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雷 钱亚林
【摘 要】通过阐述“佛系文化”的含义、影响和调查“佛系文化”对高中生价值观的影响现状,从而分析在此文化背景影响之下,提出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有效方法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佛系文化”;思想政治课;高中生;正确价值观;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92-01
“佛系”,作为2017年年末和2018年年初最流行的网络词汇之一,该词形容是一种不在意、不走心、看淡一切的生活态度和处事趋向。该词最早来源于2014年日本的某杂志,该杂志介绍了“佛系男子”。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佛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看破红尘、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在“佛系文化”潮流的影响,衍生出的“佛系学生”,而是“佛系高中生”则是本文探究的主要群体。何为“佛系高中生”?具体表现在拥有佛系课堂观、佛系作业观、佛系复习观、佛系分数观等特征的高中生。解读高中生“佛系”亚文化,探究其出现原因,寻找到“佛系文化”影响下思想政治课如何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理念和方法,对于把握当下高中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对做好高中生思想政治的引领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课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方法
1.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思想政治教師,自身就是一本行走的教科书,因此,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具有公正思想、奉献精神和爱国精神,要具有高尚的人格,能够不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有力的教材。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高大的形象,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行不断感染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认识真善美的伟大,假恶丑的可恶。对学生,教师要怀着一颗仁爱的心,要尊重学生,使学生学会如何爱人与尊重人;教师要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工作中要认真负责,使学生认识到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意识的可贵;教师对教学事业要充满爱,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多奉献、少索取,使学生感受到奉献精神的可贵等。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多层次,全方位地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够爱老师、敬老师,能够自觉向老师看齐,这对于培养培养学生有效成人,有效成才,对于使学生逐渐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这对于促进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负责任的人、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具有积极作用。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2.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认识。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课担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他们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知识是以概念、原理的形式出现的,学生要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必须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同它所反映的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把它们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同如何运用它们结合起来,对不同观点进行辨别,对复杂事物进行分析,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使学生既培养和锻炼认识问题的能力,又提高思想政治觉悟。[2]现在很多高中生感觉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性差,认为思想政治只是讲一些骗人的理论,没有任何实际价值,所以学习的积极性很差,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不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比如,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辩证地看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引入课堂,如当代人一切向钱看的行为,社会不公的问题等。把这些现象引入课堂中,使学生能够剖析现象的本质,不断研究分析现实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这些现行,并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这些社会不良现象的存在是必然的,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问题,但只要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完善,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不影响社会主义发展的大方向。这样,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效学习政治知识,更能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方向,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学生的认识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促进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固化的知识学习为目标,学生学习是为考试服务的手段,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和价值需要,学生束缚于“改变命运”的压力,受制于固定的学习内容和重复乏味的训练,失去了自我的存在。[3]高中思想政治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把老师作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而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觉地去感悟,去践行,掌握话语权,实现老师和学生之间真正的沟通,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让老师成为学生的朋友。平等的交流方式能让老师真正了解学生的心中所想和思想动态,激发高中生学习正确价值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从而完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其自觉地在社会生活中践行正确价值观。同时,高中思想政治老师在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和爱护学生,多多在精神层面对学生进行帮助,引导学生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增加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在信息爆炸化和文化快餐化的当代。对高中生在思想政治课上进行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必须与社会生活的现实情况相联系,把正确价值观的优越性结合事实摆在学生的眼前,才能令他们信服,进行正确价值观的教育方法和形式还要不断创新,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正确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做到因人而异,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及价值观念的转变情况,重视各阶段之间的过渡。
二、思想政治课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新课改和关系到国家前途及民族命运的双重要求
1.新课改提出新要求。
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首次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纳入了《课程标准》之中,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共同构成了新课程的课程目标体系,开始应用于中学课程的各个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是最高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将知识与生活、情感联系起来,把德育和智育相结合,促进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提高公德意识、学会做人做事。[4]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就是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能力。中学思想政治课自身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中学生成长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核心价值理念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就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它的成功与否和学生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即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密切关系。它是教学创新方面最富于挑战的环节,也是素质教育能否落到实处的最终着眼点。因此,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中必须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中最重要的方面呈现出来。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了如下规定: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祖国的未来在青年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5]高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能否具备正确的价值观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现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家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给新时期高中生的成长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所以说对高中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时不可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会对世界观产生积极的作用,可以巩固、完善、促进世界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子路篇》.
[2]夏经桐.政治课堂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2.
[3]王嘉毅,马维林.再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意蕴与实践样态[J].中国教育学刊,2015.08.
[4]张松.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05.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0.
作者簡介:徐雷(1991.10-),女,安徽安庆,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庆市水利局,研究生,助理工程师,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钱亚林(1992.1-),男,安徽安庆,国网安庆供电公司,本科,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