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戏曲演员对角色的体会

2019-04-08 02:51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锡剧戏曲艺术

叶 亮

(常州市武进锡剧团,江苏 常州 213000)

作为一名专业的戏曲演员,不仅需要积极适应剧情、时间变化等,不得脱离剧中人物。必须保证表演的内容在剧本特定的情境中,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还要通过人物主观意识准确把握剧中人物所处的背景、环境等,只有更全面掌握人物行动,才可以成功塑造人物形象。因此,戏曲表演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将剧中人物的行动、活动等都演绎成生动化、形象化的动作行为,从而将表演艺术升华为个人艺术。

一、戏曲艺术植根于民间

演员要演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必须要创造角色,理解人物,勇于实践,不断探索,把握角色的主题.挖掘人物的性格核心,这样塑造的艺术形象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一个演员能否成功的扮演好一个角色,首先必须对所饰演的角色与剧中其他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深刻认识,那么分析精研剧本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从而才能准确把握表达和传达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感情起伏。

戏曲艺术在戏曲舞台形象的处理上也是爱憎鲜明的,这是戏曲的群众性和人民性在表演艺术上的反映。就其性格刻画的深度说,具有深刻的批判力量;但在艺术上却是精雕细琢,在进行道德评价的同时,充分满足观众对美的欣赏要求。

演员与同台的其他配角演员之间,血脉交融,情感交汇,相互刺激,相互依存,好比“红花与绿叶”交相辉映,呈现出缺一不可的态势,现代人塑造古代人物形象,这与现代人的生活经历、行为意识更是相隔甚远,就更需要演员与角色融为一体。因此,演员要从自我出发,寻找自身与角色相近的东西和相似的情感,并加以扩大,还应设法抑制与角色相反的东西,通过演员的身心情感去塑造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二、艺术来源于生活

戏曲表演中的每个人物形象都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它将真实生活进行最好诠释,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找到戏曲艺术的存在价值。演员要在亲身体验基础上,借助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包括人物背景、遇事态度、思维方式等,充分理解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思想以及情感,从而演绎出形象、生动的人物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传统戏曲艺术所遗留下来的文化,具有丰富的艺术底蕴,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精神思想,为人们带来一定的文化熏陶。戏曲的每一个剧种都有它的观众群,不同人有不同的喜好,这正是戏曲生命力的强大之处。戏曲对生活的反映应该具备广阔性,却又不丧失其针对性。

三、锡剧艺术一枝独秀

太湖之滨的江南水乡,山明水秀,物产丰饶,工农业与商业发达,水陆交通便捷,文人荟萃,文脉源远流长,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古朴的吴歌、典雅的昆曲,丰富多彩的乡村俚曲,孕育了具有江南水乡情趣和特色的江苏省最大的地方戏剧种——锡剧。被人称誉为“太湖红梅”的锡剧,曾是新中国成立后华东地区三个新兴剧种(锡剧、越剧、黄梅戏)之首,公称为“锡老大”。因其产生与流行区域均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在各级政府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建国以来,锡剧走过了一段令人注目称颂的发展历程。先后出现了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的剧目,例如:《双推磨》、《庵堂相会》、《庵堂认母》、《珍珠塔》、《红楼夜审》、《红花曲》、《红色的种子》、《孟丽君》、《玉蜻蜓》、《寻儿记》、《三夫人》、《海岛女民兵》……也涌现出了姚澄、王兰英、沈佩华、梅兰珍、杨企雯、王彬彬、王汉清、吴雅童、刘洪儒、倪同芳、吴小英、王建伟、俞介君、郑桦、徐澄宇、孙中、钱惠荣、许应、田夫等一大批颇有艺术成就和影响的艺术家。

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特别是现代传媒手段呈现多元化,对中国的传统戏曲剧种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而锡剧犹如在风急浪涌的太湖之中的一叶小舟在风雨中飘摇,有惊愕!有感叹!有焦虑!也有呼喊!锡剧观众锐减,演出市场萎缩,从业人员思想不稳,一些人员主动改行下海经商成为不争的事实。

同样面对“戏曲不景气”状况,锡剧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继承和发展越剧流派艺术,主动积极培养新生力量。同时涌现出了一批深受越剧观众喜爱的青年一代演员。在戏曲的困境中,找准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以改革戏曲音乐唱腔,发扬演员优势打开了局面。

俗话说:戏无情不感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曲表演作为一种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思想新文化的表演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和喜爱。我们的生活就是一出栩栩如生的戏曲剧目,并绽放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锡剧戏曲艺术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普及教育对锡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江苏锡剧文化登陆香港、澳门
传承锡剧文化,打造中队特色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纸的艺术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