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艺敏
引言:在传统教学中,老师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对法律规则进行讲解,一方面根据大纲老师进行讲义的编写,另一方面根据老师的讲授,学生对讲授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老师根据编写的讲义出题,学生按照学习笔记进行复习,最终通过考试检验学习效果。这种方式通常只能使学生被动接受相关的法律知识,对于法其中的原则、概念以及相关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无法完成社会和时代发展赋予法律教育的人才要求和培养目标。
现在法学教育随着案例辩论法的实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对于这一新的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老师予以重视,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国外法学教育中这一教学方法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学生对各项法律问题的学习和思考,使其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1]。在实施教学中,可以对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组织学生着重的进行分析和讨论,将其涉及的法律问题,通过辩论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1.批判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经典法律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不仅可以对相关的法律理论进行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将实现理论内化的教学目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还可以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判断能力起到培养作用。法律教学中会遇到的难点就是法律知识具有抽象性,内容枯燥,但又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实际生活和教学内容,选择有争议性和针对性的经典案例,组织学生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并积极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通过这样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这种教学方式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改为案例辩论,学生为辩论的主体,而老师只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分析案件中出现的法律问题中,进行思考和互相深入探讨,从而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老师和学生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
1.运用原则 在进行此方法的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择遵循教育性原则,要为实现教学育目的服务,因此案例必须融入政治意识和思想内涵,同时在进行案例分析时,也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法律意识;同时在选择上,还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相应地平衡,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以及爱好进行选择[2]。
比如面对刚进学校的新生,法律知识结构相对较薄弱,知识覆盖面较少,还没有具备一定逻辑分析能力以及相关的法律意识,因此这时候选择的案例应以有趣、简单为主,为了提高学生十减运用的能力,还需要选择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经典案例,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与之相关联,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能充分发挥此教学方法的作用和功能。
2.应用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的作用主要是案例讨论的发起者,同时通过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的案例进行导读,引导学生开始进行案例学习。比如根据教学内容,老师选择适合的相关案例,针对其中的背景以及所涉及的法律知识和关键点,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对案例进行剖析、判断和探讨,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手段对解决相应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案例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了培养。
在案例辩论环节,老师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将学生进行分组,并组织其相互合作,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完成辩论前的准备工作,学生可以轮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同时根据辩论的情况,老师还可以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对学生的辩论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使学生充分掌握案例包含的知识内容和要点。
3.法律模块教学 在中职德育法律教学中,法律实训模块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以培养学生法律职业能力为核心,将理论知识更好的与体验实训融为一体,更注意于学生的后期发展。现在德育教程的章节内容主要依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划分,对知识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进行充分的体现,通过将课程视为实训模块折方式,为实训教学安排一定的课时,在单项实训模块儿再设置若干子模块,通过子模块的实训教学达到单项理论知识的学习。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课程组合成一个实训综合模块,学生通过单项模块实训中得到的相关经验和知识,开展综合实训模块的学习和研究,对学生法律专业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结语:通过这种辩论式的教学方法,以及法律实训模块方式的应用,使中职德育法律教学的传统模式得到了改革和创新,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娱乐激发,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运用的知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有效地培养,值得更深入的研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