全程化护理能够整合医院资源,实现护理服务的科学化、全面化、针对化,属于一项新型的护理机制,可通过公休座谈、板报形式的健康教育,加深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度,及时缓解患者内心不安、焦虑、紧张感,减少机体耗氧量,利于治疗工作顺利进展;通过病情护理,能够密切掌握患者病情动态,从而实施针对化的护理指导;通过用药指导,可降低用药反应、胃肠道不适等发生率,进而改善心功能,减少心室舒张末期容量、静脉回流,增加组织有效灌注,降低动脉压和外周阻力,从而获取满意治疗效果;通过加强气道护理、改变体位,能够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病情恶化。

总而言之,全程化护理指导可缓解当前心理负面状态,改善心功能,用于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中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体位心衰心率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12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率多少才健康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10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12-02 00:50:10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离心率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离心率相关问题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4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