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源廷 赵伟锋
摘 要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现状出发,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思考,从深化工程教育体系改革、搭建實践教育活动平台、丰富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等方面对培养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新工科建设 工程实践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新兴经济产业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工程教育提供巨大的人才保障。2017年2月,教育部审时度势,适时推出了新工科建设计划,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由此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新工科建设也迅速成为了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新工科的本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核心目标是培养伟大的工程师;也就是说,新工科建设就是要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新技术发展的现代化工程创新人才。因此,如何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于新工科建设的具体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当前我国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当前的中国已经形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体系,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1100多所学校举办工程教育,1.9万多个工科专业,在校生约550万人,毕业生120多万人。然而,我国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工程教育还面临着从量变到质变的巨大挑战。中国工程院潘云鹤院士就明确指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存在着工程性与创新性缺位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实践环节薄弱导致的工程性缺失;缺少多样化和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工程科技创新的兴趣培养这三个方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各种条件限制,很多工程教育课程仍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动手实践尤其是产业实践,无法满足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课程知识陈旧,前沿性、实质性工程教育内容供给不够,很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近年来高校重学术科研、轻实践教学的现象较为突出,使得从事工程人才培养的教师其本身教育背景与工程实践经验也有所欠缺,这些都制约了当前高校培养优秀的工程创新人才。
2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
2.1丰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重视工程教育实践环节
为更好地应对新工业革命的挑战,满足“中国制造2025”对高层次工程创新人才的需求,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教育需要不断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如在理论教学体系中开设工程讲座类课程,涉及与工程实践相适应的经济、法律、环境、安全和健康等方面内容,开设工厂设计课程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加强对于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依托于近年来建设的一批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逐步丰富完善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创业项目、实践训练等分步骤、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环节的学分要求,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2搭建工程教育活动平台,培养综合能力发展
高校应充分利用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政策条件,不断让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到工程实践项目中去,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依托于“挑战杯”、“互联网+”等各类竞赛,以比赛项目培养综合能力的发展,举办科技文化节、工程创新论坛、实验室OPEN DAY、学术交流报告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
2.3校内校外合作,丰富完善工程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相比于课堂的理论教学,对于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导师的切身指导显得更加得重要。一方面要加强留校青年教师的工程能力,与企业建立年轻教师工程能力培训途径,定期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和学习,解决学生培养中教师工程能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建设一支有行业背景的校外企业师资队伍,让更多优秀的工程型人才充实到高校教学中,如到校为学生授课,举办工程讲座,指导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校内学业导师+校外企业导师的双重指导,丰富完善工程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2.4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
高校应当扩宽办学视野,不断深化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一方面高校应该主动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交流,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更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应该利用企业强有力的硬件资源和师资力量,借助卓越工程师训练计划等项目,在企业建立工程实践能力培训基地,将部分实践环节转移到企业的实地工作环境中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工程实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长为高层次的专业型人才。
3结语
在新工科背景下,利用当前高校和企业的多环境优势,通力合作,通过不断深化工程教育体系改革,搭建各类工程教育活动平台,丰富完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培养高层次的工程创新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有利于推动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不断前行,真正实现从工程教育大国到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吴邵兰,赵三银,黄长征.地方本科院校新工科专业建设质量保障路径研究[J].大学教育,2018(06):18-21.
[2] 宋余庆,陈权,刘哲,朱轶,潘天红,刘会霞.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创新人才国际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基于“ 双跨” 团队体验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建构[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1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