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志敏 徐爱华 任静娜(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滑雪头盔作为滑雪运动过程中滑雪人员头部的防护产品,主要功能是在滑雪运动过程中用来吸收撞击能量,防止或减轻佩戴者头部的意外伤害,从而减少伤亡的发生。
滑雪头盔的安全防护功能主要体现在头盔的结构、佩戴装置稳定性、佩戴装置强度、减震性能、抗穿透性等方面。滑雪头盔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质量主要取决于原材料材质、配件质量和生产工艺。滑雪头盔主要由壳体、缓冲层、舒适衬垫、佩戴装置等构成,关键工序包括壳体成型、缓冲层发泡成型、组装等。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滑雪头盔外壳有两种:PC(聚碳酸酯)和ABS(工程塑料的一种)。缓冲层为头盔结构的关键部分,主要作用是吸收撞击时的能量,材质一般为E PS(发泡型聚乙烯),同我们平时包装所用的那种白色泡沫一样。舒适衬垫(内衬)的作用就是增加佩戴者的舒适感,主要材质是海绵覆合各种布料,如起毛布、剪毛绒等,也有部分品牌用热压的内衬,热压的好处在于看起来更精致。现在许多滑雪头盔的内衬设计为可拆式内衬,可拆式内衬的好处就是便于拆卸清洗。佩戴装置的作用是把头盔稳定的固定在头上,在运动时不易脱落,一般有织带和扇形扣组成。有的头盔上设计有眼镜扣,用来固定滑雪镜。
滑雪运动作为一项高危险性的体育运动,提倡滑雪人员佩戴滑雪头盔进行滑雪活动,对于保护滑雪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2017年修订版)中第二十三条(一)规定“滑雪场所应积极倡导滑雪者佩戴头盔”。在进行滑雪活动时,正确的佩戴滑雪头盔可以有效的降低滑雪时对运动人员头部的伤害。头盔的质量好坏极大的影响了佩戴人员在发生碰撞时的受伤害程度,佩戴不合格的、劣质的头盔不仅达不到保护作用,还可能会对佩戴者造成新的伤害。
滑雪头盔质量直接关系到滑雪佩戴者的生命安全,是消费者关注的热点,由于滑雪头盔的标准缺失,目前滑雪头盔产品未实施过质量调查,也未开展过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共采集滑雪头盔样品30批次,每一批次的采样数量为4顶。为保证样品的代表性,采样按随机原则进行;同一次采样中,同一生产企业、同一型号的滑雪头盔产品不得重复。
本次质量调查根据市场销售份额,采用分层采样方法,主要按照产品的销售价格划分,分为高、中、低档三层产品,其中,高档产品为销售价格在850元以上,中档产品为(450-850)元,低档产品为450元以下。然后再按照每层随机抽取的原则进行抽样,确保覆盖各地域,使样品具有代表性。
本次质量调查采用从市场上购买样品的形式进行采样,其中高、中、低档产品的采集比例为1:4:5。滑雪场一般情况下都提供滑雪头盔的出租业务,开展滑雪头盔的出租业务。消费者在需要佩戴更合适自己的头盔时,一般会选择在电商平台上或者实体店购买滑雪头盔,携带滑雪头盔到滑雪场进行滑雪活动。为了切实的反映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本次质量调查在电商平台上采集的样品批次较多。
表1 采样方案
本次质量调查依据欧盟标准E N1077:2007:E《高山滑雪和单板滑雪者用头盔》进行检测及判定,检测项目为涉及佩戴人员安全的四项关键指标:减震性能、耐穿透性能、佩戴系统强度、佩戴系统稳定性。
本次质量调查的不符合项目为减震性能、耐穿透性能、佩戴系统强度,共计有11批次的产品不符合E N1077:2007。其中有9批次样品的减震性能不符合欧标,2批次样品的耐穿透性能不符合欧标,1批次样品的佩戴系统强度不符合欧标,见下表。
表2 检验项目不符合率统计表
(1)减震性能。
减震性能是头盔最重要的安全指标,也是头盔的保护性能的关键点所在。这项指标反映了运动人员在佩戴滑雪头盔碰撞到障碍物(如树干、石头等)时,碰撞的能量通过头盔传递到佩戴人员的头部时,头盔对能量的吸收减缓作用。
E N1077:2007《高山滑雪和单板滑雪者用头盔》标准中规定:进行减震性能试验时,将头盔佩戴到合适大小的试验头型上,从1500mm的高度下落到平面砧上,(冲击速度为5.42m/s),对每个头盔冲击两个位置,要求每次冲击的峰值加速度不应超过250g,且在测试后头盔不应会有对佩戴者头部造成额外伤害的破损 (有锋利边缘或点等),防止对人员造成二次伤害。每顶头盔试验前必须进行室温(20℃±2℃,不小于 4小时)、低温(-25℃±2℃,不小于 4小时)的预处理,模拟头盔在室温存储、低温环境(室外滑雪场)环境条件。碰撞冲击试验时采用平面砧进行试验,模拟运动人员佩戴头盔撞击到滑雪道的障碍物的情形。
