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村初中数学厌学成因与策略

2019-04-07 19:50:58黄晶蕊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数学科数学课堂

黄晶蕊

关健词:厌学成因;学习动机;兴趣的培养;心理指导;思想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出现,新课标的改革,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初中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多。特别是农村的初中学生厌学现象更是明显,甚至由厌学发展到缀学。在厌学中存在着对某些学科的厌学特别的突出,例如数学科,存在很多的厌学学生。农村的初中学生对数学科厌学状况更甚。这种现象使我们农村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感到头痛、感到力不从心。忠诚教育事业是我们的初充,有效地扭转“厌学”数学的趋势成为使命,成为目前数学老师着力解决的问题。

事出必有因,抱着这种想法,我们在长时间的教学中尝试着了解学生厌烦学数学的原因。这些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区域厌学的原因不一样,这当中既存在外部的因素,也存在着内部的因素。

1.教育制度造就学生厌学 国家《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小学可直升初中。在小学阶段就有厌学表现或厌学倾向的学生,随着初中数学学习要求的提高和学习难度的加大,他们的学习障碍和困难也日益加剧。厌学数学的情绪就会产生,并且学生知道不管考试成绩如何,因为九年义教育法的规定,总会有书读,总会初中毕业。招生制度在现在的教学中对学生厌学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每年学生毕业,我们老师最关心的是学生有没有去注册读书,不管学生的成绩有多差,数学科几分,多门科总分不到百分。我们都要想着法子劝说学生读书。甚至还要多次下乡家访,建议学生读职校,完成任务。这种做法在学生和家长中形成了一种观念,就是现在读书不需要成绩,并且在农村中广泛流传。故在农村的学校中每届学生有大部人厌学,从而厌学数学。

2.社会、家庭等不良因素影响学生厌学 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农村的家长、学生拜金主义思想日益严重。十年前,我在这里教书时,对学生讲读书前程,读书脱贫等道理,很多很多学生大受鼓舞,用心读书。在学习上,他们既勤奋又刻苦,特别热爱理科,他们坚信,学好理科,以后就业,理科有很大的选择。孩子们经常围着老师问问题,这种学习氛围由几个发展到几十个,学数学的热情洋溢在整个班级。但近几年随着翠山湖工业区发展壮大,碧桂园商住房的开发,鹅城酒楼的开业。这附近的村民有了田地的补尝,有了就业的机会,教育孩子的思想有了转变。大学生毕业就业难客观事实,衍生了上学无用论,家长的思想受到了动摇,迎合了学生不想学习的心理特征,为厌学找到了充分的理由。近三年,我校有部分学生每天放学,或周末就到鹅城酒楼打钟点工,这些学生成绩一落千丈。发现问题找学生了解谈心,学生认为打工有了自己的钱,可以自由支配。告诉学生会影响学业,撕毁前途。学生认为只顾眼前,现在读书和赚钱两不误。

3.课堂教学方法过旧,导致学生厌学 当今,新科标的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对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以往填鸭式教学,满堂灌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对不上号,满足不了新时代孩子的需求。教师“主讲”,学生“主听”这种枯燥无味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依赖性增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缺失,合作和交流得不到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低下。过旧的教学模式令学生在学习中有这些表现:一是学习主动性差;二是无学习方法和能力;三是产生厌学情绪。

4.数学科的自身因素是学生厌学的原因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数学理论及数学概念是用高度抽象的语言概括的,超过了自然科学的一般抽象。数学不象其他学科具有故事性、趣味性、情感性、色彩性、以及可操作性。数学学习方法抽象,定理证明要通过严紧的逻辑推理和严密的计算完成,给人一种难以理解的困惑。面对这种困惑,学生感到数学科枯燥无味,没有吸引力。使学生没有求知的欲望,自然而然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5.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厌学

(1)农村的学生学习需要层次较低,大多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而学,因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调动起来,课堂中无意识记强于有意识记,对所讲的数学知识没有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长久下去,对学习数学失去内部动力。学习自觉性差,得过且过。

(2)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实在难以学习,进而产生厌烦情绪,放弃学习。一部分学生从小学开始数学基础比较差,基本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无法做,更别说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解法,这些学生都无法接受。故进入初中以后,这些学生上课如听天书,什么数学知识都不懂,谈何兴趣。因而厌学自然而产生。

(3)思想素质差,抵挡不住信息网络的诱惑。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整天想着玩手机、打游戏。甚至拿着手机在课堂上玩。即使不玩,也无心听课,坐着发呆,或伏在桌子上睡觉。数学课堂最为明显的就是“倒下一大片”。这些学生他们纪律松散,怕吃苦,爱享受,生活我行我素,对数学科缺乏应有的兴趣。厌烦的心理情绪由然而生。

