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彩兰
在素质教育的不断倡导与推进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要求更高、更新,急需要优化创新英语阅读教学。教师要正确解读思维导图内涵,将其科学地运用到英语阅读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引领学生合理剖析英语课文整体结构,深化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并巧用英语阅读方法,在发展英语阅读能力与素养中实现个性化成长,更好地践行《新课程标准》下的生本教育理念。
传统英语阅读教学忽视了从整体上把握阅读材料,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记忆和理解,而思维导图的应用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阅读材料内容繁琐,阅读过程中的生词、生句极容易导致学生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学生的阅读过程会十分被动,缺乏独立思考,因此难以把握各部分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内在逻辑关系,这样学生自然难以完整地将阅读材料进行复述。英语是一门语言,因此要学好英语必须大量地背诵和复述,不断强化每个单词、句子的学习。思维导图尤其适用于学生复述和背诵环节,过去学生都是死记硬背,尽管学生最后能够流畅地背诵出英语材料,但是学生并未在脑海中建立系统的记忆网络,学生仅仅是将材料零碎地“塞进”大脑,缺乏清晰的逻辑,当真正需要运用英语时,学生需要在凌乱的脑海里寻找碎片式的背诵材料,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复述和记忆阅读材料,提高复述和记忆的质量和速度。例如,在教学“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时,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在文章中勾画出来做好笔记,接着再将整个故事绘制成条理清晰的思维导图,之后展开对该篇阅读材料的仔细分析。到阅读课结束之前,学生对这篇阅读材料中的生词、生句已经有了基本的把握,教师先给学生自由时间看着思维导图复述这个故事,接着再请个别学生起来复述。学生一边看思维导图,一边回忆阅读原材料,当复述遇到困难时再打开书查阅,直到能够大致将故事全部复述清楚为止。
一切的英语阅读学习都是为了英语写作做准备,思维导图可以利用其对思维的延展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也可以成为思维导图的开发者,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现有的文章内容,对人物行为和背景介绍产生大量的思考和想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中,都是以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在一个固定的思维下根据阅读题目去文章中寻找答案,一般都是以单词找单词,对文章内容一知半解,更不必说从中得到的写作能力,这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要让学生自主制作思维导图,让其有一个独立自主清晰的阅读思路,把握阅读材料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最终化为已用。例如,在“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的阅读教学中提出“Translate the title‘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Who can read the new words for us?”两个问题,再让学生根据这两个问题进行思维导图制作,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也可以写一些英语小短文。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具有的活跃思维是高效学习必不可少的。
学生在上完英语阅读课程后,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进行课后的复习,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然后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逐渐完善,并检查自己是否存在英语知识点的疏漏,从而丰富和扩大自己的英语知识,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学生在进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随时翻阅自己的思维导图,在考试之前,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有助于学生查漏补缺,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深对英语的记忆。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巩固环节,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讨论活动,将讨论的主题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并让学生分享思维导图的建立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把握自己的思维形成,同时也能够让教师更加准确地判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以此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此外,在学习完课本的阅读教材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比如围绕某一主题或知识点,让大家以思维图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答案和见解,从而既能够实现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巩固和理解,还能够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和悟性,提升学生英语教学质量。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出现,无疑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一大福音。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形式,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细化,同时还可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但思维导图也有一定的缺陷,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通过对课堂的把控及教学形式的加持,弥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