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凤萍
七、请问:你说的是谁的衔接?
有园长担心,做常青藤教育,放弃集体教学,孩子没有养成这方面的好习惯,将来如何适应小学、中学的生活?如何实现幼小衔接?
我的思考是:这个不仅是我们在面对的问题,小学也在面对。
据我所知,中小学的反思与改革,行动可能比幼儿园还要深入和快速,幼小衔接也在关注。所以,当我们按照当下的要求去培养当下的习惯时,可能孩子进了小学又遇上了改革,这可真是令人尴尬的事情。因此,我的想法,无论什么,只要回归到儿童这个本位,外部世界如何变化都无动于衷,而只专注于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选择对孩子最好的行为即可!当孩子获得的是属于自己本来的成长时,走入新的环境,他会有力量去适应、改造、接纳,这也是我们对常青藤教育的信念!
八、“我爱体育,但不爱上体育课”
学生,学是根本,没有学习,谈何教育?又何来教育质量?
在《爆裂》这本书中,作者讲到一个例子,美国一名教育学家汉密尔顿和全美各地2000位家长以及孩子进行沟通,得出一个让人困惑的结论。他发现,孩子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是很浓厚的,但是对学校里面的大部分课程不感兴趣,换句话说,学习和学校之间的关联性很低。
其实,这样的结论,身在其中的我们是有直接感受的。爱体育,但不爱上体育课;爱音乐,但不爱上音乐课;爱文学,但不爱上语文课……但作为教育者,或者制定教育体系的人们,一直相信着教育、学校的作用,才努力走到今天这个样子。即便发现问题,也是在这个基础上修正,而不是从根源上反思,这使得教育改革常常无疾而终,或难以推进。
孩子对学习充满兴趣,但对接受教育和被学习却本能地抗拒。当学校不能成为他产生需求的场所,不能让他尝试各种可能来寻求答案,更不能按照自己的需求和节奏學习时,学校无法支持真正的学习,学生也无法进行源于兴趣的学习。
换个角度讲,学校需要立足于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来改变自己,提高与学生学习的关联度,这是学校提升教育质量唯一的出路。
九、教育是为了让每一个个体的人更好
在教育中,教师如果一门心思就想着怎么教育孩子,而忘记了教育的本来,会很容易陷入到形式中,并以为那是孩子的需求。无论人们如何阐述教育的本质,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教育是为了让每一个个体的人更好,无论他的生命质量,还是他的生活品质。
由此,教师就不能想当然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不能只是按照来自不同方面的要求行事。而是要诚实地回到孩子那里,在想着完成教育目标和任务之前,首先应该想到的是眼前的孩子,清除杂念,耐下心来理解并找到孩子的需求,找到与需求一致的方法,将目标搭载于需求。这应该是教师作为教育者需时时反省的良知。
在学习和实践常青藤的过程中,尤其深入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我们不只是要做成一个项目,而是要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地、诚实地检讨自己,是否在面对孩子的每一瞬间,都体现着为了孩子的本来?我想,唯有如此,才能走向真的教育!这也是致良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