减震性能是头盔的保护性能中最为重要的指标,直接反映出头盔在经受碰撞时对碰撞能量的减缓吸收作用,一般取决于缓冲层的密实程度和壳体的韧性。减震性能出现不符合欧标的原因为生产企业在选材上选用了劣质材料,因这些材料具有低温脆性,在低温预处理后的减震性能试验时,头盔的壳体易产生脆性开裂,有可能对佩戴者造成伤害,属于危及佩戴者的破裂,从而丧失其对佩戴者的保护性能。
(2)佩戴装置强度性能。
佩戴系统性能分为佩戴系统强度性能和佩戴系统有效性。佩戴装置强度性能和有效性是考验佩戴者发生碰撞时,佩戴装置能否牢固的将头盔固定在使用者头部,从而保护使用者减轻伤害的重要指标。E N1077:2007中规定:测试后动态延伸不得超过35mm,残余延伸不得超过25mm,测试后在经正常操作解脱系统后,佩戴系统仍应使头盔可从头型上脱下。
佩戴装置强度性能不符合欧标的原因一般为企业选用的零部件结构设计不尽合理,产品的系带插齿尺寸明显较为细小,导致在佩戴中头盔系带处较易断裂,从而造成系带扣的松脱,头盔容易脱落,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佩戴系统强度试验时有1批次样品的系带扣的插齿断裂,经与其他头盔进行比较,发现该样品的插齿的结构明显细小,导致强度不够,在试验时失效断开。
(3)耐穿透性能。
考察头盔经测试后撞头不得因穿透而接触到该测试的头型。模拟滑雪人员在佩戴头盔与障碍物相撞后头盔能否不被障碍物穿透而起不到保护作用。对于A类盔的试验冲击下落高度为750mm,B类盔的试验冲击下落高度为375mm(即为A类盔的一半)。如果滑雪头盔的抗穿透性能不达标,在运动人员佩戴头盔与障碍物相撞时,可能会导致滑雪头盔被碰撞物的锐角或锐边穿透,伤及佩戴者,起不到保护作用。
按照采样地点样品不符合率进行统计分析,见表3。
本次风险监测区域覆盖了实体店、电商平台、滑雪场等滑雪头盔的日常销售场所,在电商平台采集样品较多,发现产品不符合的概率较大。经检测发现,电商平台采集的滑雪头盔样品的不符合率为45.8%,不符合率很高,显示在电商平台采集的滑雪头盔产品存在较大的使用风险,需要引起消费群体和监管机构的重视。
表3 采样地点不符合率统计表
在实体店采集样品时,由于同一规格型号的头盔要求4顶,许多实体店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导致在实体店采集样品较少。此次实体店和滑雪场采集的样品较少,风险监测数据的广泛性、普遍性还不够充分,实体店和滑雪场的滑雪头盔产品的质量状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按样品的价位档次统计样品不符合率,见下表。
表4 价位档次不符合率统计表
从统计结果看出,高档头盔经检测未出现不符合项目,中档头盔的不符合率为33.3%,而低档头盔的不符合率为50%。可以看出,价格是影响头盔质量的重要因素,建议广大消费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要选购价格过低的头盔产品,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佩戴人员的人身安全。
(1)给消费者的建议。
建议消费者在超市或者商店等正规渠道购买滑雪头盔,尽量避免购买价格过低的产品。不要购买无品牌型号、无生产厂家、无警示说明标识的产品。在选购时按说明书要求或在销售人员指导下,正确系上系带,扣上搭扣,用力拉一拉,不应出现系带撕裂、连接件脱落及系带扣松脱等现象。用拳头或手指用力按压头盔的内缓冲层,应有轻微反弹感,以既不坚硬,也不出坑、不掉渣者为好。
(2)标准及法规方面的建议。
目前滑雪头盔产品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多数企业依据企业标准进行产品生产和销售,造成企业生产无统一标准可依据。建议我国标准部门可参考欧盟标准,尽快制定出台滑雪头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滑雪头盔的质量性能进行统一的规定指导,从而保障消费者佩戴质量合格的滑雪头盔 。
(3)生产企业及协会方面的建议。
生产企业应加强行业自律,强化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意识,严格把好质量关,杜绝有安全隐患的产品在市场流通。行业协会应约谈相关生产企业,敦促企业加强质量管理,鼓励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手段、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