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才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视角,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种真正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学生思维碰撞真实发生,让课堂学习真实地生成,让学生精神真正成长的状态和结果。
【关键词】学生;视角;互动;成长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248-01
笔者在初一年级借班上课,在课前未与学生见面的情况下,用了60分钟上了一节完整的公开课,听课教师及专家的一致好评。现截取备课、教学过程中的几个片段进行简要分析。
一、互动基础:自主阅读批注
有具体要求的阅读批注,既是基于学生有效学习为基点的教学设计理念,也是学生真正学习的起点。
1.查阅资料。
作者简介
2.用红笔进行阅读批注。
(1)在最令你感动的地方批注。
(2)在你有感悟的地方批注。
(3)在语言表达有特点的地方批注。
(4)用你最习惯的符号批注。
3.结合文章,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从检查结果来看,不少同学批注颇有亮点,对文章的理解非常到位。如学生A在文章第二段点评道:交代了两件不幸的事情,一个“也”字突出了祸不单行的现实,写出离别时的家境,渲染悲凉气氛,为突出父亲爱子之情做铺垫。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本来就很难过,却以此来安慰我,表现出父子情深。
思考:思考和评价与阅读如影随形的,没有思考与评价就没有真正的阅读,而学生的阅读总是以自己的语文经验与生活经验来理解文章的,因此学生的思考与评价,必然带有自己的特点,有时甚至还会是错误的,因为课文的内容往往存在着高于学生语文经验与生活经验的内容。在班级教学背景下,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不同的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会因人而异,这正好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重要资源。课堂互动教学正是通过这种交流互动,让学生思维碰撞,扩展学生的语文经验,让语文学习真正地发生。
二、“我觉得《背影》写得一般”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调查啊,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
众生:好。
师:说好的请举手(看学生举手情况),好,请放下。有一位同学没举手,你的意思是说他写得不好是吧?
男生A:我觉得《背影》写得一般。
师:好,你请坐。那么多同学说好,它好在哪儿呀?谁来说说?
生B(与同学互动):我再补充一下,最后一段也写了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青布马褂的背影,这是前和后呼应,也写出了作者对他父亲那个背影印象特别深刻。
师:你补充得很好。八年了,作者依然清晰记得,说明印象太深刻了,所以这也是以背影为题最为重要的原因。
师:刚才提问的同学,满意吗?
生B:很满意。
师(面对生A):我得问了一下,我本想到课下时问你,结果还没等我问你,你就主动回答问题了,刚上课时,你觉得文章一般,现在你觉得朱自清的文章怎么样?
生A:一开始看着没什么感觉,同学一说,隐藏着的东西被同学们给挖掘出来,于是就把我给感动了。跟以前读的文章比较,我觉得这篇文章原来还是很不错的。
师:我觉得你这就是一个飞跃,我相信就凭着你这种感觉和认识,再过两年的话,你会发现朱自清这篇文章会更好,我非常为你高兴,你已经取得非常大地进步!
思考:在以上片段中,男生A开始对《背影》的评价与其他同学不一样,这再正常不过了,但我们不要忽视他。正是一直在关注他,所以我才在下课前10分钟对他的学习进行追问,令人欣慰的是他对《背影》有了新的认识、新的体会,语文学习在他的头脑中得到真实发生。
在互动中尊重每一位同学的个性化理解,既是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也是这就是教学民主的体现,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一个前提。因为学生个体是有差异的,因此对文章的理解也必然不同。我们应该允许和鼓励学生有不同见解,甚至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而绝不能以多数同学的理解替代个性化理解,更不可以以教师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
三、“我也有与朱自清相近的生活体验”
师:作者前头“笑他迂”已经有些自责了,这里有思念,心里也有些懊悔。作者写这篇文章,过了3年的时间,他爸爸读一字一句地读了这篇文章,读完以后,心情特别激动,因此就这篇文章使得父子之间所有磕磕碰碰都烟消云散了。
男生C:老师,我上网调查了一下,您刚才说的那个我这有一个描写,我能读一下吗?
师:好啊!
男生C:“……朱父接到开明书店寄送的《背影》散文集后,坐到小椅上,戴上老花眼镜,一字一句地诵读起来,眼中好像猛然间放射出明亮的光彩”。
“老师,我对您之前说中国人感情表达的含蓄是有体会的。因为我父亲長年不在国内,所以我们一年中才能相见一次到两次,而且一次也不过半日,每次我们相见的时候,并不是诉说什么,我们一般是踢会儿足球,或者打会儿篮球,或者是玩一些游戏,根本没有那么多感情表达,但是跟我爸爸在一起,感觉浑身都暖融融的,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感情的流露。我觉得我和朱自清的感情是相通的,我父母尚且在世,自己也还为他们的健康担忧,就怕他们离我而去了。
师:我刚才好好表扬了刚才发言的女同学,现在我更应该给你点赞!你令我非常感动!虽然你一年当中就相处半天,踢足球打篮球,这仅有的突出父子情深的具体交流场景,被你的这双明亮的眼睛就给定格下来,深深地刻在内心。今天我们一起读朱自清的《背影》,父子深情便在你的心湖当中激起了浪花,由此可见,你是一个既聪明又具有高情商的一个男孩,将来一定会更加美好的未来!
男生D:老师,在父亲和儿子闹矛盾方面,我也有与朱自清相近的生活体验,我们现在在青春期,再加上您说的这个中国人这个含蓄,在我爸爸批评完我之后,我连他的那张脸都不想看见,只有他背过身去,我才看到他。我记得小时候他批完我送我送我上学,他送完我之后,我只要看着他背过身去,然后从车里边走过,我就感觉有一种对不起他的感觉,有许多东西直到到现在我才理解。所以我觉得《背影》写得很好!因为文章也抒发了我的思想感情。
思考:上述片段中,学生C与学生D将文章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对作者、对生活的理解,这个过程就是阅读教学中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过程,其关系是一种精神融合、情感共振的平等交往关系。在互动中,师生通过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语文知识经验,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
阅读教学中的共情使语文教师既能够“感同身受”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问题,又让学生主动与文本和作品形象共情,促进学生学会体验,学会领悟,学会感动,学会沟通,使学生形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