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探讨

2019-04-10 05:53宋宏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36期
关键词:酯类肺源硝酸

宋宏宾

(漳州市第三医院,福建 漳州363000)

在临床医学领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用于指代患者因肺动脉血管及肺组织慢性病变而出现的非组织功能结构异常症状[1]。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肺血管阻力增大、肺动脉压力增大及心脏扩张等症状为主。既有研究报道认为,肺气肿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肺源性心脏病发病风险相对较高[2]。冠心病指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此种疾病易导致心绞痛与心肌缺血等症状的出现[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是一种具有复杂性的心血管疾病。此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误诊、漏诊事故。本次研究旨在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情况。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的110 名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中55 名患者编入实验组,55 名患者编入对照组。实验组男31 例,女24 例,年龄在46-77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9±11.4)岁。对照组男32 例,女23 例,年龄在45-75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8±11.3)岁。经检验,实验组、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 法

研究期间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吸氧治疗及降糖降压治疗。医护人员在治疗期间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症状及酸碱平衡紊乱症状,并在患者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系开展强心治疗与利尿治疗。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利用硝酸酯类药物开展治疗。患者的治疗方式为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方案为60mg 多巴酚丁胺+10mg 酚妥拉明+300mL葡萄糖。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的实施频率为每日1 次,治疗时间为2 周。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利用藻酸双酯钠、肝素及复方氨基酸开展治疗。藻酸双酯钠的使用量为15mg、肝素的使用量为20mg,复方氨基酸的使用量为25mg,药物治疗方式为静脉滴注,治疗频次为每日1 次,实验组的治疗时间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实验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21.0 软件进行数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 描述统计,计数资料用数(n)或率(%)表示,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行χ2检验,如P<0.05,表示实验组、对照组的组内差异或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绞痛发作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疼痛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心绞痛疼痛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

实验组治疗前的FEV1/FVC 指标、PaCO2指标及SaO2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后的FEV1/FVC 指标、PaCO2指标及SaO2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4%,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949,P<0.05),见表3。

表1 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s)

表1 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s)

注: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组内差异显著,*P<0.05。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55 55治疗前7.9±0.8 7.8±0.7 0.698 0.483治疗后2.1±0.3*4.6±0.2*51.422 0.000治疗前800.9±10.6 802.4±11.7 0.705 0.487治疗后165.8±9.8*357.9±12.9*87.940 0.000发作频次(次/周) 疼痛持续时间(s/次)

表2 实验组、对照组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s)

表2 实验组、对照组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s)

注: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组内差异显著,*P<0.05。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55 55治疗前57.1±5.9 57.2±6.0 0.088 0.930治疗后67.4±1.3*64.1±1.2*13.833 0.000治疗前104.7±17.6 106.8±19.3 0.596 0.552治疗后49.7±9.2 63.8±7.4 8.827 0.000治疗前71.3±3.4 71.4±3.5 0.152 0.879治疗后90.3±1.7*82.6±1.2*27.433 0.000 FEV1/FVC(%) PaCO2(mmHg) SaO2(%)

3 讨 论

肺部病变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致病因素[4]。受肺部病变影响,患者的肺动脉压长期处于高位状态,并会让心脏负担有所增加。长期肺动脉高压下的心肌变化会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出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出于长期缺氧状态,受二氧化碳潴留、血液黏滞度变化等因素影响,患者的冠心病发病风险相对较高[5]。

根据本次研究的研究结果,硝酸酯类药物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过程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与自身缺氧状况有关。在患者缺氧程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患者体内红细胞数量变化会让血液粘稠度有所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导致血栓的形成。在出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症状以后,缺氧环境严重影响心肌细胞的新陈代谢,也会让缺氧时的心肌细胞敏感度有所下降,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心绞痛、胸闷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均与患者所处的缺氧状态有关。除缺氧环境以外,微生物感染与高碳酸血症也会给心肌细胞带来一定的损伤。应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的硝酸酯类药物具有扩张血管的功效。此种药物在应用于临床治疗以后,也可以让患者的肺动脉压力有所降低。在患者肺动脉压力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心脏的压力负荷也会有所降低。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对照组心绞痛发病情况有明显差异,表明硝酸酯类药物可以在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及缺氧状态的基础上,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实验组、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存在的差异表明硝酸酯类药物有助于身体各项指标的恢复。两组患者在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方面的差异表明硝酸酯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有助于患者的的呼吸情况的改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的恢复。根据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情况,镇静类药物和利尿剂等药物也有助于减轻患者病情。硝酸酯类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可以让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表3 实验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与缺氧之间具有一定联系,常规治疗联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在此种疾病治疗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酯类肺源硝酸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一道关于铁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的七种解法
透视硝酸核心聚焦命题考点
远志炮制过程中6种寡糖酯类成分转化机制
硝酸酯类药物的耐药及临床对策
青菜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积累和代谢初探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期66例临床观察
酯类微乳液的相变过程中电导率和黏度分析
硝酸钯生产工艺研究
不同通气模式在重症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