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初中生负性生活事件与焦虑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2019-04-10 05:55陈庆菊尹天子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置信区间性生活效能

陈庆菊 袁 园 尹天子

(1.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 550001;2.大方县坡脚中学,贵州毕节 551700)

一、引言

留守初中生是留守儿童中的一部分重要群体,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且分离时间不低于半年的18岁以下青少年[1]。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留守儿童数量约697万余人,占儿童总数的五分之一。由于留守儿童数量居高不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2]。留守儿童长期亲情缺失导致其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前人从学业、人际、情绪和行为等方面对留守儿童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大量研究者是从焦虑这一角度进行研究[3-5]。前人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的焦虑状况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初中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非留守初中生[6]。

初中生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是影响焦虑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留守儿童面对的生活压力事件明显多于非留守儿童[7]。大量研究发现,生活压力事件导致个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经历负性生活事件越多的个体焦虑水平越高[8-10]。负性生活事件是指在家庭、学校等场所发生的,需要个体对其做出改变以适应当下状况的事件[8],它是最常见的社会心理应激源和压力的主要来源,并对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11]。研究表明,生活事件与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尤其大量的负性生活压力事件对初中生的身心健康会产生巨大的影响[12]。应激过程模型[13]指出,应激过程包括应激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心理中介(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等)和心身反应(各种情绪反应及生理化指标)三个部分。心理应激是应激源受心理中介因素影响而产生心身反应的多因素作用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Jex S M等人在应激领域对自我效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应激反应的重要中介因素[14-15]。因此,根据该模型,在生活事件(应激源)与焦虑(心身反应)的关系中,自我效能感(心理中介因素)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成功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力的判断和推测,是个体应对和解决生活中各种难题的胜任力和自信心[16]。根据Bandura的理论,人们在感知觉、思维和行动方式上的个体差异决定了个体自我效能感水平的不同。譬如,从感知觉方面来说,自我效能感和常见的情绪如抑郁、焦虑等紧密相关[17]。已有研究指出,经历较少负性生活事件的个体,其焦虑指数比长期经历负性生活事件的个体低,因此更加容易获得自我效能感,且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健康心理的养成。生活事件能负向预测学生的自我效能感[18]。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个体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19]。自我效能感与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20]。因此,对于农村留守初中生群体来说,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对降低焦虑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概括而言,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越强烈,越有助于其积极情绪和积极心态的培养。

基于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本文尝试探索留守初中生在留守环境下的生活事件与焦虑的关系,并进一步了解自我效能感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为心理健康工作者开展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参考。此外,目前的研究还未涉及农村留守初中生在留守状态下经历的生活事件、留守状态下的焦虑情绪以及自我效能感三者间关系的探讨。因此,本研究拟以留守初中生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三者之间的具体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并重点探讨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为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辅导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贵州省毕节、遵义抽取8所农村中学的90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780份,有效回收率为86.7%。以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外出时间在半年及以上、年龄18周岁以下为筛选标准,得到留守初中生640名。其中男生295名,女生345名;初一学生221名,初二学生197名,初三学生222名;父亲外出的学生有282名,母亲外出的学生有168名,父母亲均外出的学生有190名;年龄范围在11~1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3.65±1.13岁。

(二)工具

1.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该量表由刘贤臣于1987年编制[21],采用5级评分的方法,由27项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反应的负性生活事件构成,每个事件的回答限定时间为一年内事件是否发生。主成分因子用6个因子概括:I人际关系因子,II学习压力因子,III受惩罚因子,IV丧失因子,V健康适应因子,VI其他。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05。

2.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

该量表由Spielberger等人编制[22],采用4级评分的方法,由40个项目构成,包括状态焦虑(Trait Anxiety)和特质焦虑(State Anxiety)两个部分。其中第1~20项为状态焦虑量表(S-AI),主要用于评定最近某一特定时间或情景的状态性的恐惧、紧张、焦虑等。第21~40项为特质焦虑量表(T-AI),用于评定人们经常的情绪体验。分别计算S-AI和T-AI量表的总分。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48。

3.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该量表由王才康修订[23]。采用4级评分的方法,由10个项目构成,用于评定个体遇到问题时是否能够解决的自信程度的心理机制。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796。

(三)数据处理

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信度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采用Process进行回归分析。

(四)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

本研究的数据收集均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共同方法偏差,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对量表中的所有题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24]。结果显示,共有20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其中第一个因子解释了总变异量的14.09%,小于40%的标准,这说明本研究中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

三、结果与分析

(一)生活事件、焦虑和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学上的差异性分析

表1结果显示,男女初中生除在生活事件得分上无显著差异外,在焦虑和自我效能感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上,女生均高于男生;在自我效能感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生活事件、焦虑和自我效能感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事件和焦虑得分随年级的递增逐渐上升,自我效能感得分随年级的递增逐渐下降。

(二)生活事件、焦虑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如表2所示,生活事件总分以及各分维度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以及总焦虑均呈显著正相关,除健康适应因子显著性p〈0.05外,其余因子显著性p〈0.01。而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且显著性p〈0.01。

