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是新课改“一标多本”的产物。这是贴近新课标要求设计的,按照每单元的话题,以完成一个具体任务为目标,设计了一系列近似于真实生活活动的课改教材。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成对或小组活动的方式,亲历语言实践,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活动过程中获得语言运用能力。任务型教学是一种高标准﹑高要求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我国国情、教情和学情制约,甚至有人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理念边缘化”的说法,这一说法对在任务型教学中遭遇问题的教学实践者来说发人深省。我们重新来剖析新教材发生了哪些重要改变。在使用任务型教学法实施教学时,应该以什么为核心来组织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活动过程中实现语言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用任务型教学组织大班额教学和学生学习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应该遵循什么思路寻找有效途径才能接近新教材教学的既定目标?本文剖析了用任务型教学实施新教材教学的难点和提升的途径。
新课改教学对每一位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满足于实施语言训练和认知活动,不能区分练习和任务,甚至对任务型教学理解为教学步骤上的任务一、任务二依次类推。这些做法完全有悖于新教材的语言运用理念。新教材的基本活动单位是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生活的任务,这些任务的真实性越高,就越能体现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在编排这些生活中的具体任务时还编排了配合这些任务实施的辅助性语言技能训练,如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的每单元任务和活动项目(task&project)前面出现的技能训练(skills building)部分。
英语教材的教育指导思想、课程思路和设计理念不同,对语言知识在学习中的地位和功能认识就不一样,因此它们组织语言知识的方式和对知识项目的权重考量也不相同。教材的知识组织方式这一内在形式是反映教材编写者的观点、理念和方法的。新教材从词汇选择标准、分类尺度、学习和拓展要求,都更注重实际要求。在语法选项尺度和学习要求上趋向于淡化语法的系统性,注重在实际中把握语句结构,在使用中逐步习得;在语法教学方式上鼓励渗透,提倡感性接受。根据这样的设计思路,新教材已演绎成以话题为主线,按知识和技能的不同组合方式,以模块形式设计,把每个单元的重点语言项目渗透到各个教学部分,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交叉组合。
为了呈现真实语境,新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的纯文本形式输入模式,而在呈现方式上使用了报刊界面、网络界面、图表、标牌等直接、有效的信息接受体验方式。对信息的接受是一个流程而不是静态文本,并且大幅度强化了语言信息的动态设置,“真实生活动机的有效卷入是新教材适应课改理念在信息传播机制上实现的重大突破”。
在课改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是一种高标准、高要求的教学,因而很多教师将之束之高阁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文化知识背景、跨学科理解能力、教学班的规模和层次、个性化能力差异、教学条件等多种因素对任务的设计和实施都是很大的考验。设计任务让学生实施,实际上是把语言习得镶嵌在任务完成的意义协商过程中,从而产生更高质量的语言输出来促进语言的发展。现在关于失败的任务活动分析较多,有把问题归结于活动设计层面存在问题和活动实施层面存在问题,也有称之为任务设计不恰当和任务实施不恰当。这些说法都凸显了教学中的两大误区:一是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实质模糊;另一个则是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缺乏准确的分析和把握。
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发展至今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研究者除了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理解其规律外,还运用社会文化理论揭示的普遍学习规律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和“支架”这两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在教学中加强这两个概念的指导作用,能有效减低工作中的盲目性和低效性。维果斯基创立的“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的落差。”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理解为:任务实施前后学生实质上能跨越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变化范围。任务前定位学生的个人语言水平层次或班级整体学生语言水平结构,通过“支架”,暗喻为“参与任务活动的学生在进行意义协商过程获得的运用某一语言功能谈话的过程”来完成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要获得这一“支架”,关键在于教师设计的任务活动是否能充分地激活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在意义协商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语言知识与对话者及语言材料之间的差距;并引发学习者对语言输入意义和结构的分析,而后重组自己的语言结构促进语言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对任务的选择,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一具体的语言运用目标上,让学生通过完成不同特征和类型的任务,有计划地促进其语言输出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任务完成得越好,“最近发展区”的空间距离会越大。
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创设科学、合理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思维、积极运用,获得“支架”,促进已有的语言能力水平向前发展。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更新和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