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对藏家班学生教学效果的重要性研究

2019-04-09 03:25刘丹利
文理导航 2019年4期
关键词: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效果

刘丹利

【摘 要】本文通过对同门课程不同教学方法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汉语教学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藏家班学生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若干条提高藏家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藏家班;教学效果

随着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不断提出,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民族地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也引起了许多藏家班汉语教师的重视,并使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

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先搞清楚什么是跨文化交际。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能每天都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所谓跨文化交际,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不仅包括与外国人的接触,本国内部不同民族间的互相接触也属于跨文化交际。对于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学界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具体来说,即便是属于同一文化背景的人,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活习惯等都不会完全相同,所以每个人在跨文化过程中都应该被视为一个独特的文化个体。所以,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至于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基本的观点是,一种在理解、掌握非本国或本民族文化与交际技能的基础上,灵活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文化冲突的能力。基于对跨文化交际认识的全面深入,这一概念也在不断完善。

二、同门课程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分析

笔者分两次在两个藏家班以不同方式在(一)(二)两个班教授同一门课程《阅读与写作》的相同教学内容《诗歌》。不同的是,第一次,在两个班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在教授诗歌时,按部就班地讲解诗歌的定义、分类、特点等内容,案例分析多采用教材安排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现在的大部分《阅读与写作》教材的诗歌安排得多是汉民族的经典诗歌,很少涉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诗歌,即便有,数量比例也比较少。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也属此特点;第二次,在两个班融入了跨文化交际思维的教学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了解并尊重藏民族文化习俗的前提下,教学内容也不仅是单纯的教材知识传授,而是在讲解诗歌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时,融入了藏民族与汉族等其他民族文化的诗歌分享与诗歌文化的介绍,分析它们的不同,以及这种不同由于地理环境、历史状况、风俗习惯等方面产生的原因,让藏家班学生认识到,各民族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都值得尊重,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在理解的同时,各民族璀璨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也吸引着藏家班学生在珍惜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从主观上接受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知识,改变了之前被动甚至抵触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笔者以“藏家班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效果调查”为题设计了调查问卷,四川民族学院两个藏家班学生,每班40人,共80人参加了此次问卷调查。

在“你认为第一次课程的教学效果怎么样?”的问卷中(此项为单选题),26%的同学选择良好,67%的同学选择一般,7%的同学选择不太好。在“你认为第二次课程的教学效果怎么样?”的问卷中,92%的同学选择良好,8%的同学没有选择,而是在其他后面横线上填写的基本内容是:总体来看喜欢第二次课程。

在关于你认为影响这两次课程不同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的问卷中(此项为多选题),绝大多数同学把原因归结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同,99%的同学选择师生相处愉快,彼此尊重;98%的同学选择了教师对藏族文化的了解和尊重是关键性因素;93%的同学选择了教师的素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这表明,汉语教学中影响藏家班《阅读与写作》课程中《诗歌》内容不同教学效果的总因素就是教学本身。实际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很重要的一方面在教师个人素质中对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掌握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挥上,即证明了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对藏家班学生的教学效果是有重要作用的。

三、跨文化交际训练的方法

基于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对藏家班学生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要提升藏家班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需要进行适当的跨文化交际训练。当然,这个训练过程,可能是汉语教师单向的提升,也可能是师生双向的提升。但在跨文化交际训练之前,需要达成一个共识,一线教师尤其是作为民族地区的非本民族教师,要更加认识到教师的工作不仅是教书,而是包括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且育人应该在教书之前。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们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虽然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但目前在我国教育教学的各个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轻人文、政治、道德素养的培养,这样的结果便是青年一代爱国意识、社会和家庭责任感的淡化,那么,以良好的心态尊重、喜爱和接受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就无从谈起。因此,笔者认为,汉语教师可以在日常交往或课堂教学中,采用正面教育或侧面引导的方式做这几方面的工作: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对社会、家庭的責任感;培养学生的上进意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挖掘和激发其自身潜力;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尤其是与自身文化差异较大的人或群体接触时的仁爱和宽容之心。有这样的情感和思想准备,才能为跨文化交际训练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接下来,笔者将总结若干条较为实用的藏家班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训练的方式。

1.自觉了解、学习藏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习俗

汉语教师可以利用传统书籍或现代网络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或课前通过阅读或观看有关藏族的一些书籍或视频资料,也可以通过广泛地与藏族同胞的交流和接触,在交往中学习传统和发展中的藏族文化习俗特点,掌握和藏族人成功交际的技巧。

2.对比分析训练法

对比分析训练法较适合用于课堂教学中,能起到既加强教师又锻炼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双重效果。这种方法的常用做法是,先介绍在目的地发生的若干反映文化冲突或体现文化差异的案例,然后对造成这种差异或冲突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最终使训练者对不同文化产生认同。例如:从称谓上来说,各民族人民在见面时候的称谓有所不同,汉族人见面时往往问“您贵姓”或“你贵姓”,让人觉得很礼貌、很有素质。可是,如果汉族人与藏族同胞见面问“你贵姓”,就会出现尴尬的场面。这是为什么呢,了解藏汉姓名文化的同学就会知道,因为几千年来汉族人的姓名由姓和名构成,而藏族人大多数是只有名而无姓的。所以不了解彼此文化是容易造成文化冲突或跨文化交际障碍的重要原因,只有彼此了解才能彼此认同接受、友好相处。因此,对比分析训练法也是很多跨文化训练人员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3.互动分享训练法

互动分享训练法是一种操作性较强的训练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学习者对文化的敏感度。汉语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以座谈的形式组织藏家班学生在轻松、舒适的氛围中交流分享他们曾在跨文化交际时真实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哪些是容易适应的,哪些是不容易适应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共同讨论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会同时得到提高。

虽然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对藏家班学生教学效果的作用明显,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语言和文化风俗习惯是容易掌握的,但价值观念、思想认知上的分歧是较难适应的。所以,必须提高藏家班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所提出的训练方式只是抛砖引玉,丰富和改进跨文化交际训练方式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193-194

[2]周邵生.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育人功能[J].高教论坛,2009(01):75-77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民族学院科研项目“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民族学生教学效果的重要性研究。”(项目编号:XYZB16004)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委婉语教学研究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浅谈体验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