表1 生活事件、焦虑和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表2 生活事件、焦虑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三)自我效能感在生活事件和焦虑间的中介作用

采用Process中介效应检验方法[25](设置1000次迭代),探索自我效能感在生活事件和焦虑间的中介作用,该方法提供中介效应的95%置信区间估计,如果区间估计含有0就表示中介效应不显著,如果区间估计不含有0,则表示中介效应显著。结果发现,生活事件对焦虑的直接效应显著(c′=0.082,SE=0.022,p〈0.001,95%的置信区间为[0.107,0.194])。生活事件通过自我效能感预测焦虑的间接效应显著(ab=0.079,SE=0.017,p〈0.001,95%的置信区间为[0.052,0.119]),中介效应值为0.082。生活事件对状态焦虑的直接效应显著(c′=0.035,SE=0.013,p〈0.001,95%的置信区间为[0.038,0.087]),生活事件通过自我效能感预测状态焦虑的间接效应显著(a1b1=0.095,SE=0.007,p〈0.001,95% 的 置 信 区 间 为[0.022,0.049]),中介效应值为0.035。生活事件对特质焦虑的直接效应显著(c′=0.048,SE=0.013,p〈0.001,95%的置信区间为[0.064,0.113]),生活事件通过自我效能感预测特质焦虑的间接效应显著(a2b2=0.121,SE=0.01,p〈0.001,95%的置信区间为[0.03,0.07]),中介效应值为0.048,具体见图1、图2和图3。此外,中介效果量的计算结果表明,4种效果量的置信区间都不包括“0”(见表3)[26]。因此,自我效能感在生活事件与焦虑间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

四、讨论与不足

(一)农村留守初中生生活事件、焦虑、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分析

图1 自我效能感在生活事件与焦虑间的中介路径

图2 自我效能感在生活事件与状态焦虑间的中介路径

图3 自我效能感在生活事件与特质焦虑间的中介路径

表3 中介效应量分析结果

人口学差异分析发现,生活事件得分在年级上差异显著,焦虑得分和自我效能感得分在性别、年级上差异均显著。农村留守初中生中女生焦虑显著高于男生,这与以往的研究一致[27],可能原因是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使得女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与马伟娜的研究一致[28],可能原因是在农村留守这样的环境下,女生体验到的焦虑比男生更多,因而相对于男生,女生对自我能力的肯定就较少,认为自己不受家庭和老师以及同学的重视,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导致自我效能感比男生弱。农村留守初中生中,初一学生的生活事件得分均显著低于初二、初三学生,这与刘佰桥的研究结果不一致[29],可能原因是初一学生从小学阶段步入中学阶段,刚离开父母进入中学这个新的环境,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还未经历过多负性生活事件,因而在生活事件得分上显著低于初二、初三学生,鉴于生活事件和焦虑间的相关关系,由于初一学生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少于初二、初三学生,因此体验到来自家庭、学校、学习方面的焦虑较少,而且初一学生刚接触新知识,没有感受到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因而焦虑情绪不明显。同上述性别差异一样,在年级上,初一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较于初二、初三学生要高,可能原因是初一学生刚接触新的知识,加之较少经历负性生活事件,且较少体验到不良情绪,因而更有信心面对自己未来的学业,认为自己能够很好应对学习任务。

(二)农村留守初中生生活事件、焦虑和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根据相关分析结果,生活事件和焦虑均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的负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活事件和自我效能感对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与马伟娜[28]等、陆小兵[30]等、金牧羊[31]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对于农村留守初中生来说,来自人际关系、学习、健康等方面的生活事件以及自我能力和家庭环境等其他方面的因素对其焦虑水平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当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和朋友的关爱以及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功越多,其焦虑体验水平才能降低,才有益于他们的心理健康[18]。前人研究表明,留守初中生焦虑程度比一般初中生更严重,长期的焦虑情绪必然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考虑从他们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进行追踪调查和其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来改善留守初中生存在的严重焦虑情绪,具体实施方法如下:①为农村地区的留守初中生建立调查档案,每三个月为每一位学生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记录在册,形成长期的追踪研究,与此同时,调动学校、老师和社会各方面对其提供积极的支持与关爱,减少不利的生活事件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影响;②对于留守初中生来说,学校是他们长期所处,并且与人接触最多的环境,学校心理老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不定期地开展情绪调节和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心理讲座,抑或在学校组建心理活动小组,组织同学们参与一些团体辅导活动,从而减轻由于焦虑等不良情绪带来的影响[32]。

(三)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调查的被试群体仅限于贵州省,因此研究结果的推广性还有待探讨;收集的数据缺乏纵向追踪研究,初中生属于发展性群体,其心理变化的时间效应还未可知;今后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除了自我效能感以外的其他中介变量对二者关系的影响,从而构建多重中介模型进行验证。

猜你喜欢
置信区间性生活效能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基于预警自适应技术的监控系统设计
效应量置信区间的原理及其实现
性爱和谐有秘诀
几个月没有夫妻生活正常吗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性生活10大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