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滨江
引语:作为一门在理科中比较偏文的学科,我们在教导学生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应该用合理的方式让他们去适应这门特殊存在的学科,让他们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因此,在学习高中生物的过程中,教导学生用勤奋努力的学习态度和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去演奏好这“三部曲”便是我们最重要的目的,本文就是讲述如何去教导高中时期的学生学习生物。
学习生物首先最基本的就是学习书中的重点内容,由于生物是一门偏向文科的理科,它的特殊在于对每个知识点的每一个字都不能有偏差,比如:当题目显示问“什么可以释放抗体的细胞?”正确答案可以是浆细胞,也可以是效应B细胞,但是如果你答成了B细胞,那么这道题将不得分;再比如,问题问道“少量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生长,但过量的生长素又会抑制生长,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正确答案是说明了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但是如果答成了双重性,即使两者意思相差不大,但是在判分的时候依旧不得分。同时,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许多重点词,比如:“本质”、“功能”、“作用”等,每一项着重点后面都是不一样的知识点,所以当我们遇到这些关键的重点词时,必须要反复看几遍,多次确认过后才可以写,虽然“功能”和“作用”在意义上类似,但是两者的答案却相差很多,一个概念,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也正是体现了生物学科的严谨性。
对于生物的学习学生们当然不能仅限于教材,因此,在熟练掌握教科书上的知识点之后,我们应该教导学生更多的应该去关注一下某些重点知识点所衍生出的课外知识点,这也就是意味着要积累大量的课外知识,这在学生考试的过程中也会有着很大的帮助,为了区分考生的能力,往往在最后几题当中会加入一些课外衍生的知识点,这时候,谁的课外知识积累的多,谁就更胜一筹了。所以,参照一到两本的辅助资料,对拓展学生的学习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助。
学习生物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做大量的题目与总结重点的知识。
1.有效地做题目 我们把做题当成积累的过程,在题海里提炼出其中的精髓,经过大量时间的刷题,我们会总结出历年考试中哪些知识点出现的频率较高,这样的话就可以对于那些高频出现的知识点进行着重的分析、学习和熟记。纵观近几年来的考卷,我们常常会发现,出卷老师最喜欢的就是去混淆一些类似的知识点。比如在关于有丝分裂的题中,他会给出很模糊的提示,让很多考生误以为是有丝分裂分裂期的前期阶段,但其实是末期。因为有丝分裂分裂期的前期阶段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而有丝分裂分裂期的末期阶段的主要特点恰好相反,是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所以如果恰好考生对这个知识点比较模糊,那么就会有很大的可能性在此题目上失分。所以,在大量的刷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去发现这其中的重要知识点,然后去进行熟记,并且理解背诵,这样在下一次遇到类似知识点时,我们就可以很有保证的去回答,不会受出题老师陷阱的打扰。
2.科学的总结重要的知识 在进行大量的刷题后,我们大概可以总结出这其中关键重要的知识点,而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进行分类汇总。每个模块所对应的知识点都不一样,先把每一个模块的知识点进行分类,例如选择题,一般出现在选择题之中的大部分都是相对于简短易错的知识点,“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什么样的膜?”、“脂质所包括的有脂肪、磷脂和什么?”、“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多糖的是哪个?”等等,然后出卷老师会在选项中给出模棱两可的选项来选择,比如第二个问题,正确选项是固醇,这时出卷老师可能就会用胆固醇这个选项来模糊这个答案;再比如第三个问题,多糖有淀粉、纤维素、糖原等,但是很多考生就会误以为糖原是单糖,反而把原本就是单糖的葡萄糖误认为是多糖。所以,对于某些简短的知识点,我们更应该去教导学生仔细的去记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错误的发生。同时,在结束这个知识点模块分类汇总之后,更为关键的是找经典例题。准备一个错题本,将每一个重要知识点所对应的经典例题记录下来,并且进行自己对这道题目的小范围总结与反思,这样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有重点、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去复习。在积累错题的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的将知识点融会贯通,把原本独立的知识点贯穿在一起。同时,在对于某些带有图片的题目时,我们要认真仔细的观察其中的纵坐标横坐标都分别对应了什么,每一个交点、拐点、曲线的走势以及正负半轴都有着自己相对应的含义,所以在错题整理的过程中,尽量的教导学生把每一种可能都画下来,进行分析总结,这样在下一次遇到的时候就可以很好的理解分析了。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整体的生物教学水平,除了以上几点的参考建议,还需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更多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