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
初中历史本身就是在讲述中华民族的故事和其中蕴含着的智慧,而爱国主义教育很显然就是历史教育中的一条主线。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历史教育中是无可厚非,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非常有必要,一个人倘若连自己的国家都不爱护,这个人的思想肯定是畸形,不利于自己的发展,甚至于会危害到社会。对学生进行教育,会让学生心中有国,将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无比自豪,在国外,可以挺直腰板地告诉别人自己是来自中国,一个和谐、文明的国家。所以,在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必然,以下就是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方法。
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书籍就是自己的历史课本,其中历史课本中包含了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历史事件和各类历史材料。教师要充分运用好历史教材,将其中的知识讲透,讲明白,让学生熟练掌握历史知识。再在讲课的同时,利用历史事件,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来贯穿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例如,在教学《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这课时,这篇课文讲的是七七卢沟桥事变,经历了此次事变之后,唤醒了沉睡的中国,国共两党开始共同抗日,保卫自己的国家。二十九军的战士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世人“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为了保卫祖国,献出自己的生命。教师将整个事件讲述清楚给学生们听,学生会为此可感到震撼,心灵上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明白什么是爱国,爱国精神是什么,并且也容易理解军人的做法。教师再结合实际,让学生联想到现在还在保家为国的军人,学生对他们的敬佩之情又多了几分。从中,教师也让学生了解到中国的屈辱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有为中国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思想。
中学生开始拥有丰富的情感,情感方面逐渐完善,感情细腻、敏感。常常因为一些小事,都会容易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情绪。那么,作为教师,更应该更加细致,通过细微的情感变化将爱国教育渗透入历史教学中。首先,从语言上,教师要有丰沛的情感。在课程中,穿插各种表达爱国主义的诗句,如“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惟报国”等,并加入感情进行朗读,使学生感受到爱国情怀。诗句的加入,也同时丰富了课堂,课堂也更为生动形象,使学生对课堂会产生更多的兴趣。师生一同进行朗诵,容易产生共鸣,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其次中学生相对来说,自控力还没有很强,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如,国共两党的合作以及触发合作的原因,合作之后产生的影响,从中让学生感悟到全民抗日,保卫祖国的爱国之情。最后,教师的教学方式要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更多的采用直接的展现方式,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感。比如,在讲解中国科学技术的成就时,教师可以直接将同一件物品,从以前的样子到现在改进的模样,按照时间顺序,用多媒体展现出来。学生观察之间的对比,不难发现现在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快,感受中国也越来越强大,由此,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且珍惜现在的生活。
历史具有时代性,它记录了中国一路走来的艰辛。那么,爱国主义教育也同样是有时代特征,从古至今,中国所经历了太多的事件,从盛世到被入侵,再到抗战胜利,最后新中国的成立,还有现在中国发展越来越好,国际地位逐渐提升,越来越受到重视。时代在变化,中国在变化,爱国主义的内容也一直在发生着改变。如当抗战时期的中国,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保卫自己的国家,挽救中华,那么新中国成立之后,爱国主义的内容就变成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都常说,以史为鉴,不就是正视历史,将历史作为一面镜子,不断为指引正确的方向。因此,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要让学生谨记历史背景以及背景之后所表现的爱国主义内容,并让学生明白当今国家的爱国主义内容。让学生将爱国主义内容熟记于心,主动参与到现代国家的建设当中,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历史教学是对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明显的优势,教材中大量的事例展现,都是帮助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利器。教师要牢牢把握教材的优点,充分利用好教材,不断提高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达到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的目的。教师需要结合实际,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案,利用多种途径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进历史教学中,同样要将学生作为主体,认真研究学生的特性,掌握教学方法,不断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