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英语合作教学策略

2019-04-07 19:50李燕灵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英语教学教学模式

李燕灵

引言: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传授知识逐渐向学生扩散,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其学习主体性被大程度弱化。但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实践应用性极强。如果教学模式不进行改革,仍然采用传统教育模式,学生所学到英语只会是哑巴英语,学生的英语成绩与其语言表达能力也会逐渐两极分化。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增加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用语言表达的方式传授英语知识。合作教学相较于传统课堂而言旨在端正师生的教学位置,即增强教师的课堂主导性和学生的课堂主体性。通过合作教学的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散型思维得到提高,为学生今后众多科目的学习奠定基础。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应该不断对教学方法做出创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合作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高中三年的英语学习中,高一年级作为高二与高三年级英语教学的基石,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今后的英语水平走向。很多学生因为初中英语水平较弱,对高中英语科目的学习提不起兴趣。针对这一现状,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对英语的自信,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改变英语薄弱的情况。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方式,加强对知识点的学习与理解,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断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例如教师在进行高一英语《Eating Around the World》时,教师可以提前向学生下发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查阅资料,找出文中所提及国家的饮食文化,在上课时进行汇报。通过这一方式,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被充分调动。并且,通过进行简单的课前调查,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可以得到大幅度加强,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水平做好先决准备。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学习[1]。

二、采取合作教学,激发学生热情

在高中的英语教学中采取合作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提升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但是合作教学法并不是适用于任何一个章节的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此外,在进行合作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每一个小组均包含好,中,差三个水平阶段的学生,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达到互帮互助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英语对话交流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由选择座位,让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能聚在一起开展讨论。在开始教学前,教师应该将学习任务发布给各小组,让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学习,整合后用英语进行汇报。在每一个小组汇报完毕后,教师要对其进行点评,最终评出“最优小组”,给予表扬。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不仅学生的团体意识会得到加强,其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口语水平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可谓一举多得[2]。

三、利用合作教学,促进信息辅助教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已全面步入信息化时代。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教学应多采用信息辅助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水平。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我国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黑板教学变成多媒体白板教学,板书也从以前单一的文本变成了音频、文本、图像相结合。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制定和讲解简单的PPT课件,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本内容。并且通过对PPT课件的讲述,学生可以更加清楚课本内容的结构,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勇气也会得到加强。

例如在进行高一英语《My best friend》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各小组通过制作PPT的方式介绍小组成员,采取一对一的介绍方式,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有上台表现的机会,增加自身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四、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教学阶段引入合作教学法旨在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一作为高中阶段的起点,教学意义十分重大,合作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自发地投入课堂学习。此外,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法将不同水平的学生聚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上进行互帮互助,在增强学生之间感情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团体意识和责任感。先进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对教学进行辅助,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教师还应在教学方式上做出改变,使学生可以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进行学习。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英语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