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瑾 郑伯仁
(福州市第二医院,福建 福州350007)
心力衰竭多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心脏的收缩、舒张功能产生障碍,无法使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引起静脉系统血液淤积现象,导致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最终引起心力衰竭[1]。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常会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出现心悸、冠状动脉、脑动脉等供血不足,具有极高的死亡率,严重威胁其身体健康,危及生命安全。因此,早期有效的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对患者及其医学界都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本文为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研究胺碘酮治疗此种疾病的应用效果,具体过程如下所示。
样本时间: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期间,样本来源:我院收治的70 例老年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5 例)与观察组(35 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2 例、女性13 例,年龄为45-86 岁,平均为(65.50±5.00)岁,病程为2-10 年,平均为(6.00±2.50)年,病理类型:高血压性心脏病10 例、风湿性心脏病9 例、扩张性心脏病7 例、冠心病9 例;观察组患者男性23 例、女性12 例,年龄为44-86 岁,平均为(65.00±4.50)岁,病程为2-11 年,平均为(6.50±2.25)年,病理类型:高血压性心脏病12 例、风湿性心脏病8 例、扩张性心脏病5 例、冠心病10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理类型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叮嘱患者遵循医嘱服药,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酸碱度平衡,并对其进行强心、扩张血管、利尿等治疗,降低交感神经兴奋程度,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以清淡低钠为主,保证充足睡眠[3]。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生产企业: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3254,规格:0.2g×10 片/盒)进行口服治疗,首次服用剂量为0.2g(一片),每天三次;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后,将服用剂量为每次0.2g,每天两次;患者病情处于稳定期时,将服用剂量改为每次0.2g,每天1 次。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内脑钠肽前体浓度、左心射血分数、心率和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后,监测两组患者体内脑钠肽前体浓度、左心射血分数、心率,详细记录结果,并进行比较。
治疗总有效率判定标准:显效:患者心悸、冠状动脉、脑动脉等供血不足症状改善90%以上,心功能改善两个级别,体内脑钠肽前体浓度下降在30%以上;有效:患者心悸、冠状动脉、脑动脉等供血不足症状改善70%-90%,心功能改善一个级别体内脑钠肽前体浓度下降在30%以下;无效:患者心悸、冠状动脉、脑动脉等供血不足症状未发生任何变化,心功能没有改善,体内脑钠肽前体浓度未下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4]。
采用软件SPSS21.0 对所研究数据行统计学分析,以χ±s形式表示本文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采用χ2检验本文计数资料,P<0.05 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对照组体内脑钠肽前体浓度与观察组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具有明显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前,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心率与观察组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具有明显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14%)与观察组(97.14%)具有明显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内脑钠肽前体浓度(χ±s)
表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射血分数、心率(χ±s)
表3 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n(%)]
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疾病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主要由一种或者多种机制导致,患者产生心力衰竭后造成机体电解质紊乱、神经体液无法正常调控,不及时进行治疗或者治疗不当会引起心力衰竭并发症,心力衰竭多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端,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心功能降低、心率增加、呼吸困难等,对其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5]。对于此种疾病,临床多对患者进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酸碱度平衡、利尿、扩展心血管等常规治疗,但无法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胺碘酮具有轻度非竞争性的α 及β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属于III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延长各部心肌组织、消除折返激动、减慢快钠离子内流传导速度,对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具有扩张作用,且不会抑制左室功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得出:治疗前,对照组体内脑钠肽前体浓度与观察组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具有明显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心率与观察组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具有明显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14%)与观察组(97.14%)具有明显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老年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疾病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进行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脑钠肽前体浓度、左心射血分数、降低心率,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