针对以上分析的种种厌学以及厌学数学的原因,我们作了大量的调查和改进工作,得出以下几点解决学生厌学数学的对策。

1.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纠正不良思想,树立正确人生观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是没有能力改变教育制度和社会舆论。只能从思想政治入手教育学生。从而通过教育,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平时上课时,我们除了向学生传播课本的数学知识,更注重传授人生及科学知识。建议学生观看中央九台——纪录片《辉煌中国》,让他们了解中国桥、中国车、中国网、中国船、中国飞机、中国自动化码头等先进科技,是由平均年不到35岁的年轻人创造的。让他们知道先进科技来自于知识,来自于学习。更让他们懂得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告诉学生,无人超市的出现,无人驾驶的汽车的诞生,各种劳动力机器人等自动化的出现,而他们作为新一代的社会生力军,如果没有知识,没有文化,今后就很难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将会被社会淘汰。组织学生课余时间看招聘新闻,让学生知道现在社会上好工作聘的人才要求有多高,学历有多高,并且相应的待遇有多高。打消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让他们真真正正的体会到读书的好。明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只会越来越需要大批的拥有丰富知识的人才。

2.关爱后进生,建立自信心,超越自我,树立榜样 刚发现大片学生厌学数学时,我心烦意乱,不知如何着手解决这个难题,因为后进生太多了,想想放弃他们算了。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于是我就开始慢慢观察每一位后进生,并且跟他们谈心,发现这些学生学习数学力不从心,有想学好的心态,并且比较聪明,最大的困难就是基础薄弱,或者是以前落下的课没学好,日积月累,长久堆积不懂的知识就越多,所以现在学起来就困难重重。要知道,如果这时我对学生的态度是冷漠的,歧视他们,给他们过多的施加压力,这会导致学生更加畏惧数学,排拆数学。厌学会越来越严重。于是我就收拾心情,下大决心去帮助哪些学困生。每天每一节下课我都积极往所任教的班里跑,利用课间十分钟时间辅导做练习。或自习课时间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错题辅导,寻找类似的题对孩子们进行多次练习,让其掌握解题方法以及思路。通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发现孩子们学数学的情绪有了很大的转变,他们尝试着自己解题,主动向我请教问题,作业自觉完成。成绩有很大的进步,他们偿到成功的喜悦,数学的几何题,教会他们教题的技巧,推理逻辑思维吸引,使他们爱上了思考。有了学数学的自信心,有超越自我的感觉。这部分学生的成功体验,对另一部分的后进生起了折射作用,树立了榜样。他们也有学的行动。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不可能一个人辅导那么多的后进生。所以乘着这股学风,我立马鼓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他们,“教”的同学通过“教”对知识掌握更加的透彻牢固,“学”的同学又“学”到新的知识,这种教与学的互助活动,在学生中开展的很好,厌学情绪消灭一片。对待这一大片的学困生,我们要采取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我们要先让一部分学生学起来,再让大家学起来。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阅读、内化数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主自学习。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内化知识。“万事开头难”数学阅读没有其他科目有趣、吸引,并且数学科比较抽象,枯燥无味。学生刚开始接触阅读时比较困,有人看着看着就睡觉了。为了这项活动能够开展下去,我坚持每一节课都让学生阅读一篇,然后再讲课,不管这节课的内容有多少,总之一定要让学生完成。讲授新课前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的“探究”材料,动手操作完成探究问题。例如:讲平行线的性质时,要求学生阅读探究平性线性质的内容,并用量角器量出每一个角的度数,最后思考总结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得同位角有怎样关系,内错角有怎样关系,同旁内角有怎样关系。学生通过“读——动——思”等锁链式认知过程,促进学习能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有时授课完后,再一次要求学生阅读,使学生在接受新知时,对哪些不懂知识可通过阅读查漏补缺,引导学生将新学知识与书本上文字叙述统一起来,学生记忆更清楚,理解得更透彻。实践证明,有效的数学阅读,不仅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内化数学知识的能力。从此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4.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创新,激发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体制下,教师“一言堂”的教育思想要改革,把课堂还给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想象力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脑力劳动中的成功乐趣。”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把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求知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传统教学使学生在“无疑”状态下被动接受,思维被束缚在教学的圈子里,个性受到压抑,因此我们要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合作”教学课堂。近几年来,由学生上课状态不好,很多学生上数学课就睡觉,课堂效果比较差,于是,我也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但对于农村学生开展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比较难的。因为我们的学生大部分基础比较差,很难分组自学。因此在开展之前,首先要辅导一批优秀生,让他们作为每一个小组的组长,然后再让他们每人辅导两个中层生,这样保证每一个小组里的学员能按老师出示的提纲,去探究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012年9月,我接了七年级一个新班,当了班主任并任教数学科,当时先按一般的教学模式上了半个学期的课程,摸清这班学生的底子后就开始分小组合作课堂上课。每一节课上课前学生就按先原分好的小组拉好桌子,围成一桌在等待上课,每上一节新课,我就按本节课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出示一个个由浅入深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探究、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一系列活动完成。在这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学习,通过思考,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体验成功乐趣。小组合作课堂人人参与,每位学生都能进入学习角色,并且后进生在其他组员的带动帮助下,不会睡觉,不会觉得课堂沉闷,开始对数学感兴趣。

当前农村中学生厌学数学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我们在平常的工作中,要学会多观察,多反思,解决学生厌学心理问题,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运用教育教法方法,消除厌学情绪,达到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数学科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课堂花开
云存储的数学科资源库建设的策略探讨
数码世界(2020年6期)2020-08-13 17:42:19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转化农村初中数学科后进生的方法
论小组合作学习中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引导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